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在不进则退的职场, 读书是职场人提升自我成本低、 效率高的途径。 而职场人要 么觉得没时间读书, 要么看书速度慢, 要么读完记不住内容, 或者无法将书里的内容 用上。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职场人只能用业余时间读书, 如果照搬市面上流行的专家 或学者的读书方法显然不可行。 身为一位繁忙的创业者, 本书作者多年来仍始终每年读书 180 本以上。 根据亲身 经历和阅读方法的钻研及 500 多名学员和 10 万多名听众的反馈, 本书作者总结出一套 上手难度低、 见效快的科学高效读书法, 助你用尽量少的精力获取尽量多的收益。 本书不仅有逻辑清晰的阅读成效公式和 “预通内外” 四步读书法, 还有经过验证 的快速阅读技巧, 以及阅读内容选择、 碎片化阅读、 精力管理、 高效记忆和个人知识管理等策略和实践心得。书中的实操方法除配说明外, 还有背后认知科学层面深入浅 出的讲解, 尤其重视结合新科技工具的使用。 这本干货满满、 有理论支撑、 有实践心得、 有方法、 有技巧、 有随书练习的阅读 指南, 适合每一位寻求成长的职场人阅读。
朱晓华
资深互联网产品人,阅读方法论研究者,“在行”前联合创始人,曾主导“在行”“分答”“递爪”等互联网产品从0到1的过程。
一本更适合职场人的高效阅读方法书!
“没时间读、读得慢、读完就忘、感到无用”四大阅读难题彻底解决!
干货满满、有科学理论支撑、有实践心得、有方法、有技巧、有检验自己成长的随书练习!
一分钟读300字提升到一分钟1000字难吗? 旁征博引、下笔顺畅难吗?试试四步读书法!
四步读书法易上手、见效快!已帮助500多名学员和10万多名听众用尽量少的精力获取尽量多的收益!
你的小伙伴在暗暗努力,你也加入他们的行列吧!
阅读本书,你可获得如下技能:
1 如何提升阅读速度
2 如何不占用休息时间阅读
3 如何做到学以致用
4 如何记住书中的知识
5 如何让碎片化阅读产生系统化的学习效果
6 在自己的不同职场阶段如何选书
7 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
8 如何形成持久的阅读习惯
9 如何保持精力充沛
更多知识和技能等待你拿起本书开始探索!
自序
从2015年开始,我在自己创办的互联网平台“在行”(www.zaih.com)上,分享职场人高效阅读的方法,至今我已经和近千位职场人做过或当面或电话的交流。在分享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职场人对适合自身特点的阅读方法、学习方法的渴求,这最终触动了我写作本书。
市面上关于阅读方法的书,种类繁多。有的书久负盛名,但成书时间比较早,其中的大量内容已经不再能满足当下读者的阅读需求。有一些书里包含伪科学内容,如很多早已被认知科学证伪的方法却仍出现在近一两年出版的个别书中。有的书由大学生写成,对于学生面对的升学、考试场景比较适用,但对于职场人来说其方法并不适用。有的书由大学教授、专业学者写成,此类书深刻全面,是对学习方法的总结,但更适合专业学者,距离职场人士现实的阅读需求比较远。有的书由“知识网红”写成,这类书不成系统,或缺少坚实的科学依据,或缺少系统技巧和工具,更像是心灵鸡汤,可能读起来舒服,但无法实际应用,对读者的帮助有限。还有的书是由阅读服务机构编写,其内容往往是由多篇独立文章拼凑而成,难免包含较强的品牌宣传性质,对读者的实际帮助有限。
几乎所有此类的图书还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忽视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在高科技时代,不能运用最新的科技助力自己阅读,自然是有所遗憾的。
所以通过写作本书,我力图带给读者如下价值:
①一系列能帮读者大幅提高阅读速度的实用技巧和训练方法;
②一系列能帮助职场人提升读后实际收获的方法;
③一系列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能轻松读书的时间和精力管理方法;
④一些能帮助职场人明智选书、提升阅读成效的实用技巧;
⑤一系列能大幅提高阅读后知识持久存储、提取效率的技术工具。
本书是更适合职场人的阅读法
本书介绍的方法更适合职场人的阅读场景,它针对的不是学生,不是学者,不是专业作家或专业书评人,不是专门做内容输出的自媒体或讲书人(这些人属于“专业读书人”,因为他们的主业就是读书)。而我们这些主业不是读书的职场人,有自己工作的专业领域,阅读只是我们工作生活之余的一个补充。我们和“专业读书人”的需求差别巨大,适用于他们的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我们。
