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女性医疗保健宝典·饮食与..

作者:马飞
书城价:¥2.88

2

儿童医疗保健宝典·新生期..

作者:马飞
书城价:¥2.88

3

生活宜忌小百科

作者:本书编委会
书城价:¥2.88

4

家庭卫生百科

作者:本书编委会
书城价:¥2.88

5

儿童医疗保健宝典·婴幼儿..

作者:马飞
书城价:¥2.88

6

男人饮食营养与健康·食疗..

作者:马天
书城价:¥2.88

7

传染病的生活预防

作者:王国防
书城价:¥2.88

8

家庭医生百科

作者:本书编委会
书城价:¥2.88

9

家庭生活百科

作者:本书编委会
书城价:¥2.88

10

家庭应急救助宝典

作者:马飞
书城价:¥2.88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现代家庭疾病“防火墙”

0评论量

18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 图书作者: 赵立姝
  • 出  版  社: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版权提供: 北京九州文心科技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健康生活 > 健康养生
  • 上传时间: 2019-03-27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9.8           书城价: ¥2.88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收录现代家庭疾病“防火墙”等内容。内容引人入胜,给人以炉火纯青、达识通人之感。
作者拥有多年写作经验,作品丰富,出版多本图书,在各种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本书作者受到读者和媒体极高的评价,文字功底深厚,技巧运用娴熟,不着痕迹,处处“随心所欲”,又处处颇具匠心地洒脱与严谨,文字优美,值得一读。
  1.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是比较恒定的,保持在37℃上下的范围内(口温36.2℃~37.2℃),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由于进食、活动等所致的代谢变化影响,一日内的体温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一般不超过1℃~1.2℃。   当口温高于37.3℃或肛温高于37.6℃,或一日间的体温变动超出1.2℃时,即可认为有发热可能,此时应重复测量体温,以明确是否有发热。低热(38℃以下的发热)的诊断更不能根据一次体温测量的结果,需作长期观察。   测体温的操作方法必须正确。测温前应休息10分钟,至少半小时内未作剧烈运动。测口温时,半小时内不能进食或饮水,口唇应紧闭,测温时间为3分钟。测腋温时先擦干腋窝,时间不得少于6~7分钟。测肛温时采取屈膝卧位,测温时间3分钟。肛温较口温高0.3℃~0.5℃,口温比腋温高0.2℃~0.4℃。   汞温度计为常规使用的体温计,电子和化学药品温度计价格较贵,两者适用于不能合作的病人和儿童。应用液晶测量前额皮肤温度的结果不可靠。   发热性疾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真菌(霉菌)、螺旋体、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血吸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由于病原体本身、病原体的毒素或代谢产物,以及病原体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病变皆可引起发热。感染所致的发热最为常见,也可见于非感染性疾病,包括血液疾病(如白血病)、恶性肿瘤(如肝癌)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抽痉、癫痫等疾病持续发作,可使身体产生热量增加而导致发热。广泛的皮肤病或皮肤疤痕以及心脏病伴有心力衰竭时,可使身体散热发生障碍,体温上升。脑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到损害时,也可出现发热,而且一般多为高热。此种情况可见于中暑、中风(脑溢血)、颅骨骨析和体温调节中枢附近的肿瘤等疾病。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低热也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发热有高热(39℃以上)和低热(38℃以下)之分。高热主要见于各种急性传染病,如肺炎、败血症等。引起低热的原因很多,如慢性肝炎、结核病、风湿病或其他结缔组织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盆腔炎、副鼻窦炎等。