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张居正直解《孟子》(上、..

作者:张居正
书城价:¥15.2

2

随园诗话·第八卷

作者:袁枚
书城价:¥2.88

3

随园诗话·第二卷

作者:袁枚
书城价:¥2.88

4

三十六计·第五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5

四书五经·第九卷

作者:李楠
书城价:¥2.88

6

四书五经·第八卷

作者:李楠
书城价:¥2.88

7

四书五经·第五卷

作者:李楠
书城价:¥2.88

8

孙子兵法·第九卷

作者:孙武
书城价:¥2.88

9

三十六计·第九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10

三十六计·第六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世界通史·第十卷

0评论量

1368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 图书作者: 李楠
  • 出  版  社: 辽海出版社
  • 版权提供: 北京九州文心科技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国学古籍 > 古籍
  • 上传时间: 2019-04-03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9.8           书城价: ¥0.00
立即下载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共包世界通史·第十卷等内容。内容翔实,资料丰富。
作者深深地热爱着写作事业,在写作道路上“上下求索”,已经有不少优秀作品面世。
全书荟萃世界美文名篇,题材丰富,内容厚重,语言精炼,极具阅读、欣赏、保存之价值,适合各层次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阅读,能让人开拓视野,陶冶心灵,启发智慧,提高品味;能让人不断完善,不断进取。
  古巴巴蒂斯塔独裁统治   古巴是加勒比海一个岛国,原为西班牙殖民地。19世纪后半叶,古巴经过30年独立战争,于1898年获得形式上的独立。1902年宣告成立共和国。然而,它在实际上沦为美国控制下的半殖民地。独立以后古巴政治局势的演变、历届政府的建立与倒台,都与美国或明或暗的干涉与插手密切相关。一位美国驻古巴大使曾宣称,古巴总统必须具备彻底了解美国、顺从可能向他提出的建议和劝告等项条件。   1902年上台的古巴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艾斯特拉达·帕尔马,曾在美国居住30年。他之所以被美国所看中,是因为他主张奉行亲美卖国政策。1906年,他被人民起义所推翻。美国借机出兵占领古巴达3年之久。在此期间,美国总统塔夫脱安排的查尔斯·匹马古恩一直是古巴的临时政府首脑。1909年初,另一个亲美自由党人何塞·戈麦斯被安排作了总统,美国才从古巴撤军。此后的梅诺卡尔政府、萨亚斯政府都是在美国的操纵之下轮流登台。   1924至1933年间,古巴独裁者马查多,以允许美国进行经济渗透和继续承认《普拉特修正案》中丧权辱国的条款,换取了美国对其独裁统治长达10年的支持。马查多政府被工人武装斗争推翻之后,塞斯佩德斯一克萨达、格劳·圣马丁、卡洛斯·梅迪埃塔、何塞·巴内特、米格尔·戈麦斯、费德里科·布鲁、巴蒂斯塔、卡洛斯·索卡拉斯等人相继出任古巴总统。他们都是美国扶植的亲美势力的代表。政府的频繁更替并未能够解决导致古巴深刻社会危机的两大问题:政府的独裁专制和美国的控制。   20世纪上半叶,美国资本在古巴的渗透使古巴经济产生很大的依附性。早在1924年,美国资本已在古巴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据1927年统计,美国电力公司控制了古巴公用事业的90%;美国钢铁公司占据了铁矿蕴藏量3亿吨以上的大矿区;古巴银行业务的75%控制在美国和英国手中。美国的花旗银行控制了古巴统一铁路公司。   美国对古巴的经济控制,在古巴的糖业生产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古巴是世界著名的甘蔗生产国和蔗糖生产国。古巴56%的耕地种植甘蔗,蔗糖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占国家收入的30—40%。蔗糖出口占出口总值的80%以上。1952年蔗糖产量达700万吨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60%。外国资本(主要是美国资本)控制了古巴蔗糖生产的47%。古巴最大的糖厂和甘蔗种植园都属于美国垄断公司所有。美国的大糖业公司是古巴最大的庄园主,霸占了古巴16万多卡瓦利耶利亚土地。美国对古巴的经济掠夺,把古巴变成受它控制的单一产品供应国,造成古巴经济畸形发展。   美国资本控制古巴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从而攫取了巨额利润。古巴人口在拉丁美洲国家中占第7位,而美国对古巴的投资占第3位。1958年美国在古巴的私人直接投资达10亿美元。它不仅控制了古巴的大部分加工工业,还控制了古巴的进出口贸易。古巴向美国的出口额,占古巴出口总额的2/3;古巴从美国的进口额占古巴进口总额的3/4。美国资本在古巴的利润率高达30—40%。仅在1952—1957年的5年中,美国垄断公司从古巴攫取了7亿5千万美元利润。