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包括《历史研究法》、《史籍与史学》、《中国史籍读法》、《史通评》、《文史通义评》、《新唐书选注》、《古史家传记文选》、《史籍选文》等。其内容大都是吕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史籍、开示史学研究门径而作,对于现在年轻一代的史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任然具备很高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本次出版将这八种著作组合在一起,以《史学与史籍八种》为书名,作为《吕思勉文集》的一种出版,繁体横排夹注,尽量保留了著作的原貌。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生于江苏常州。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任教。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吕思勉先生治学严谨,著作宏富,是中国近代史学界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领域都有经典著作传世的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两部通史:《大中国史》和《吕著中国通史》;五部断代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八部专门史:《先秦学术概论》、《经子解题》、《中国制度史》、《中国民族史》、《理学纲要》、《宋代文学》、《吕著史学与史籍》和《文字学四种》,以及大量历史通俗读物。《大中国史》是中国第一本以进化史观为指导思想撰写的通史著作
二、历史的历史
任何一件事,非追溯其已往,不能明白其现在;任何一件事,求其原因,都可以追溯到极远;而又不必把已往的事情全记。这种说法,看似微妙,其实是容易明白的。问题就在对于已往的事情,要把其使现在成为现在的,挑选出来,而我们现在所挑选的是否得当呢?这话就很难说了。须知历史,亦只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自然发生、成长之物,并不是自始即照着理想做的;更不是人类自始就有什么高远的理想。说到此,则我们不能不一一考究所谓历史的历史了。
用普通人的眼光看起来,历史的起源是很远的,所以一开卷,就是些荒诞不经、渺茫难考的话。其实历史比起人类的年龄来,是很小的。人类的年龄,假定为五十万年,则历史的年龄,大约不过其百分之一;而且比较可靠的,还至少要打一个对折。我们对于已往的知识,自不甘以此为限。所以在没有历史的时代,也要想法子把它补作起来。因此,有所谓历史时代和先史时代,所谓历史时代,是当时的人,有意把它当时或以前的事,记载下来,传给后人,而其所传者,至今还有存留的。所谓先史时代,则这种遗留之物,已无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后人补作出来的。历史的流传,原不以语言和文字为限,然由语言或文字流传的,究居其极大部分;语言和文字,从广义上说起来,原即一物,文字不过是语言的扩大而已,然语言非借文字,不能传诸久远。所以从大体上说,亦可以说:历史时代,大略和有文字的时代相当;先史时代,则属于未有文字的时代。
历史研究法
一、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二、历史的历史
三、史学进化的几个阶段
四、旧时历史的弊病何在
五、现代史学家的宗旨
六、作史的方法
七、研究历史的方法
史籍与史学
一、史学定义
二、史籍溯源
三、史学缘起
四、史部大略(上)
五、史部大略(下)
六、史家宗旨今昔异同
七、史材
八、论搜辑
九、论考证
十、论论史事之法
十一、史学演进趋势
中国史籍读法
弁言
一、史学之用安在
二、中国有史学么
三、再为中国史学诉冤
四、史权为统治阶级所篡
五、读旧史宜注意之点
附录一 古书名著选读拟目
附录二 关于正史
六、读旧史入手的方法
七、治古史的特殊方法
史通评
内篇
外篇
附录一 评校《史通》序
附录二 《史通》习问
文史通义评
序
易教上
易教中
易教下
书教上
书教中
书教下
诗教上
诗教下
经解上、中、下
原道上、中、下
原学上、中、下
博约上、中、下
言公上、中、下
史德
史释
史注
传记
习固
朱陆
文德
文理
文集
篇卷
天喻
师说
假年
感遇
辨似
说林
知难
释通
横通
繁称
匡谬
质性
黠陋
俗嫌
针名
砭异
砭俗
申郑
答客问上、中、下
答问
古文公式
古文十弊
浙东学术
妇学、妇学篇书后
诗话
附录一 章学诚之史学思想
附录二 《文史通义》选读提要
古史家传记文选
导言
《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伯夷列传》
《史记·管晏列传》
《史记·乐毅列传》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史记·货殖列传》
《史记·太史公自序》(节录)
《汉书·李广苏建传》
《汉书·霍光金日传》
《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
《后汉书·马援列传》
《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三国志·魏志·方技传》
《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史籍选文评述
拟目
总论
《史记·李斯列传》(节录)
《史记·项羽本纪》(节录)
《汉书·货殖传序》
《汉书·李广苏建传》
《论衡·治期篇》
《后汉书·党锢列传序》
《中论·谴交篇》(节录)
《晋书·食货志》(节录)
《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节录)
《魏书·序纪》(节录)
《水经·叶榆水注》(节录)
顾炎武《日知录》(节录)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瓜洲瓜步》(节录)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一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
杜甫《前出塞九首》
杜甫《后出塞五首》
杜甫《石壕吏》《新婚别》
杜甫《负薪行》
白居易《缚戎人》(新乐府)
白居易《缭绫》(新乐府)
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王岩叟《论保甲》(节录)
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二首》(节录)
《辽史·营卫志·部族上》(节录)
《金史·世宗本纪》(节录)
《金史·食货志》(节录)
赵翼《廿二史札记·金末种人被害之惨》
赵翼《廿二史札记·元诸帝多不习汉文》
《宋史·林勋传》
苏洵《田制》
顾亭林《郡县论》
讨论拟题
欧阳修《本论》(节录)
周敦颐《太极图说》
《明史·食货志》(节录)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乔光烈《招垦里记》
附录《新唐书选注》序、选目及注释
序
选目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