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少年读水浒》是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中国当代“水浒”讲评大家鲍鹏山,专为青少年创作的解读《水浒传》的系列作品。作者打破原著的故事主线,选取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五个有代表性的水浒人物,围绕他们的故事串讲整部《水浒传》,展现《水浒传》中的江湖世界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不仅讲透故事,更从文本细节入手,深入字里行间,生动解析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引领青少年领略《水浒传》文字的精妙和超凡的文学魅力;从文化和时代背景的角度对人物性格、人物心理、人物命运作深度剖析,帮助青少年增长人生大智慧,培养人生大格局。书中还设置了“文化常识注释”和“水浒英雄谱”两个栏目,既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也为“课本中的水浒”提供了丰富、深厚的背景支持,帮助青少年更便捷地走进《水浒传》这部厚重的文学经典。
鲍鹏山,男,1963年3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民革成员。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申请支边,至青海教育学院(即今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潜心研究先秦诸子数十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研究,出版《寂寞圣哲》、《论语新读》、《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先秦诸子十二讲》、《说孔子》、《中国文学史品读》等十余部著作。
一样的水浒,不一样的解读 当代“水浒”讲评大家鲍鹏山 引领青少年读懂读透《水浒传》 独特视角,用关键人物串联整部《水浒传》 精读和细读相结合,深入字里行间,解析人物性格和命运引领青少年正读《水浒传》,提高思想免疫力,培养健全人格 《水浒传》考点知识大梳理,助你轻松应对中高……
武松怕虎
武松不想打虎,是因为他不敢打。
是的,你没看错,武松一开始并不敢打虎。虽然他面对酒家的一番好意,两次都嘴上逞强,但其实他是怕虎的。
我们来看看说他怕虎的依据。
当酒家告诉他冈上有老虎时,他说了句:“便有大虫,我也不怕!”
当酒家要他进屋看官司榜文时,他说了句:“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
当他看到树上写的警告时,他笑着说了句:“我却怕甚么鸟!”
连说三次不怕,但原因有微妙的不同。
第一次,是他根本不相信有虎。
第二次,是他好面子,在酒家面前不愿意露怯。他是一个把自己当成英雄的人,既然如此,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害怕。
第三次,是他看到树上写的警示后半信半疑,自言自语,有点儿自己给自己打气壮胆的意味了。
如果大家还不信,我们看第四次,也就是武松看到山神庙门上的榜文、知道真的有虎时的反应:
第一反应,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性命要紧。
第二反应,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转念一想,面子比性命重要。
第三反应,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想回去,却碍于面子不能回,只好自我安慰,硬着头皮往前走。
还有第五次。
武松硬着头皮,一步步走上景阳冈。
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金圣叹在这句下面批注道:“骇人之景。”又批注道:“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听听这口气,又是自我安慰,又是自我欺骗,又是自我壮胆。就像走夜路的人常常吹口哨,不是不怕,恰恰是因为怕。施耐庵在写武松打虎之前,连写五次武松的不怕,实际上就是要写出他的怕。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不是就说明武松懦弱,不如同样打过虎的李逵勇敢呢?
其实,这个问题李贽早谈过了。他认为,如果有人因为武松在打虎前胆怯了,就由此认定武松不如李逵勇猛,这种见解就太片面了。殊不知,武松和李逵的表现不同,正体现了《水浒传》刻画人物的传神。李逵连杀四虎,毫无胆怯退避之意,是因为这四只虎吃了他的母亲,他要为母报仇。而武松是突遇猛虎,无路可退,才不得不硬着头皮打,在此之前,他并没有打虎的打算。
所以,写武松怕虎的一面,不但不会损害武松的高大形象,反而使武松的思想行为更符合人性,形象更加真实生动。
可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武松不想打虎,不敢打虎,也不是非得打虎,那为什么他要打虎呢?
答案是: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当他在景阳冈上面对突然跳出来的吊睛白额老虎时,他还有别的选择吗?老虎堵住了他的退路:要从此处走,先过我这关!
其实武松本来有很多退路,那些退路又是被什么堵住的呢?换句话说,武松是如何走到这无路可退的地步的?
1武松打虎
2不般配的兄嫂
3人情猛于虎
4变故横生
5沉冤难雪
6亲手复仇
7十字坡黑店
8阶下囚的奇遇
9施恩图报
10醉打蒋门神
11惊天骗局
12大闹飞云浦
13血溅鸳鸯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