由植物神经紊乱所致的功能性低热是长期低热常见的病因,多发生于女性,除低热外尚伴有乏力、头晕、心跳、气短、多梦、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低热可于每年夏季出现,也可终年持续,而于夏季加剧。热度一般在下午较高,劳累后更为明显,休息后则可降低或消失。低热常连续数年,但病人一般情况较好也是功能性低热的特征之一。   发热的类型有以下几种:稽留热。体温常在39℃以上,每日波动范围不超过l℃。见于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每日波动甚大,体温可降至常温以下,亦称消耗热或败血症热。见于败血症、脓毒血症、脓肿等;间歇热。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淋巴瘤等;回归热。高热骤起,持续数日后骤退,间隔无热数日,高热又出现,可反复数次。见于回归热;波状热。热度逐渐上升,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以后再度上升和下降,呈波浪状,见于布氏杆菌病;双峰热。一日间热度上升、下降、上升又下降,每次升降相差1℃左右。见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不规则热。每日热度高低不等,呈不规则波动。见于阿米巴肝脓肿等。   根据发热热程的长短可分为短期发热和长期发热。短期发热多见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如麻疹、水痘、风疹、猩红热等出疹性急性传染病,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肝炎、痢疾、某些细菌性食物中毒、尿路感染等。中暑、药物热、异性蛋白性发热等非感染性发热皆属短期发热。短期发热多为一周左右,也有短至1~2天者。长期发热指热程在2周以上者,见于伤寒、结核病、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白血病、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等。   发热常伴有其他症状。若伴有头痛、呕吐、昏迷等神志改变时,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各种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等;若伴有咳嗽、咯痰、胸痛或气急时,应想到肺、胸膜等疾病;若伴有腹泻,有菌痢、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感染的可能性;若伴腹痛时,要考虑肝胆系统的感染;若伴有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存在。   发热伴有黄疸时,指示肝胆系统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皮肤或粘膜的出血点多见于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血液病。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某些急慢性感染、肿瘤和血液疾病。应注意它们的大小、部位、坚硬度和出现日期,是局限性还是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和周围有无压痛、肿胀、发红、化脓或窦道形成以及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等,皆有助于鉴别诊断。当遇有原因不明的发热时,应对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如口腔、中耳、乳突、副鼻窦、胆囊、前列腺、盆腔器官等加以详细检查,以发现局部病灶和炎症。   实验室检查对发热病人来说是必需的。发热病因诊断的确立常依赖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检查简而易行,且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白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见于化脓球菌感染、败血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多见于病毒性或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以及某些原虫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性肝炎、麻疹、伤寒、布氏杆菌病、疟疾、黑热病等;白细胞计数高度增高者,见于各种白血病;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百日咳、结核病和某些病毒感染;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病和过敏情况,如急性血吸虫病、丝虫病、结节性多动脉炎、过敏性肺炎、药物热等。