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历史的真性情”系列图书以通俗、轻松的语言去讲解被人遗忘、误读的历史。这些历史故事虽然可能与读者印象中的大相径庭或者是闻所未闻的,却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这些历史碎片会让读者真切地感觉到,历史就是活生生的人和故事,能感受到其中散发的温度与情感。
本书为系列图书中的一册,讲述了元、明、清三朝中真实有趣的历史冷知识。作者查阅《清史稿》等近百部文献,书中所写均为史料中记载。书中既有王朝的兴衰更迭,又有人物的枯荣沉浮,更有作者的所思所想,旨在戳破读者的历史盲点,让读者轻松读史,迅速成为历史达人!
忆江南,原名张恒涛,著名历史畅销书作家,擅长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普及推广历史知识。著有《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1—4册)、《语文老师没教过的三国》《语文老师没讲到的水浒》《语文老师没教过的西游》《语文老师没讲到的红楼》。
以通俗、轻松的语言,讲解被人遗忘、误读的历史
戳破你的历史盲点,五分钟Get一个新知识
无美颜,无滤镜,无精修
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相
让历史不再严肃与枯燥
辽国萧太后的爱情绝唱
首先,笔者想聊一聊辽国萧姓的来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辽国是从氏族奴隶制社会转变过来的,有氏族外通婚的习俗。与创立辽国的耶律氏世代通婚的是唯乙氏和拔里氏两个部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又认为唯乙、拔里世任国事功劳极大,可比汉开国丞相萧何,遂将其后族一律改称萧氏。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本人虽未改姓,但她的两个弟弟却都改姓萧了。
萧氏与耶律氏世代通婚的习俗一直沿袭下来:萧氏的女子都嫁给耶律氏,耶律氏的女子都嫁给萧氏。萧氏成为辽国仅次于耶律氏的权贵势力。有辽一朝,萧氏共有十三名皇后、十三位王爷、十七位北府宰相、二十位驸马。
十三位萧后中,最有名的当数辽景宗的皇后萧绰,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国的评书《杨家将》中的那位萧太后。在《杨家将》里,还有一位辽国的重要人物,他就是大将韩昌韩德让。历史上,萧太后与韩德让可不仅仅是君臣关系,他们还是一对“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生死恋人,
萧绰的乳名叫燕燕,应历三年(953年)出生于契丹贵族家庭。她的母亲是燕国大长公主(辽太宗的第二个女儿),父亲萧思温家族在朝中世代为官。萧思温其人不仅足智多谋、工于心计,堪称干才,而且“通书史”,在太宗至穆宗时曾任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以密威预政”,与其他契丹贵族相比,这是一个汉化较重的家庭。
汉族大臣韩匡嗣与萧思温两家是世交,关系一直非常亲密。韩匡嗣之子韩德让生得英俊潇洒、仪表堂堂,而且文武双全。他早就听说萧家三女燕燕论文才、论武艺、论相貌都数辽国第一,只是无缘得见。一次韩德让随父亲前往萧家大帐,偶然见到了箭袖戎装、楚楚动人的萧燕燕,发现她果然是一个绝色女子,简直比传言更胜十分,而萧燕燕对这位公子也颇有好感,两人的情感都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共鸣。
恰在两人情投意合行将谈婚论嫁之时,宫中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应历十九年(969年)二月,昏庸残暴的辽穆宗被近侍花哥等六人杀死。侍中萧思温在关键时刻凭借智慧和勇气,与南院枢密使高勋、飞龙使女里拥立耶律贤登上皇帝宝座,改元保宁,是为辽景宗。这一重大历史变故给萧思温带来了莫大的政治利益,不仅萧思温本人继续升官加爵,官至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又加尚书令,封魏王,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而且,萧绰一生的命运轨迹也从此改写。
