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患难余生记》韬奋著,三联书店1949年7月初版9月再版。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1933年1月,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
主要作品有:《大众集》、《坦白集》、《漫笔》、《展望》、《经历》、《韬奋言论集》等。
第一章 流 亡
这本书是在流亡的病苦中写的,所以我首先想略谈流亡。
我这个人就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很富于流动性似的,好像是很好动似的。第一次流亡在一九三三年(民国二十二年),从上海做出发点,由大西洋流动出去,于一九三五年由太平洋流动回来,在地球上刚刚环绕一周,流动了这么大的一个大圈子!随后十年来,除和几位救国会的同志在苏州略尝铁窗风味不能算流亡外,有第二次流亡,第三次流亡,第四次流亡,第五次流亡,第六次流亡!好像我乐此不疲似的!流亡包含流动,在实际上我很怕流动。
我怕流动,倒不是因为我懒惰。
第一因为我的职务关系。我差不多出了学校就踏上编辑之路,编辑刊物的出版是有定期的,而在中国这样的艰苦环境里,真正认真办事的机关往往事多人少,不易离开职守。我虽怕流动,在职务上需要流动的时候,也只得流动流动。例如初期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担任职业指导股主任的时候(当时该社主任黄任之先生,主任之下分股办事,我不久即改任编辑股主任,主持《教育与职业》月刊,职业教育丛书,后来专办《生活》周刊),就为着职业指导运动,偕同杨卫玉先生(当时任该社副主任)跑了十来省的路,不过比较都是短程,而且是交通便利的区域。
第二因为我有晕船晕车的毛病。这种毛病虽不算很利害,但有时却也够麻烦。在中华职业教育社任事时,有时因该社在南京开年会,有时因演讲(当时东南大学的暑期学校每设有职业教育组,请职教社同人任讲师),我临时由火车偕任之先生于晚间赶往南京。当时由上海往南京,乘夜车是最经济的办法,夜里十一点钟开车,第二日晨六七点钟便到。但是因为我们乘的是二等车,四人对坐,中间一小几,不得躺下去睡觉,有时同座虽偶然空个位置,弯曲而卧,也勉强得很。以有晕车习惯而又不惯熬夜的我,每经这样一夜,便不免头昏脑胀,精疲力尽。我当时实在敬羡老前辈任之先生那样的精力。我在车里夜眼蒙眬中总看见他常常从衣袋里挖出厚厚一本的活页日记簿子,用自来水笔在那上面写这样写那样,打瞌睡的时候很少。黄先生那个时候是社会上的忙人。他的什么计划,什么演词要旨,大概就在这种时候写下的。黎明车子到了南京,我拖着疲乏不堪的身体随他下车,好像生病初愈似的,但是他老先生却精神抖擞,步履如飞,总走在我的前面。依理我这后辈在旅途中应该照顾他老,但是在实际上却反过来,叫黄包车,讲车钱,都是由他老一手包办,布置妥贴之后,我安然坐上车子随他进城。
……
第一章 流亡
第二章 离渝前的政治形势
第三章 进步文化的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