首先,职场人阅读的首要目的通常是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如果阅读的内容无法改善我们的工作、生活,往往就会读不进去,读了也会很快忘掉。而“专业读书人”读书就只是为了读书,能够完成考试或者输出一篇文章、论文。阅读目的大相径庭,阅读方法也就有巨大的差别。
其次,职场人每天能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很少,而“专业读书人”的主要时间都会投入到读书上。比如我是一个创业者,每天除去工作、通勤、做家务、睡眠等时间,能真正用于专心读书的时间通常不超过30分钟。而“专业读书人”则和我们相反,他们每天都会把我们用于工作的主要时间用于阅读和做内容输出。此外,除了时间上的投入外,我们还要考虑阅读时的精神状态。“专业读书人”可以把一天当中效率最高、状态最好的时间用来读书,而我们职场人能用来读书的时间往往是下班之后,那时候我们工作了一整天,身体和大脑都处于疲乏状态。综合起来,“专业读书人”每天能投入在读书上的总精力比职场人多20倍不止。这种精力投入数量级上的差距,造成专业读书人的方法,我们职场人往往不是不想用,实在是没有办法用。
最后,我们职场人能够读的内容总量,与“专业读书人”相比有量级上的巨大差距。量变引起质变,他们能够通过内容之间的互相引用、印证不断地强化信息,而人们通常对一个东西的了解越充分,再读到类似东西的时候往往越不用看就能猜出大概,这会大大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这一点,对于阅读量有限的我们来说也是很难做到的。
就像我们观看大厨做菜,是为了向大厨学手艺以便自己回家做菜,而美食家则可能只是为了写一篇关于大厨的文章,并不打算自己学做菜。美食家的观察方法固然很专业,但如果我们去用,回家自己真正做菜的时候往往会一筹莫展。
我们职场人真正需要的,是一种以对实际工作生活有帮助为目的的阅读方法,一种高效快速并且不太占据我们有限的休闲时间的阅读方法,一种在有限的学习投入下尽可能多地产生高回报的阅读方法。这正是本书希望带给大家的。
本书力求实用有效,不求花哨
有些快速阅读方法,用大量篇幅在教各种高阶技法,但是学习这些技法,需要比较长期的练习,而且在练习初期往往没有太大的成效。无论哪种高阶技法,实际上都会造成内容理解的损失。作为职场业余读书者,与其为了加快阅读速度而损失对内容的理解,不如在选书和消化吸收上多下一些功夫。追求这些高阶技法,需要花在训练上的成本过高,但在理解吸收上又要打折扣,华而不实。
普通阅读水平的人,在没有经过训练的情况下,阅读速度是每分钟350~600字,熟练掌握本书介绍的快速阅读方法后,预期可以达到每分钟1000字以上的阅读速度。这一速度足以应对日常阅读场景,因为一本书通常的篇幅是15万~20万字,3小时左右即可通读完。如果再能对不太重要的段落章节,使用跳读、略读之类的技巧,整体阅读效率还可大幅提高。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去刷新阅读速度的吉尼斯纪录,我们只是想提高自己真实的阅读效率。而且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使用读到的知识,不能一味求快,必须在速度与理解之间找到平衡。所以本书在快速阅读方法方面,只选取了最实用有效的方法。
本书方法有科学实验的理论支撑
在阅读大量关于读书方法、学习方法的书籍过程中,我发现不少著作主要是作者经验的总结,缺少理论支撑,但个人经验总会有局限性,都会有不准确的地方,对此人有效的方法,对其他人不一定有效,而科学实验是相对准确、可靠、通用的。
有的书,其理论支撑已经被后来的实证研究证伪,而这些书的作者并不了解最新的科学进展,全书的方法基于过时的错误理论,实在令人遗憾。
还有些大行其道的书,里面介绍的方法,明显已经超越了科学实验测量出的人类生理极限,只能归属于伪科学。阅读完本书,相信读者可以具备判断某些人鼓吹的方法是否科学的能力。
本书希望把实用性和坚实的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实验基础结合起来,提供一套相对科学的方法。所以,我除了介绍方法之外,还对各种方法的实验也进行了介绍,以便读者自行评判本书方法的有效性。
本书紧密结合科技工具的使用
本书除了提供快速阅读方法之外,还包括促进理解和运用该方法的一套方法,涉及从选书开始,到读书、消化吸收、存储记忆、外化使用、主题阅读、知识管理、精力管理等一系列应用。可以说,与高效阅读有关的各个环节都有涉及。这些方法主要是从前辈大师、专家学者处借鉴而来,经过我的研究,融会贯通又有所创新。