原来,景宗耶律贤早就见过戎装打扮的萧绰,她的英侠之气曾令耶律贤艳羡爱慕不已。即位之后,他很快想起这位貌美如花的女子,一道圣旨就将她召进宫来,而萧绰和韩德让的婚事便自然搁浅了。
辽景宗耶律贤是世宗的儿子,在“火神淀之乱”世宗遇弑时,四岁的耶律贤被御厨刘解里裹上毡子藏在柴垛内,才免遭叛逆耶律察割毒手,由于幼年受到惊吓,所以他从小患有风疾。十七岁的萧绰嫁与二十二岁的景宗后,满腹才情使她不甘心只做一个贤淑的嫔妃,她暗下决心要参与国事,很快她就从贵妃被立为皇后。
面对混乱的局面,景宗的确是想大干一番事业,但无奈身体不好,风疾时常发作。每逢犯病,便由皇后代他上朝处理国事,扭转契丹王朝命运的大任便历史性地落到满怀政治抱负的萧绰身上。有这样一位能干的皇后做依靠,景宗既感到欣慰,又乐得可以偷闲,帝后二人可说是各得其所。萧绰名为辅佐,实为当政,她只需要把决策告诉床榻上的景宗而已。
乾亨四年(982年)九月,三十五岁的辽景宗在出猎途中,病逝于云州焦山行宫。临终之时他留下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这道遗诏无可争辩地将辽国交到了时年仅二十九岁的萧绰手里,这时,萧绰已经从皇后变成了太后。
辽景宗死后的日子里,韩德让的忠心和才干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他不但为太后和幼主出了一个辖治宗室的绝妙计策,还“领宿卫事”,直接负责他们的安全。
这时的太后萧绰还不到三十岁,正是女人成熟丰艳的年纪。治国时下手无情、绝不手软的她对于韩德让这位身份特殊的股肱之臣,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儿女情意。
据说,在景宗去世后不久,萧绰就对韩德让吐露了多年的深情,她说:“我从前曾与你有过婚约,现在皇上去世,愿与你重拾旧好,再续前缘。现在我儿子当了皇帝,他也就等于是你的儿子,愿你好生照看!”韩德让没有想到当年的那个小女孩经过这许多年,做了太后之后,却仍然对自己旧情缱绻,实在是感动莫名,从此他更对萧绰忠心耿耿,而萧绰对他更是完全地信任,让他总领禁军,负责首都安全。
此后,韩德让出入宫帐,与萧绰情同夫妻,他们之间愈燃愈旺的旧情,并没有瞒着任何人,出则同车,入则共帐,就连接见外国使臣的时候都不避忌。
也许是因韩德让的原因,萧绰对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奖励农耕、倡导廉洁、治理冤狱、解放部分奴隶、重组部族……不但将辽国从奴隶制国家进一步向封建制国家转化,更重要的是改进了契丹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
虽然世人都知道萧太后与汉官韩德让之间的私情,但是这毕竟是没有名分的事情,坐在韩德让妻子位置上的仍然是其他的女子,而不是萧绰。时间一长,萧绰终于按捺不住了,执政治军多年之后早已深浸入骨的狠辣发作了,她暗暗派人将韩德让之妻李氏毒死,为自己下嫁韩德让扫清了障碍。
统和六年(988年)九月的一天,萧绰一反从前在皇宫中宴请皇亲众臣的惯例,在韩德让的帐室中大宴群臣,并且对众人厚加赏赐,“命众臣分朋双陆以尽欢”。面对这样一场以韩德让、萧绰为主人的大宴,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这就是萧太后下嫁韩德让的喜宴,从此以后,韩德让就是大辽国的太上皇帝了。后来甚至还有传言,说楚王耶律隆祐其实就是韩德让与萧绰的儿子。
自从萧绰正式表示下嫁韩德让之后,对于韩德让的“继父”身份,辽圣宗耶律隆绪不但毫无反感,反而还对韩德让有着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父子般的感情。他每天都让自己的两个弟弟隆庆和隆祐(萧绰四子中排行最幼的耶律郑哥早夭)去向韩德让问候起居,而且让他们在离韩德让寝帐二里以外的地方就必须下车步行;韩德让如果离京外出返回,两位亲王也要去站守迎接,问安拜见。作为辽国皇帝的耶律隆绪本人去见韩德让时,礼节更是一点儿都不含糊:他会在五十步以外的地方下车步行,韩德让虽然出帐迎接,隆绪却一定会先向他行礼,入帐后更是由韩德让高居上座,隆绪则极为恭敬地向他执父子之礼。
