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系列..

作者:张宏杰
书城价:¥4

2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1(从..

作者:张宏杰
书城价:¥29.99

3

成为雍正(全面解读“近世..

作者:李正
书城价:¥56.99

4

透过地理看历史(畅销50..

作者:李不白
书城价:¥9.99

5

领先世界的古代化学(下)

作者:林之满 萧枫
书城价:¥2.88

6

独领风骚的古代医学(下)

作者:林之满 萧枫
书城价:¥2.88

7

全国动员:做志愿军坚强的..

作者:李 奎
书城价:¥2.88

8

蓝天雄鹰:中国人民解放军..

作者:郑明武
书城价:¥2.88

9

经济重任:中国人民银行被..

作者:张学亮
书城价:¥2.88

10

中国历史百科之二十三 ..

作者:闻明, 张林
书城价:¥2.88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龟蛇锁江:武汉长江大桥施工建设

0评论量

36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 图书作者: 王泽坤
  • 出  版  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版权提供: 北京九州文心科技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人文社科 > 历史地理
  • 上传时间: 2019-03-30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9.8           书城价: ¥2.88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作者拥有多年写作经验,作品丰富,出版多本图书,在各种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钱读一本好书,读一本令人快乐、收获多多,本书的工作人员广泛搜集,认真编辑,真可谓沙里淘金。
  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指令铁道部在武汉组织筹划修建万里长江第一桥,即武汉长江大桥。   1950年2月,铁道部先期组成以铁道部设计局副局长杨旸春任队长的测量钻探队赴武汉,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始长江大桥的勘测、钻探工作。   至1953年10月,经过两年零9个月钻探,艰苦地探寻长江水底岩层的地质情况,共钻了214孔,计4363米,作了4个比较线,详细反复地进行比较研究。   1950年6月至8月,铁道部连续召开多次技术会议,研究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址线、通航净空、载重等重大技术问题。   同时,铁道部设计局成立由杨旸春兼任组长的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组,对长江大桥进行初步设计。1952年进一步成立设计事务所,1953年5月完成初步设计。   期间,1950年9月、1951年6月及1953年3月,铁道部分别召开了3次大型技术会议,进一步商讨重大技术问题。因为从历史上看,在浩瀚长江上修建这样一座跨江大桥,可以说是历经沧桑。   伟大的长江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但自古以来又是人们难以逾越的天堑。它是祖国东西交通的动脉,又是祖国南北交通的障碍。   公元208年,曹操统兵号称“八十三万”欲取东吴,只因过不了长江而被孙权、刘备联军大破于赤壁。   1852年12月,太平军逼近武汉,曾于一个晚上在汉阳至武昌的江面上架起过两座浮桥。
  一、规划设计   筹建武汉长江大桥   鉴定小组设计规模   毛泽东为大桥选址   周恩来组建工程局   钻探队评查桥址地质   国务院批准设计方案   茅以升负责技术工作   二、开工建设   建成汉水铁路桥   建成汉水公路桥   青年突击组架设钢梁   建桥工人激战大风暴   姑娘们奋战在工地   苏联专家言传身教   西林说把根扎在中国   卡尔宾斯基帮助施工   三、攻坚战险   取消压气沉箱法   试验成功管柱钻孔法   管柱基础桥墩诞生   潜水工完成水下切割   抢险保住主流桥墩   毛泽东关心大桥建设   四、胜利竣工   举行大桥通车典礼   笫一列火车驰过大桥   湖北日报进行的报道   郭沫若为大桥作诗   大桥建成的伟大意义   驻扎专门守桥部队   大桥构成周围景点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