何杰金病病人的嗜酸粒细胞亦见增多。嗜酸粒细胞在急性细菌感染中大多显著减少或消失,其出现或计数若正常一般可以排除严重细菌性感染如各种败血症、伤寒、细菌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疟疾和回归热的诊断,需依靠血涂片中找到疟原虫或螺旋体。尿和粪便检查要注意红、白细胞,同时在粪便中要仔细寻找阿米巴原虫和各种虫卵。血、骨髓、尿、粪便、脑脊液等其他体液和咽拭培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皆可酌情选用。以明确病原学诊断、免疫学检查、X线、超声波、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放射核素扫描等皆为辅助诊断的方法。   由于造成发热的原因甚多,因此对发热病人不可贸然应用退热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菌药物治疗,以免改变原有热型或其他症状,使诊断困难,延误必要的治疗。   发热病人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明确诊断,然后按病因作相应治疗。高热病人,疑为感染性发热,而且病情严重时,可在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各种培养标本采集后,根据临床拟诊,使用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发热原因不明、热度不高、病人一般情况尚好时,不一定要用退热剂,更不要滥用抗生素。在重症中暑、婴幼儿高热、手术后高热或高热伴有谵妄等情况,降温应列为紧急措施。降温有物理和药物两种方法。常用的物理降温法为冷敷,以冰袋、冷水袋或冷水毛巾置于前额、腋窝或腹股沟部。酒精或盐水擦浴也有较好效果,在处理重症中暑时,可将病人浸入冷水或冰水浴盆中,擦洗皮肤,以加速散热,同时可加用电风扇吹风、冰水灌肠等。药物降温应谨慎,退热剂可使体温突然下降,大量出汗而导致虚脱。退热剂宜多次小剂量用服,并多饮水或静脉补液。小剂量退热剂作穴位注射既可降温,又可避免体温突然下降和大量出汗,值得应用。对长期低热病人除结核病或局灶性感染(如馒性尿路感染)外,不能无指征地滥用各种抗感染药物,应先进行检查,寻出原因,再作相应治疗。属功能性低热不伴感染者,也无需应用抗感染药物。
  目录   一、一般内科病症   1.发热   2.头痛   3.流行性感冒   4.胃痛   5.咳嗽   6.休克   7.胸痛   8.腹痛   9.眩晕   10.惊厥   11.便秘   12.心悸   13.皮下出血   14.咯血   15.呃逆   16.呕吐   17.腹泻   18.腹水   19.失眠   20.水肿   21.肝肿大   22.脾肿大   23.中暑   二、呼吸系统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   2.急性支气管炎   3.慢性支气管炎   4.肺气肿   5.支气管扩张   6.呼吸衰竭   7.肺结核   8.肺炎   9.肺心病   10.肺脓肿   1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2.胸膜炎   13.结节病   14.肺栓塞   15.自发性气胸   16.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1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8.睡眠呼吸紊乱   三、消化系统疾病   1.慢性胃炎   2.急性胃炎   3.胃下垂   4.胃扩张   5.胃扭转   6.胃酸过多   7.胃肠功能紊乱   8.胃穿孔   9.食管炎   10.返流性食管炎   11.消化性溃疡   12.急性胃肠炎   13.黄疸   14.消化不良   15.上消化道出血   16.下消化道出血   17.胆囊炎   18.直肠炎   19.胰腺炎   20.缺血性结肠炎   21.急性腹膜炎   22.幽门梗阻   23.急性黄疸型肝炎   24.药物性肝炎   25.病毒性肝炎   26.慢性肝炎   27.肝囊肿   28.肝硬化   29.脂肪肝   30.肝衰竭   31.克隆病   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尿路感染   2.尿路结石   3.尿道狭窄   4.急性肾功能衰竭   5.慢性肾功能衰竭   6.肾盂肾炎   7.急性肾小球肾炎   8.慢性肾小球肾炎   9.隐匿性肾小球疾病   10.肾囊肿   11.肾积水   12.肾肿瘤   13.肾病综合征   14.排尿困难、尿潴留   15.血尿   16.脓尿   17.尿毒症   18.膀胱炎   19.前列腺炎   20.前列腺增生   21.老年尿失禁   22.睾丸炎   23.副睾炎   24.肾脏损伤   25.膀胱损伤   五、循环系统疾病   1.