我是程序员出身,之前一直在从事互联网产品的开发工作,使用技术和产品的思路去研究事物,是我的职业习惯。所以本书非常重视技术工具的使用。从选书开始,到外化使用,每个环节,我都提供了一系列技术工具用于辅助读者提高效率。
本书重视实践,练习材料与本书主题相关
本书除了讲方法,还包含一些阅读练习。快速阅读方法实际是一种肌肉记忆,和游泳、骑自行车类似,如果只是学理论不经过练习,是没法切实掌握的。
在大多数教阅读方法的书中,都会包含阅读练习,但这些阅读材料(比如一个小笑话、关于某类型小说的风格介绍、某风景区的游览介绍……)往往吸引不了阅读者的注意。这些主题和读者的阅读偏好、阅读目的是错位的。而对内容本身的兴趣,其实会极大地影响阅读时的注意力,从而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有的书在阅读后的理解力测试中,问一些不重要的细节,虽然阅读材料中提及了信息,但这一信息并不是读者感兴趣的,读者并不需要重视。
阅读目的、阅读兴趣,对阅读效果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读者既然打开这本书,就势必对如何提高阅读效率这件事感兴趣,所以本书所有的阅读练习材料,全部围绕阅读这一主题,在材料后面的理解力测试中,更注重考察对材料整体的理解,避免提问不重要的细节。
关于作者
我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同时也是一名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一个和各位读者一样的职场人。我不是一个学者,不是一个自媒体大V,不以写文章、出书、讲课为主业,因此本书的写作全部是在从每天早晨6点起床到8点半上班这个时间段进行的。
我从2013年开始,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阅读效率这一问题,阅读了数十部相关的专著。多年以来,一直在自己的阅读中实践、探索各种阅读方法,并且无论工作多忙,一直保持每天阅读20万字以上的习惯。
我写本书,有两个动机:第一,我希望能够把这套自己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的方法,传播给更多的人;第二,我希望通过本书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一起切磋学习方法。
本书中涉及的全部实操类方法我都计划录制演示视频,并将这些演示视频,以及其他由于篇幅等原因无法在书中完整呈现的内容,都放在我的公众号“学习黑客”(ID:stuhacking)上。我会不定期在公众号中分享一些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
由于精力有限,本书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还请读者见谅,并期待您的指正,欢迎访问我的公众号并留言。
如果您想和我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我的创业项目——在行,与我联系。用微信扫左下方的二维码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扫右下方的小程序二维码可约我电话联络或者面谈。
关注作者公众号,请扫这里
约作者面谈或电话,请扫这里
朱晓华
2022年3月
推荐序
自序
第1章 适合职场人的四步高效阅读法
1.1 职场人阅读的四大困惑:忙、慢、忘、无用
1.2 成年人学习的特点
1.3 核心原则:以我为主,学以致用
1.4 阅读目的——最关键因素
1.5 阅读的5步转化漏斗
1.5.1 阅读成效公式
1.5.2 与5步转化漏斗对应的本书阅读说明
1.6 四步读书法:预、通、内、外
1.7 训练开始之前的热身
1.7.1 学习的时候大脑里发生了什么
1.7.2 拥抱成长型思维
1.8 小结
第2章 预读
2.1 了解作者
2.2 细阅读目录
2.3 用最快的速度翻阅全书
技巧:快速翻书的手法
2.4 细阅读前言
2.5 整合和提问
2.6 文章的预读
2.7 小结
第3章 通读的窍门:视觉快速阅读技巧
3.1 快速阅读的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基础
3.1.1 阅读速度自测
3.1.2 影响阅读速度的三个基础因素
3.1.3 影响快速阅读的原理1:眼跳
3.1.4 影响快速阅读的原理2:视距——视网膜生理结构的局限
