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收入作者的文学论著和杂论与佚诗。文学论著大部分是作者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成果,也有关于五四以后中国新文学的,关于语言文字的,关于民间歌谣的,关于文学欣赏的。所谓杂论,有关于教育的,包括语言教育;有关于社会问题和抗战的;有些则不是“论”,是作者在《清华周刊》上对入学新生所作关于清华中文系以及图书馆概况的介绍。佚诗包括新诗、旧体诗和歌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一
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无韵文(散文),是商代的卜辞。这只算是些纪事的句子,很少有一章一节的。后来《周易》卦爻辞和鲁《春秋》也是如此,不过经卜官和史官按着卦爻与年月的顺序编纂起来,比卜辞显得整齐些罢了。便是这样,王安石还说鲁《春秋》是“断烂朝报”;所谓“断”,正是不成片段,不成章节的意思。卜辞的简略大概是工具的缘故;在脆而狭的甲骨上用刀笔刻字,自然不得不如此。但卜辞的量定了纪事文的体制;卦爻辞和鲁《春秋》还在卜辞的氛围里,虽然写在竹木简上,自由比较多,却依然只跟着卜辞走。纪言文就不一样。尚书里的虞夏书大概是后人追记,而且大部分是战国末年的追记,可以不论;但那几篇商书,即使有些是追记,也总在商周之间。那不但有章节,并且成了篇,足以代表当时史的发展,就是叙述文的发展。而议论文也在这里面见了源头。卜辞是“辞”,《尚书》里大部分也是“辞”。这些都是官文书。
纪事纪言的辞之外,还有讼辞。打官司的时候,原、被告的口供都叫作“辞”;辞原是“讼”的意思。这种辞关系两造的利害很大,两造都得用心陈说;审判官也得用心听,他得公平的听两面儿的。这种辞也兼有叙述和议论;两造自己办不了,可以请教讼师。这是周代的情形。春秋时候,列国交际频繁,外交的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不用说更需慎了。这也叫作“辞”,又叫作“命”、“辞命”,后来通称“辞令”。郑子产便是个善于辞命的人。郑是个小国,他办外交,却能叫大国折服,便靠他的辞命。他的辞婉顺而有理,他的态度却坚强不屈。孔子赞美他的“文辞”,更赞美他的“慎辞”。孔子说当时郑国的辞命,子产先教裨谌创意起草,交给世叔审查,再教行人子羽修改,末了儿他再加润色。他的确是很慎重的。
中国散文的发展
诗的语言
一 诗是语言
二 诗与文的分界
三 诗缘情
四 组 织
五 传达与了解
了解与欣赏
一 句子的形式(句式)
二 段 落
三 主 旨
四 组 织
五 词 语
六 比喻、典故、例证
文学与语言
理想的白话文
“好”与“妙”
教育经费独立
离婚问题与将来的人生
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
一 理论与实际
二 目 的
三 教学与训育
四 教 师
五 教 材
六 文法、作文法、修辞法及国音字母
七 在教室中
八 改文与作文、说话
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概况
高中毕业生国文程度一斑
中国文学系概况
清华大学图书馆概况
赠 言
文字改革问题
论大学共同必修科目
抗战的比喻
怎样学习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