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本书开解200余付中药方,从方源、用法、功效,以及使用对象着笔,将呼吸道疾病一网打尽。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本书开解200余付中药方,从方源、用法、功效,以及使用对象着笔,将呼吸道疾病一网打尽。
第一章 上呼吸道感染
一、桑菊二陈汤加减
(方源)《云南中医药杂志》引载李喜枝等医疗验方。
(组成)桑叶10克,陈皮6克,白芷10,克,菊花10克,连翘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法夏9克,百部10克。桑白皮12克,地骨皮10克,冬瓜仁20克,败酱草10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咳而兼喘,肺部听诊有哮鸣音者,加地龙6—10克;只咳,而应用抗生素无效,肺部听诊闻及湿罗音者,加桃仁6—10克,丹参10—15克;汗多而咳嗽超过1周者,加五味子3-6克。
(功效)宣肺气,祛外邪。
(适用)小儿外感咳嗽。
(按语)上药用量可按年龄、体质不同而定,多为6-10克。
二、麻杏黛鱼汤
(方源)《四川中医》引载周建国医疗经验方。
(组成)麻黄6克,杏仁10克,半夏10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前胡10克,连翘12克,神曲12克,青黛(布包煎)8克,鱼腥草25克,石膏25克。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鼻塞,流清涕,风寒重者,加荆芥,防风;面赤,舌红,肺热重者,加黄苓,栀子;干咳痰少,口渴者,去半夏加沙参,麦冬;痰多加瓜蒌、贝母;喘促者,加苏子、葶苈子、枇杷叶;咽痛者,加射干、板蓝根;挟食滞加山楂,麦芽,炒菜菔子。
(功效)疏风宣肺,清热解毒,化痰导滞。
(主治)小儿外感咳嗽。
三、清金安肺汤
(方源)《四川中医》引载祝江迁医疗经验方。
(组成)金银花10克,荆芥9克(后下),黄芩10克,紫菀10克,杏仁10克,白前9克,百部10克,桔梗10克,赤芍10克,芦根10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发热加大青叶、柴胡、蝉衣;咳嗽伴喘加麻黄、苏子;清涕加羌活、防风;黄涕加菊花、桑叶;鼻塞加白芷、川芎;白痰加法半夏、陈皮;黄痰加瓜蒌、贝母。
(功效)宣肺解表,化痰止咳。
(主治)小儿外感咳嗽。
目 录
第一章 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章 急性支气管炎
第三章 慢性支气管炎
第四章 支气管扩张
第五章 支气管炎
第六章 肺炎
第七章 大叶性肺炎
第八章 支气管哮喘
第九章 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