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张居正直解《孟子》(上、..

作者:张居正
书城价:¥15.2

2

随园诗话·第八卷

作者:袁枚
书城价:¥2.88

3

随园诗话·第二卷

作者:袁枚
书城价:¥2.88

4

三十六计·第五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5

四书五经·第九卷

作者:李楠
书城价:¥2.88

6

四书五经·第八卷

作者:李楠
书城价:¥2.88

7

四书五经·第六卷

作者:李楠
书城价:¥2.88

8

四书五经·第五卷

作者:李楠
书城价:¥2.88

9

孙子兵法·第九卷

作者:孙武
书城价:¥2.88

10

三十六计·第九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世界通史·第五卷

0评论量

1262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 图书作者: 李楠
  • 出  版  社: 辽海出版社
  • 版权提供: 北京九州文心科技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国学古籍 > 古籍
  • 上传时间: 2019-04-03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9.8           书城价: ¥0.00
立即下载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共包世界通史·第五卷等内容。内容翔实,资料丰富。
作者深深地热爱着写作事业,在写作道路上“上下求索”,已经有不少优秀作品面世。
全书荟萃世界美文名篇,题材丰富,内容厚重,语言精炼,极具阅读、欣赏、保存之价值,适合各层次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阅读,能让人开拓视野,陶冶心灵,启发智慧,提高品味;能让人不断完善,不断进取。
  雅各宾专政是雅各宾派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形势下同吉伦特派进行斗争,并同广大人民群众结成暂时联盟的产物。   1792年8月10日革命后执掌政权的吉伦特派,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政治上主张联邦共和制,在经济上坚持自由主义,在外交上企图通过战争为法国资产阶级扩大市场。这种政策既招致英国和欧洲大陆上封建君主国以及法国王党分子的敌视,又引起国内下层群众的不满,更不适应当时特定形势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要遭到失败。   1793年春天,法国所面临的形势是严酷的。首先是军事危机。在2月1日法英宣战以后,逐渐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包括荷兰、俄国、撒丁、西班牙、那不勒斯、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等在内的第一次反法同盟。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四境都随着敌国的武装进攻。3月10日,旺代叛乱全面爆发,如同一把匕首插在共和国的背上。4月5日,在比利时指挥作战的杜木里埃将军越境投敌,使前线处境更加恶化。这对于以军事胜利为支柱的吉伦特派是一个重大打击。   其次是经济危机。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和粮食匮乏,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1799年开始发行、并被赋予纸币职能的指券,1793年1月初还值票面额的60—65%,到2月只值50%,而且一直在下跌。地主和农民不愿意以粮食交换贬值的纸币,使得市场上粮食供应紧张,粮价上涨。对外战争又影响了国外粮食的进口。大城市的工资劳动者生活特别困难,他们的日平均工资收入为20—40苏,而面包价格有时高达每磅8苏。吉伦特派无视有关群众生存的紧迫问题,拒绝限制物价和征购粮食,因而同人民群众发生了尖锐矛盾。   第三是政治危机。起初曾控制着立法议会和国民公会的吉伦特派,在同雅各宾派和巴黎公社的斗争中日渐失去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他们企图停止革命,打击雅各宾派的主要堡垒巴黎公社,把首都巴黎的地位降低到同全国83个省一样,结果遭到失败。特别是在处置国王的问题上,挽救国王生命的阴谋被雅各宾派粉碎,吉伦特派的威信受到严重损害。由于下层群众的压力和雅各宾派的督促,国民公会被迫采取了一些非常措施:1793年1月11日,将1792年10月17日成立的治安委员会改组,雅各宾派占了优势;2月24日决定征兵30万;3月10日成立革命法庭;3月21日下令全国各公社建立监视委员会(或称革命委员会),负责监视嫌疑分子;3月28日制定关于处决亡命者的法令;4月6日,将1月1日成立的总防御委员会改组为以丹东为首的救国委员会;4月30日正式确定议会特派员行使中央权力的职权;5月4日颁布谷物最高限价法令;5月20日规定对富人摊派10亿利弗尔公债。这些措施多数是违背吉伦特派意愿的,而它们执行之不得力又引起下层群众的强烈不满。要不要实行激烈的救国措施,成了双方斗争的焦点。   在斗争的决定性阶段,雅各宾派领导人罗伯斯比尔首先发难。1793年4月3日,他就杜木里埃叛变事件发言时说:“我以为要采取的第一条救国措施,就是决定审讯所有被指控为杜本里埃的同谋犯,特别是布里索。”4月5日,马拉主持的雅各宾俱乐部要求惩治“申诉派”,即在审判国王时企图以诉诸全民表决的办法挽救国王生命的吉伦特派分子。