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民国商魂:一代创富者的智..

作者:王建男
书城价:¥11.5

2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作者:余音
书城价:¥9

3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作者:曹学思
书城价:¥15

4

新开流人家

作者:王伟力
书城价:¥15

5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

作者:伴随编辑部
书城价:¥11.5

6

六代之民:张中行别传

作者:孙郁
书城价:¥14.9

7

李海青传

作者:白云起,计英臣
书城价:¥14.9

8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作者:韩仲义
书城价:¥12

9

绝命追杀

作者:詹幼鹏
书城价:¥11.5

10

绝代风华:民国名媛的华丽..

作者:伴随编辑部
书城价:¥11.5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纵游沧海一浮生 : 李白诗传

0评论量

47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历史诞生了数不尽的诗人,唯有李白被时人后世尊称一声“谪仙”。于万千诗人当中,李白是*富性情的一个。他仗剑天涯,洒脱不羁,从不克制内心真正的声音。哪怕世人说他癫狂,他也要以梦为马,荒唐出格调。 本书以李白生平为经,以他的诗作为纬,钩沉轶闻逸事,带你走进李白的诗酒人生,走进大唐盛世。
田梦,曾用笔名布可小姐,一个挚恋墨香的女子,爱美爱笑、爱书爱画,执着于温美的文字梦境。多年来,始终跟随着心灵的脚步,将文字倾洒,那点点墨如飞花,交织一场人生好梦,轻抚人们心中初的温暖和感动。曾出版作品《人在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杨绛:人生曼妙的风景》《聆听撒哈拉的歌声:三毛传》等。
史料丰富,可读性强。 线装裸脊,版式舒朗。 适合阅读收藏。
李花怒放一树白 千载悠悠,是谁在吟诵一首盛唐?数不尽的唐诗,如浩渺星河,将灿烂的银辉洒满时光的背影。文字中,能依稀闻到千年之前午后暖阳的香,夹杂着书卷笔墨的韵味,将你我一路带入长安。 有人在明月下斟酒赋诗,一柄长剑悬于腰间。他身姿俊逸,神情闲散,斗酒饮尽,诗已百篇。他仰天大笑,呼朋引伴,沧海明月皆为知己,哪怕对月独酌,诗情与豪情从未消减。翩翩仙姿,世人皆以为谪仙下凡。与其说是谪仙,不如尊一声诗仙。 世人若能背几首唐诗,便笃定其中定有李白所作。唐代诗人众多,诗篇更是无数,却很少有人像李白这样,一生狂放不羁,将万般豪情凝聚于诗中,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李白的人生,足以堪称传奇。他经历了盛唐最光辉灿烂的年代,也亲眼见证了一个盛世逐渐衰败的过程。盛唐的气势恢宏,激起他宏大的人生理想,让他迫不及待想要入仕,为卿为相,为时代的辉煌增添几笔浓墨重彩。 狂放如他,从不在意细微之处。他的理想太大,除了入仕报国,一切在他眼中皆是小事。然而,他又生来超脱,注定无法融入官场浑浊的泥潭。于是,李白的理想,注定只能是理想,永远无法照进现实。可他偏要在挫折中坚守自己的理想,将自己的理想主义在诗篇中发挥到极致。 或许,世人应感谢李白的狂放、不羁、理想主义与偏执。若非如此超脱的个性,想必也无法激荡出如此之多饱含灵性的诗句。 古时文人,家世似乎尤为重要。就好像人生来便贴上了一个标签,代表着在人间品级的高低贵贱。出身豪门的,自然诸事顺遂;出身贫寒微末的人家又不甘于贫寒的,便不得不经历一番艰苦奋斗。 李白虽与唐代皇族同姓,却与皇族扯不上半点儿关系。据唐朝人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与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记载,李白的祖先乃是五胡十六国之一的西凉国创建人武昭王。 若真是如此,李白的家世也算得上显赫。只可惜,隋朝末年,李白的一位祖先犯了罪,迫使全家人离乡背井,流落至西域一个名叫碎叶的小镇隐姓埋名。这般流浪客居的生活,直至唐中宗神龙元年(705)才宣告结束。 唐武后长安元年(701),李白在碎叶呱呱坠地。据说,在他出生的前一晚,母亲做了一个梦,梦见太白金星突然从天而降,飞入李家,又飞入她的腹中。之后,她便觉腹中疼痛,醒过之后,李白便降生了。 李白的降生,并未给李家带来多么大的喜悦。李家是个大家庭,在李白之前已有十一个哥哥姐姐,作为家里的第十二个孩子,他的降生的确算不上新鲜事。 李白的父亲名叫李客,因为太白金星入梦,他便给这个新生儿取了个小字“太白”,这个名字也算得上父亲和母亲对李白未来人生的希冀。