3.1.5 影响快速阅读的原理3:阅读的大脑通路
3.1.6 小结
3.2 视觉速读训练
3.2.1 卡片法:消除随机回读
3.2.2 强制提速以减少默读的3个方法
3.2.3 单行引导法:训练眼跳
3.2.4 节拍器:训练眼跳的辅助小工具
3.2.5 关键词阅读法
3.2.6 意群阅读法
3.2.7 左右手垂直引导法
3.2.8 每行三次眼跳节奏训练
3.2.9 闪词练习:一眼看清一个意群
3.2.10 快速阅读的“不读”策略:略读、跳读、扫读
3.2.11 反向扫视引导法
3.2.12 在电子设备上快速阅读的技巧
3.2.13 小结
3.3 练习答案
第4章 听觉速读与通读策略
4.1 听觉速读
4.1.1 要听书吗?听书的价值和缺点
4.1.2 听书与看书的选择和结合
4.1.3 关于“听觉学习者”和“视觉学习者”
4.1.4 真人朗读与语音合成
4.1.5 如何使用App来听书
4.1.6 如何使用App听文章
4.1.7 听书的训练
4.2 通读阶段的技巧
4.2.1 对自己有用的才是重点
4.2.2 勾画批注的技巧
4.2.3 灵活控制阅读速度
4.3 小结
第5章 反刍内化
5.1 重读重点
5.2 朝专家的方向加工知识
5.2.1 发现更有意义的信息模式
5.2.2 围绕核心概念组织知识
5.2.3 能按情境提取知识
5.2.4 顺畅提取知识
5.3 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类型的知识
5.3.1 事实性知识
5.3.2 概念性知识
5.3.3 程序性知识
5.3.4 元认知知识
5.4 为迁移而学习
5.4.1 自我举例
5.4.2 抽象思考
5.4.3 归纳类比
5.4.4 对比辨析
5.4.5 使用元认知能力
5.4.6 知识积累
5.5 记忆方法
5.5.1 充分的理解
5.5.2 记忆提取练习
5.5.3 分散学习
5.5.4 压缩助记法
5.5.5 视觉化法
5.5.6 记忆宫殿
5.5.7 顺序词法
5.5.8 多感官参与法
5.5.9 体育运动和睡眠
5.6 内化成效检验
5.7 小结
第6章 外化使用
6.1 应用
6.1.1 立即行动
6.1.2 想象演练
6.1.3 刻意练习
6.2 分析整合
6.3 评价决策
6.3.1 决策判断
6.3.2 解读现实
6.4 创造输出
6.4.1 内容输出
6.4.2 以教促学
6.4.3 笔记导出
6.4.4 反思、纠错、发展
6.5 小结
6.6 四步读书法总结
第7章 阅读内容选择
7.1 不同类型的阅读:精读、泛读、闲读、摘读
7.1.1 核心类书
7.1.2 拓展类书
7.1.3 休闲类书
7.1.4 手册类书
7.1.5 类型划分并不绝对
7.1.6 不同时期的重点应该不一样
7.2 主题阅读
7.2.1 主题阅读的价值
7.2.2 如何选择主题
7.2.3 如何确定主题阅读的书单
7.2.4 阅读中的顺藤摸瓜
7.2.5 主题阅读的精力安排
7.2.6 主题阅读之后
7.3 如何选择一本书
7.4 关于选书的其他问题
7.4.1 为什么在互联网时代要读纸质书
7.4.2 书的内容难以理解怎么办
7.4.3 无法坚持读完一本书怎么办
7.4.4 讲书类的内容值得听吗
7.5 小结
第8章 阅读后的个人知识仓库
8.1 梳理自己的知识树
8.2 个人知识仓库的实际运用方式1:文档管理工具
8.3 个人知识仓库的实际运用方式2:笔记类App
8.4 个人知识仓库的日常使用流程
8.4.1 使用个人知识仓库处理读书笔记
8.4.2 对单篇文章的管理
8.5 将纸质书和Kindle放入个人知识仓库
8.6 如何处理读过的纸质书
8.7 小结
第9章 碎片化阅读
9.1 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问题
9.2 碎片化阅读的适用场景
9.3 “系统化碎片阅读”策略
9.3.1 前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9.3.2 甄选优质信息源
9.3.3 碎片知识的处理流程
9.4 碎片化阅读的时间管理
9.5 小结
第10章 保持精力充沛,养成阅读习惯
10.1 保证良好的睡眠
10.1.1 良好的睡眠能提高学习效果
10.1.2 睡眠周期原理
10.1.3 如何睡好
10.2 保持体育运动
10.3 正念冥想
10.4 避免阅读时走神的技巧
10.5 阅读时间的安排
10.6 养成阅读习惯
10.7 小结
第11章 实操演练:解析《技术的本质》
11.1 选择阅读本书的原因
11.2 预读
11.3 通读
11.4 反刍内化、外化使用
11.5 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