不久,巴黎公社也对吉伦特派提出同样的指控。吉伦特派采取反击措施:4月13日对马拉提出起诉(24日被革命法庭宣布无罪释放);5月18日提议解散巴黎公社,并成立“十二人委员会”对其活动进行调查;5月24日下令逮捕公社领导人埃贝尔等(27日获释);5月25日吉伦特派领导人伊斯纳尔在国民公会发言恫吓说,万一公社举行暴动,巴黎就可能被毁灭。这是向雅各宾派发出决战的信号,被称为“新不伦瑞克宣言”。   面对吉伦特派的挑战,雅各宾派和巴黎公社最后决定诉诸武力。5月26日,罗伯斯庇尔在雅各宾俱乐部号召人民举行起义,说:“当人民遭受压迫时,当人民除了自己一无所有时,谁不号召他们起来,谁就是胆小鬼。”5月29日,巴黎33个区的代表在主教宫成立秘密的起义委员会。5月31日,起义群众按照1792年8月10日的方式包围了国民公会,迫使它解散了“十二人委员会”。6月2日再次起义,又迫使国民公会通过软禁29名吉伦特派议员的决议。两次起义的结果是吉伦特派统治的垮台和雅各宾派执政的开始。   雅各宾派与吉伦特派不同,为了应付内忧外患的危急形势,他们“不惜任何代价来实现和维护第三等级的革命团结,甚至不惜为此作出让步和妥协”。罗伯斯庇尔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他在当时的私人笔记中记下警句:“人民应该与国民公会团结一致;国民公会应该利用人民。”雅各宾派执政初期颁布1793年宪法和三个土地法令,就是他们实行同平民群众结盟的两项民主措施。   5月30成立了附属于救国委员会的塞舍尔第五人小组,负责起草新宪法。6月9日提出草案,10日经救国委员会批准,11日向国民公会提出,24日被通过。1793年宪法又称作“共和元年宪法”或“雅各宾宪法”,它包括新的《人权宣言》35条,宪法本文124条。它规定,社会的目的是公共福利,政府是为保障人们享受其自然和不可剥夺的权利而设立的;公民享有劳动权、社会救济权和受教育权;主权属于人民,人民拥有反抗政府压迫的权利;成年男子享有普选权;最高立法权属于由直接选举产生的立法议会,最高行政权属于从各省候选人中选出的、24人组成的行政委员会,它对立法议会负责。1793年宪法通常被认为是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宪法,是最终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蓝图。雅客宾派之所以急于制定和通过这部宪法,有其策略意义。塞舍尔在6月10日宣读宪法草案时指出,它是“我们对所有诬蔑我们只想搞无政府主义的诽谤者、阴谋家的回答。”的确,这部宪法仍然保障财产的充分所有权,仍然保障各省地方权力和各种民主自由,是为了避免关于“巴黎无套裤汉专政”的指责,为了使信奉联邦主义的农村不再议论5月31日和6月2日事件之“非法”。除却特权阶级以外,法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都能从中读到令人快慰的条文。7、8月间举行全民投票,结果以绝对多数获得批准。   雅各宾派还希望使广大农民群众立即看到5月31日和6月2日起义的实际成果,把他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国民公会接连颁布了三个土地法令。6月3日法令规定把亡命者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并允许贫农在10年内分期偿付地价。6月10日法令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农村公社的公有土地。7月17日法令宣布,无偿废除一切封建权利和义务,销毁一切封建契约。这些法令是雅各宾派为了同农民群众结成联盟而付的代价。列宁高度评价这些法令的深远意义,指出:“用真正革命的手段摧毁过时的封建制度,使全国过渡到更高的生产方式,过渡到自由的农民土地占有制”,是造成1793年英勇爱国精神和军事奇迹的“物质经济条件”。   这样,执政的雅各宾派通过这些民主措施,同广大城乡平民群众结成联盟,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为走向专政准备了条件。
  目录   第三篇世界近代史   第三章法国大革命   第三节雅各宾专政   一、专政的产生   二、革命政府与恐怖   三、雅各宾专政的瓦解   四、反罗伯斯庇尔的阴谋   五、热月政变的经过   六、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第四章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诸国   第一节英国   第二节法国   一、七月王朝的建立   二、工业革命   第三节德国   一、政治上的分裂   二、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   第五章年欧洲革命   第一节年法国革命   一、推翻七月王朝——年法国二月革命   二、六月起义   三、路易·波拿巴政变   第二节德意志革命   一、年德国胜利的三月革命与柏林街垒战   二、法兰克福议会   三、维护帝国宪法运动   第三节意大利革命   第六章美国南北战争   第一节南北战争前的美国   一、领土扩张   二“旧西部”的开拓   三、两种制度的矛盾   四、《约翰·布朗之歌》   第二节南北战争   一、内战爆发的导火线   二、内战的进程   三、战后南方的重建   第七章改变日本命运的明治维新   第一节幕府统治的危机   一、改革前日本现状   二、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   三、民族危机   四、倒幕运动   第二节明治维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