只是他们从未想过,这个因梦而来的小字,却让这个初生的婴儿在千年之后仍然被世人所牢记。 按照碎叶的风俗,家里有新生儿降生,便要邀请街坊邻里宴饮。觥筹交错之间,人们只将这场宴饮当作再平常不过的一场庆生宴,并不知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因为他而被人频频提及。 直到三岁,父母还没有给李白取好大名。一个春日,父亲李客看到院中树木葱翠,繁花似锦,便开口吟了一联诗:“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一旁李白的母亲听到,便柔声接了一句:“火烧叶林红霞落。”她是个才女,有一双温柔的大眼睛,李白那双大眼睛像极了母亲。 听到父母吟诗,一旁正在李子树下玩耍的李白抬头看了看满树白花,随口便接了一句:“李花怒放一树白。” 这随意一吟,惊呆了父母。他们突然觉得这个孩子或许真的是太白金星下凡,否则如此年幼,怎能有如此才气?应和着诗句中最后一个“白”字,李客决定将儿子的大名取为“李白”。 边陲小城碎叶城,虽隶属大唐国土,但却有着十足的异域风情。那里的生活习俗与文化风尚都未彻底汉化,且时常天寒地冻,林木稀少,真正的饱学之士,在那里并不多见,往来最多的,不是当地的胡人便是客商。不知是否为了孩子们的前途着想,李客萌生了举家迁回内地的打算。 于是,一家人扶老携幼,开始了一场漫长而又艰辛的迁徙。漫漫东归路,是不足五岁的李白人生中的第一次旅途。不知是否因为这场旅途实在令他印象深刻,才让他一生如此热衷于活在旅途之中。 伴随着马蹄声与驼铃声,李白渐渐告别了那块生他的土地。他还不懂什么是故乡,对于那块所谓的故土并没有太深的眷恋。他甚至不记得这场迁徙持续了多久,只记得在历经跋涉之后,一家人终于从西域来到西蜀绵州昌隆县青莲乡,并在那定居下来,并恢复了李姓。 从此,西蜀便成了李白的第二故乡,也是他记忆中最眷恋的故乡。见惯了西域的万里黄沙、茫茫戈壁,乍一见到西蜀的山明水秀,李白只觉得仿佛置身于仙境。这里有清澈的流水,远处的水岸云雾蒸腾,让他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随处可见都是苍郁的树、灿烂的花,中间还夹杂着一些青竹,好一派缥缈空灵的山水。 他只觉得心中有说不出的欢乐,一颗心被这里的山水滋润着,一个诗人的灵魂从这一刻渐渐成型。 李客自从定居昌隆,便甘心做一名隐士。他无意官场,只于田间与诗书中寻找人生的乐趣。好在,李家并不算贫寒,因为祖辈的积累,在昌隆,李家甚至算得上富甲一方。或许正是因为童年的生活如此优渥,才能培养出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 蜀中是一片文化沃土,有着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地域文化空间。这里道教与佛教鼎盛,文人墨客层出不穷。这种环境为李白创造了一种无形的文化浸染。在这里,他得到了文化的启蒙。 赋闲在家的李客最大的乐趣就是照管孩子们读书。直到多年以后,李白还能回忆起父亲教他诵读《子虚赋》的情景。除此之外,他还像大多数蜀地的孩子一样,熟读经史子集。浸染于诗书之间,李白如鱼得水,年纪轻轻,便显露出与众不同的聪慧。 李白记忆力非凡,随着平仄押韵韵律,摇头晃脑之间,便可将书中的内容烂熟于心。李客对这个孩子给予了更多的疼爱,李白五岁那一年,李客就开始教导他诵读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词赋。或许,在李客的心目中,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如司马相如一般有才学、有成就的人。父亲的殷切希望也被李白铭记于心,于诗书上下了更多的功夫。 李客听说在眉州象耳山有位非常有名的学者,于是便把李白送去那里读书。起初,李白还能凭天生的聪明获得学者的称赞,渐渐地,他开始耍起小聪明,不再像最初那样用功。没过多久,便觉得有些吃力,萌生了弃学之心。 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朵朵白云浮于湛蓝的天空,细碎的阳光在溪水上洒下粼粼波光,望着窗外的美景,学堂上的李白不禁走了神儿。他越想越坐不住,于是便偷偷溜出去玩耍。他打算到溪水中捉鱼,鼻端仿佛已经能闻到鲜鱼烤熟时散发的焦香。可是还未到溪边,耳畔便传来阵阵金属摩擦之声。 他循声走近,发现一位老妪双手握着一根粗长的铁杵,正在一块大石头上反复摩擦。李白不解,便上前询问缘由。老妪磨得认真,头也不抬地应着李白,她要把手上的铁杵磨成细细的绣花针。 李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怀疑老妪是在欺骗他,于是忍不住又问:“这么粗的铁杵,怎么可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妪回答得简短:“只要不停地磨,铁杵自然会越变越细,终有一天会变成绣花针。” 