统和十八年(1000年),韩德让成为辽国最大的实权人物:任太保,兼政事令,总理南北二院枢密院事,拜大丞相,进齐王。
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十二月,韩德让被赐姓辽国国姓耶律,改名为耶律隆运,封晋王,位在亲王之上。除了这些头衔,他还得到了一座规制与皇宫不相上下的文忠王府,享有帝王级别的随从队伍。从此,以述律平皇后的奴隶之身份出现在辽国历史上的韩氏家族正式成为皇族。韩德让没有辜负萧绰的信任和爱慕,终其一生,都对萧绰忠贞不贰,从来不曾利用她给予自己的特权做任何危害辽国朝政的事情,为辽国的振兴发展可谓做到了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享受着儿女孝顺、丈夫恩爱的承天皇太后萧绰在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十一月为儿子举行了契丹传统的“柴册礼”,将皇权交还给了耶律隆绪,决定从此结束她在辽景宗、辽圣宗年间整整四十年有余的“摄政女皇”生涯,去南京(今北京)安享晚年。
不幸的是,就在南行的途中,萧绰染上了疾病,十二月初,她病逝于行宫,终年五十七岁。
萧绰的死使辽圣宗耶律隆绪悲哀异常,他寝食俱废,一直哭到呕血,并为母亲上谥号为“圣神宣献皇后”,隆重安葬于辽乾陵。
萧绰之死对晚年的韩德让来说更是沉重的打击。他从此郁郁寡欢,一年后便重病不起。耶律隆绪和皇后萧菩萨哥每天按照儿子、儿媳妇的礼节为他侍奉汤药,却仍然回天乏术。
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三月初,韩德让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一岁。
辽圣宗耶律隆绪为继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切规制都与母亲一样。他亲自拉着韩德让的灵车送出百步之远,并且为他服丧,随后将他安葬在母亲的身边。
中国历史上的后妃数不胜数,然而通观下来,只有萧绰,不但建功立业、彪炳史册,而且还真正享有了一个女人完整幸福的人生。
代序 龙在古代并非皇帝专用
辽金元
辽国萧太后的爱情绝唱
屈出律:最贪婪的上门女婿
战还是不战,这也是个问题
三个皇帝的马球赛
成吉思汗的儿子们
元朝的两个“武则天”
浪里白条张顺:原来他是抗元英雄
谢道清:大悲剧版的慈禧太后
这一次大雁传书难道是真的
元末明初
神机妙算不如拨拉算盘
陈友谅究竟是“蛋”还是“鸡”
洛阳桥上说花云
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吴朝
明朝第一诗人之死
“天下第一大案”的真相
谁杀死了方孝孺的父亲
《红楼梦》“宁荣二府”是这样来的?
大航海家郑和的前半生
明朝皇帝爱翻老子定的案
贵州为什么叫贵州
明朝最发达的33个城市哪个强
大明中叶
万贵妃:那个比皇帝大十九岁的女人
独一无二的明孝宗
风流才子唐伯虎的苦难人生
看古代大文豪怎样过春节
杨慎:一阕《临江仙》,两把辛酸泪
两个吴承恩
清官海瑞的家庭生活
不说话的隆庆帝
《二进宫》背后那些事儿
“药圣”李时珍为什么抱憾而逝
明末清初
张居正不是个好老师
一言难尽的三娘子
《木府风云》男主人公的真实人生
黄宗羲杀人
董其昌:有才无德第一人
孙承宗:不应忘却的著名将领
导致明朝灭亡的那只蝴蝶
李自成的第一次婚姻
崇祯皇帝的六副面孔
叶赫老女:她引发了中国的特洛伊战争
夏完淳:我用生命向青春致敬
收复台湾之后的郑成功
大清王朝
西藏第一情僧之死
林黛玉的原型原来是她?
清朝监狱之怪现状
沾了儿子大光的皇帝们
打不败的陈梦雷
《红楼梦》中的《聊斋志异》
告诉你一个最真实的《红楼梦》
甄嬛的幸与不幸
北静王的原型原来是他
傅恒与乾隆的特别关系
司马迁和袁枚,你会相信谁
乾隆皇帝长寿的神秘原因
乾隆皇帝的第一痛与第一幸
和珅为什么必须死
刘王氏:人生三大不幸一起来袭时
“方便面之父”不在日本在中国
他们都是好“演员”
支持洋务运动的其实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