心功能不全   2.早搏   3.心动过速   4.高血压   5.体位低血压   6.脑血栓   7.脑血管意外   8.老年脑出血   9.心绞痛   10.心肌梗塞   11.先天性心脏病   12.肺源性心脏病   13.风湿性心脏病   14.心肌病   15.风湿热   16.冠心病   17.心律失常   18.心力衰竭   19.病毒性心肌炎   20.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   21.房室传导阻滞   六、血液、造血系统疾病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缺铁性贫血   3.巨幼细胞性贫血   4.急性白血病   5.慢性白血病   6.过敏性紫癜   7.血友病   8.红细胞增多症   9.败血症   10.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1.白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缺乏症   1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3.多发性骨髓瘤   七、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   1.高脂血症   2.糖尿病   3.痛风   4.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5.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6.急性甲状腺炎   7.慢性甲状腺炎   8.单纯性甲状腺肿   9.下丘脑综合征   10.肢端肥大症、巨人症   11.尿崩症   12.先天性代谢异常   13.维生素B2缺乏症   14.维生素C缺乏症   15.烟酸缺乏症   16.脱水症   八、神经、运动系统疾病   1.三叉神经痛   2.肋间神经痛   3.坐骨神经痛   4.脑栓塞   5.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6.颜面神经炎   7.脑血栓   8.脑中风   9.癫痫   10.偏头痛   11.神经衰弱   12.躁郁症   13.癔症   14.老年痴呆症   15.神经官能症   16.精神分裂症   17.老年抑郁症   18.睡眠障碍症   19.化脓性关节炎   20.结核性关节炎   21.类风湿性关节炎   22.系统性红斑狼疮   23.骨质疏松症   24.肩周炎   25.颈椎病   26.肥大性脊椎炎   27.腰扭伤   28.腰肌劳损   29.腰椎间盘突出症   30.帕金森病   31.重症肌无力   32.短暂脑缺血发作   33.蛛网膜下腔出血   34.化脓性脑膜炎   35.强直性脊椎炎   36.腱鞘炎   37.跟腱炎   38.腱鞘囊肿   九、传染病、寄生虫病   1.麻疹   2.百日咳   3.白喉   4.腮腺炎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6.流行性乙型脑炎   7.病毒性肝炎   8.风疹   9.细菌性痢疾   10.杆菌性痢疾   11.疟疾   12.拉沙热   13.念珠菌病   14.口蹄疫   15.弓形体病   16.白泡泡虫病   17.猩红热   18.霍乱   19.破伤风   20.钩端螺旋体病   21.蛲虫病   22.绦虫病   23.蛔虫病   24.恙虫病   25.肺吸虫病   26.钩虫病   27.囊虫病   28.华支睾吸虫病   十、皮肤科疾病   1.脱发   2.毛囊炎   3.手癣及足癣   4.冻疮   5.痱   6.荨麻疹   7.过敏性皮炎   8.神经性皮炎   9.牛皮癣   10.黄褐斑   11.痤疮   12.鸡眼   13.红斑症   14.脚气   15.肛门瘙痒症   16.白癜风   17.湿疹   18.狐臭   19.疥疮   20.寻常疣   21.带状疮疹   22.单纯疱疹   23.接触性皮炎   24.皮肤瘙痒   十一、眼科疾病   1.急性结膜炎   2.流行性角结膜炎   3.色盲、色弱   4.斜视   5.弱视   6.沙眼   7.睑缘炎   8.睑腺炎   9.脉络膜炎   10.巩膜炎   11.眼底出血   12.倒睫   13.睑内翻   14.泪囊炎   15.上睑下垂   16.老年性白内障   17.青光眼   18.夜盲症   19.角膜炎   20.视神经炎   十二、耳、鼻、咽喉科疾病   1.外耳道疖   2.急性中耳炎   3.航空性中耳炎   4.美尼尔病   5.咽鼓管炎   6.耳鸣   7.耳痛   8.急性咽炎   9.慢性咽炎   10.急性喉炎   11.慢性喉炎   12.突发性耳聋   13.耳廓血肿   14.急性鼻炎   15.慢性鼻炎   16.萎缩性鼻炎   17.药物性鼻炎   18.过敏性鼻炎   19.鼻前庭炎   20.酒槽鼻   21.副鼻窦炎   22.鼻出血   23.嗅觉异常   24.鼻漏   25.鼻息肉   26.