李白不禁陷入沉思,随后便豁然开朗。原来自己近日在学问上吃力,是因为用功不够的缘故。一时间,捉鱼仿佛不再那么有乐趣,他默默返回学堂,埋头于诗书之间。 当李白的学问日益精进,父亲便不再满足于让儿子只做一名文弱书生。李客认为,好男儿当文武兼修,于是,他开始教李白剑术。 十五岁的李白已成长为翩翩少年,一腔鸿鹄之志已悄然在胸中酝酿。适逢开元盛世,大唐一派欣欣向荣之景,李白对自己的未来更多了几分期许,他坚信终有一天,自己定能像书中那些披肝沥胆、为国效力的壮士侠客一般,成就一番恢宏的事业,于天地间纵情挥洒自己的才情,建功立业,济世救民。 一日再读江淹的《恨赋》,更觉江淹是以写“恨”鼓励和鞭策自己。李白是天生的乐天派,一篇《恨赋》,虽然让他因古人志愿未遂抱恨而死感慨,也让他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希望。于是,他提笔写下一篇《拟恨赋》,洋洋洒洒几百字,充满了乐观与豪迈: 《文选》:江淹尝叹古人遭时否塞,有志不伸,而作恨赋。太白此作,终篇拟之云。 晨登太山,一望蒿里。松楸骨寒,宿草坟毁。浮生可嗟,大运同此。于是仆本壮夫,慷慨不歇,仰思前贤,饮恨而殁。 昔如汉祖龙跃,群雄竞奔,提剑叱咤,指挥中原。东驰渤澥,西漂昆仑。断蛇奋旅,扫清国步,握瑶图而倏升,登紫坛而雄顾。一朝长辞,天下缟素。 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帐中剑舞,泣挫雄威。骓兮不逝,喑哑何归? 至如荆卿入秦,直度易水。长虹贯日,寒风飒起。远雠始皇,拟报太子。奇谋不成,愤惋而死。 若夫陈后失宠,长门掩扉。日冷金殿,霜凄锦衣。春草罢绿,秋萤乱飞。恨桃李之委绝,思君王之有违。 昔者屈原既放,迁于湘流。心死旧楚,魂飞长楸。听江枫之袅袅,闻岭狖之啾啾。永埋骨于渌水,怨怀王之不收。 及夫李斯受戮,神气黯然。左右垂泣,精魂动天。执爱子以长别,叹黄犬之无缘。 或有从军永诀,去国长违,天涯迁客,海外思归。词人忽见愁云蔽日,目断心飞,莫不攒眉痛骨,抆血沾衣。 若乃错绣毂,填金门,烟尘晓沓,歌钟昼喧。亦复星沉电灭,闭影潜魂。 已矣哉!桂华满兮明月辉,扶桑晓兮白日飞。玉颜减兮蝼蚁取,碧台空兮歌舞稀。与天道兮共尽,莫不委骨而同归。 细数前人,放达与奋进之心顿生,这种信念也支撑着李白艰难跋涉、苦苦追求其一生。 他甚至已经幻想自己登堂拜相的场景,于是,又用一篇《明堂赋》,将自己的政治主张阐述殆尽。很难想象,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竟然能想到管理国家应像黄帝前往崆峒山访求“至道”一样,才能将国家治理成“几华胥之故乡”,才能达到“元元”“澹然”无事,归心朝廷的“政化”之境。 自从有了入仕之心,李白便再也无法忍受困于眼前这一席之地。纵然青莲乡山清水秀,人心良善,却也阻断了他与外面世界的关联。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去领略大唐盛世的山河壮美,想要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知己好友,与他们纵情诗酒,快意人生。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投入理想之中,开启了自己跌宕起伏、漂泊又丰富的一生。
序言 第一章 谪仙下凡·提笔便是一个盛世 李花怒放一树白 醉情于山水的剑客 所谓侠客:相遇注定别离 “仙界”与凡间,怎生纠结 经历过生死,便不甘平庸 第二章 奔走江湖·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任理想气吞山河 栖息于凡间的鹏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壮士心飞扬,落日空叹息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三章 豪情万丈·直望五千里 蜀道难于上青天 三十六峰,寻不到神仙 何人不起故园情 美酒不辜负岁月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第四章 欢喜成空·欲济苍生未应晚 仰天大笑出门去 金龟换酒酬知己 待诏翰林,取乐的工具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猿声啼出惆怅 第五章 现实无情·人生得意须尽欢 喜欢风景的人,逃不过红尘 豪情抚不平心伤 梦醒再无故人 借酒浇愁愁更愁 霜染鬓发,不改意气风发 第六章 不舍初衷·壮士一去不复返 热血满腔泪满襟 繁华背后,静谧亦是孤独 家在远方 活着,就有希望 来生再邀明月 后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