在1958以前的50年中,估计共被美国资本掠夺了20亿美元利润。   美国对古巴的经济控制和掠夺,使古巴不能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除了食品、木材和纺织,古巴人拥有一些小规模的民族工业,其他方面都只能出口原料进口成品。如出口甘蔗进口糖果;出口皮革进口皮鞋;出口生铁进口犁耙等等。这种畸形经济结构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在50年代,古巴已有50%以上耕地属于外国庄园主和外国公司所有。农民失去土地,大批破产。85%的小农经常受到租佃威胁。20万户无地农民成为流动性季节工人。他们在甘蔗收获季节去糖厂、种植场做工,过后即处于失业状态。古巴工业的重要支柱——制糖业,由于单一经济作物的片面发展和对美国的依赖,毫无稳定发展的保障。在1929到1933年大危机期间,古巴制糖业受到严重打击,糖产量从1929年的约500万吨跌至1933年的199万吨。1931年古巴失业人数达到60万,依赖进口的粮食供应急剧减少,引起饥荒。   30年代初,罢工运动屡屡发生,有些地方出现武装斗争,在30年代后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古巴工人运动高涨。1939年1月,古巴工人建立古巴工人联合会,团结糖业工人工会,烟草工人工会、铁路工人工会以及码头工人工会等,提出反对种族歧视,实行土地改革以及保护民族工业等进步要求,为维护劳动者的自身权益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为了确保对古巴的控制和掠夺,美国依据美古《互惠协定》,长期霸占关塔那摩海军基地。1952年,它扶植反动军人巴蒂斯塔通过政变上台,开始了继马查多之后又一次时间较长的亲美军事独裁统治。   巴蒂斯塔从30年代起活跃在古巴政治舞台上。1933年至1940年间,他以参谋长身份在古巴政府中起着重要作用。1940年至1944年出任古巴总统,任内曾允许在野党参加政府,许诺进行种种进步的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蒂斯塔采取中立立场,既不支持法西斯,也不追随美国,获得共产党人及其他几个政党和组织的支持。1952年巴蒂斯塔再次上台,一改以往比较温和的面目,公开投靠美国政府,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   巴蒂斯塔独裁政府出卖古巴人民利益,它出让和延长各种承租权,为美国垄断资本掠夺资源和经济渗透提供方便,甚至动用武力帮助美国资本家抢夺古巴农民的土地。在它的庇护下,设在古巴的美国糖业公司,每家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警察,镇压和迫害敢于抗议的工人群众。它允许美国联邦调查局直接干涉古巴内政。美国军事代表团控制了古巴军队的指挥权。巴蒂斯塔解散议会,废除较为进步的1940年宪法;制定了剥夺人民民主权力的《宪法条例》和《反劳工法》,宣布古巴人民社会党非法,禁止罢工和集会;规定报纸、电台、电影和电视都须经过严格审查。古巴国内到处布满特务和警察,对居民任意盘问、搜查和逮捕,对有反抗行为的人常常实行惨无人道的酷刑折磨。1952年至1958年间,古巴有2万多革命者和爱国志士遭到杀害,数万人被监禁或流放,10多万人流亡国外。古巴被称为“最甜的国家”,却变成了一个庞大的集中营。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对古巴的控制,它们支持的历届反动政府、特别是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促使古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一场反美反独裁的人民斗争必然兴起。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下,菲德尔·卡斯特罗和由他领导的“七·二六运动”组织开始了武装斗争。
  目录   附录   古巴巴蒂斯塔独裁统治   攻打蒙卡达兵营:卡斯特罗的“七·二六”运动从马埃斯特腊山区游击战到进军哈瓦那   吉隆滩事件   戴维营会谈   U—事件和四国首脑会议的流产   维也纳会谈   古巴导弹危机   非洲统一组织   中非博萨卡“千日王朝”的覆灭   腐朽的加冕典礼   狂妄的称帝野心   残暴的专制统治   应得的必然下场   暴君索摩查之死   曝尸街头   其人其事   “火山”爆发   非同一般的海军大战:英阿马岛战争   越入侵柬埔寨战争   错综复杂的战争背景   战争的直接起因   越南战前的策划与准备   年柬埔寨战场   —年柬战场   —年柬战场   美军入侵巴拿马战争   美巴冲突的由来   美在巴有重要的战略利益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伊科争端   “沙漠盾牌”行动   美国的军事决策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   第阶段部署   第阶段部署   伊拉克的对策   “沙漠风暴”行动   作战计划的制定   空袭第一天   空袭概况   伊拉克的反空袭行动   “沙漠军刀”行动   争取和平的最后机会   “沙漠军刀”计划   停火   波黑内战   前南斯拉夫内战   克罗地亚内战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及其后的抽象派美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