扁桃体周围脓肿   27.慢性扁桃体炎   28.急性扁桃体炎   29.扁桃体肥大   十三、口腔科疾病   1.龋齿   2.急性牙髓炎   3.牙周炎   4.不正咬合   5.复发性口腔溃疡   6.口腔扁平苔藓   7.牙龈炎   8.牙痛   9.坏死性龈炎   10.复发性口疮   11.口腔癌   12.牙槽脓肿   13.口内炎、舌炎   14.口角糜烂   15.口腔病灶感染   16.颌骨疾病   17.唇裂   18.腭裂   十四、外科疾病   1.痔疮   2.腹外疝   3.肠梗阻   4.疖   5.痈   6.丹毒   7.急性淋巴管炎   8.急性淋巴结炎   9.急性阑尾炎   10.急性腹膜炎   11.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1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3.甲沟炎   14.下肢静脉曲张   15.肛裂   16.肛瘘   17.腹部损伤   18.肠套叠   19.肠息肉   20.鼓膜损伤   十五、儿科疾病   1.新生儿特有现象   2.新生儿窒息   3.新生儿湿肺症   4.新生儿肺炎   5.新生儿黄疸   6.新生儿出血症   7.克汀病   8.新生儿败血症   9.新生儿结膜炎   10.新生儿脐炎   11.新生儿脓疱病   12.新生儿破伤风   13.新生儿硬肿症   14.新生儿低血钙症   15.新生儿鹅口疮   16.新生儿呕吐   17.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8.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19.婴儿脑震荡   20.幼儿急疹   21.水痘   22.结核病   23.维生素D缺乏症(佝偻病)   24.手足搐搦症   25.维生素A缺乏症   26.维生素A中毒   27.碘缺乏症   28.地图舌、沟纹舌   29.小儿肥胖症   30.营养不良症   3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2.痉挛性喉炎   33.肠痉挛   34.小儿腹痛   35.小儿暑热症   36.婴儿腹泻   37.小儿癫痫症   38.疱疹性口炎   39.小儿痱子   40.小儿厌食症   41.异食癖   42.呆小病   43.小儿遗尿症   44.夜惊与梦游症   45.斜颈   46.小儿发热   十六、妇产科疾病   1.盆腔炎   2.痛经   3.闭经   4.月经过多   5.月经不调   6.外阴白斑   7.白带异常   8.子宫脱垂   9.子宫肌瘤   10.乳腺增生   11.前庭大腺炎   12.功能性子宫出血   13.子宫异常性出血   14.子宫内膜异位症   15.输卵管炎   16.卵巢炎   17.多囊卵巢综合征   18.卵巢肿瘤   19.阴道炎   20.子宫颈炎   21.外阴干枯   22.孕妇贫血   23.孕妇静脉曲张   24.孕妇下肢浮肿   25.孕妇水肿   26.孕妇腰痛   27.孕妇腹痛   28.孕妇肾结石   29.孕妇血小板减少   30.孕妇牙龈出血   31.孕妇烧心   32.孕妇高血压综合征   33.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34.不孕症   35.妊娠合并心脏病   36.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37.妊娠合并肺结核   38.妊娠合并肾炎   39.妊娠合并贫血   40.妊娠合并糖尿病   41.妊娠合并阑尾炎   42.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43.妊娠合并痔疮   44.妊娠剧吐   45.异位妊娠   46.羊水过多   47.羊水过少   48.胎盘早剥   49.胎膜早破   50.产后尿潴留   51.子宫破裂   52.产后宫缩痛   53.产后便秘   54.流产   十七、性功能障碍及性病防冶   1.阳痿   2.早泄   3.遗精   4.不射精   5.逆行射精   6.射精疼痛   7.性欲低下   8.性冷淡及性感缺乏   9.性交阴痛   10.房事出血症   11.房事后尿失禁   12.性交损伤   13.阴道痉挛   14.性交出血   15.性欲亢进   16.阴茎异常勃起   17.包茎、包皮   18.精索静脉曲张   19.隐睾症   20.男性不育   21.梅毒   22.淋病   23.软下疳   24.滴虫病   25.阴虱病   26.生殖器疱疹   27.生殖器疣   28.巨细胞病毒感染   十八、肿瘤疾病   1.肺癌   2.胃癌   3.结肠癌   4.原发性肝癌   5.膀胱癌   6.乳腺癌   7.食管癌   8.直肠癌   9.皮肤癌   10.喉癌   11.鼻咽癌   12.阴茎瘤   13.胰腺癌   14.甲状腺癌   15.颅内肿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