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牧场上

作者:胡也频
书城价:¥0

2

末日的受审判者

作者:张资平
书城价:¥0

3

迷羊

作者:郁达夫
书城价:¥0

4

美人恩

作者:张恨水
书城价:¥0

5

梅岭之春

作者:张资平
书城价:¥0

6

曼丽

作者:庐隐
书城价:¥0

7

马伯乐

作者:萧红
书城价:¥0

8

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书城价:¥0

9

轮盘

作者:徐志摩
书城价:¥0

10

流亡

作者:洪灵菲
书城价:¥0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大马扁

0评论量

0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立即下载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小说以抨击著名的改良派人物康有为为主题, 旨在反对立宪。作者有意把康有为写成一个投机、无赖式的人物,以表示作者对保皇派的憎恶。小说不少地方夸大失实,但也并非全是莫须有,多少有事实的影子。小说中的康有为打着康圣人的牌子,到处招摇撞骗,无往而不施其诈伪手段。
黄世仲(1872~1913),番禺大桥乡(今属广州芳村区)人,别名黄小配。资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小说家。黄世仲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大量的革命实际工作,是著名的报人。曾在《天南新报》、《中国日报》、《世界公益报》、《香港少年报》等10多种革命报刊担任主编或参加编辑工作。辛亥革命后,黄世仲被推举为广东民团局长,后因与都督陈炯明不和,被其以“侵吞军饷”之罪名杀害。终年40岁。其主要作品有《洪秀全演义》《大马扁》《廿载繁华梦》《党人碑》《岑春煊》《宦海升沉录》《黄粱梦》《宦海潮》、《陈开演义》等。
一回 康无赖馆堂出奇丑 缪文豪京邸著新书 诗曰: 纷纷世事似残棋,末路天涯最可悲; 保国保皇原是假,为贤为圣总相欺。 未谙货殖称商祖,也学耶稣无教师; 君死未能从地下,赐环何日更无期! 兄弟想你们也看过《东周列国演义》的了,那吕不韦曾问他侍妾赵氏道:“扶立一人为王,其利何如?”因当日秦王把太子王孙异人为质于赵,吕不韦见了,谓王孙异人是奇货可居,这一句话今日人人能说的。谁想今日还有人抱一个皇帝当是奇货可居的,这就奇了。而今且说出那人是谁?就是清廷当他是一个大大钦犯的,那人姓康名有为号长素,论起他的名字,尽有个原故:那有为二字是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之意,那长素二字因孔子称为素王,他就要长于素王之意。就他的名字想起来,可见姓康的人格。初时想做皇帝要改有为名字,后来量自己做皇帝不来,就要做圣人,因此称为长素。说书人且慢慢说来,看他配做圣人不配,就明白了。闲语少说。 且说康有为本广东省南海县西樵人氏。他父亲名康赞修,是个举人身分,因为出身做官,在县里因事替清廷尽忠死了,清廷就赏了康有为一个荫生。他有位族中兄长唤做康有济,那一年竟进了邑庠,就合族庆闹起来。那康有为本最好自夸的,奈这时读了十来年书籍没点长进,偏是康有济反得个生员回来,心中颇觉羞愧,便认真在八股里头做点工夫。奈应了几次童试不能获售,就是府县试也不曾前列过一次,肚子里好不抑郁!自忖天天自夸自大,若科场不得志,尽会被人识破的。就转过一点法子,说称自己是不要考小试的,将来时来运到,就不难进身了。但口中虽如此说,究竟不能令人轻信的。左思右想,明知自己工夫不大好,但口里断不能认一句不好的,便再要寻师求学,好为应试之计。因一日求科举不得,便一日心里不安。 恰那年从学的那位老师姓朱名次琦,别字子勷,在九江本籍授徒。那朱次琦本是一个进士,曾任山西襄陵知县,辞官后,已设帐课学多年。论起朱次琦那人,实是个道学先生,所以一切馆规,倒与寻常不同:凡衣服不能穿绸绉,非父兄请假不能出进,很是严肃的。那康有为是个狂荡之人,哪里受得这般管束,故初时惟买通馆童偷自出去,或夜里不在馆歇宿,就把床子放下帐子,又把鞋子放床口地上,好欺骗朱次琦。朱次琦哪里懂得他的诡秘,所以康有为就掩饰了数月,但毕竟不能自由。正要逃学而去,猛然想起那朱次琦是有名的道学,若从他三两年,尽增些名望,他日可以对人称圣称贤。因此便勉强忍耐,自己反装起道学来,改穿两件布衣,登一对布鞋,扮得十分朴素,行动也装作平正,言语也装做端方,连同学的房子也不进去谈天。又天天拿着本书,乱哦乱读,好像十分勤学一般。看官试想:康有为这些人,放荡惯了,一旦如此,不知挨了无数辛苦,志在博个虚名。恰到那年又是小试之期,同学的倒纷纷前往应试,单是康有为不去。朱次琦见得他可异。因九江离西樵不远,早知康有为因求名不遂,已悻悻不乐,今忽然不愿应试,料知他必有个原因。原来康有为自己要夸张好文学,若仍不获售,更为失羞,故不如自高自大,装造不考小试,就是这个原故。当下康有为在朱馆念了两年书,便出来到省城居住。 ……
第一回 康无赖馆堂出奇丑 缪文豪京邸著新书 第二回 遇棍徒缪寄萍失书 争山长康有为丧气 第三回 热名场伪圣掇乡科 落孙山公车陈腐策 第四回 余御史割席拒狂生 黠娘儿登轮追荡子 第五回 康学究避债吟劣诗 安御史据情参伪圣 第六回 朱一新论学究渊源 陈千秋夭寿归泉壤 第七回 变宗旨遗书通革党 诈传道踏月涉荒山 第八回 谈圣道即景触风情 为金钱荣归争局董 第九回 据局戳计打康举人 谋官阶巧骗翁师傅 第十回 请举贤翁同龢中计 闻变政清太后惊心 第十一回 革礼垣天子信谗言 乱宫闱妖人陈奏折 第十二回 康长素挟仇谋国后 谭嗣同被骗入京师 第十三回 托革命当面写书函 赚举兵瞒心称密诏 第十四回 陷同党只身逃险地 救危机义士入京津 第十五回 酿党狱陷入罹死罪 赴筵会惧友泄真情 第十六回 戏雏姬失礼相臣家 索密诏逐出东洋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