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张居正直解《孟子》(上、..

作者:张居正
书城价:¥15.2

2

随园诗话·第八卷

作者:袁枚
书城价:¥2.88

3

随园诗话·第二卷

作者:袁枚
书城价:¥2.88

4

三十六计·第五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5

四书五经·第九卷

作者:李楠
书城价:¥2.88

6

四书五经·第八卷

作者:李楠
书城价:¥2.88

7

四书五经·第五卷

作者:李楠
书城价:¥2.88

8

孙子兵法·第九卷

作者:孙武
书城价:¥2.88

9

三十六计·第九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10

三十六计·第六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世界通史·第八卷

0评论量

1274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 图书作者: 李楠
  • 出  版  社: 辽海出版社
  • 版权提供: 北京九州文心科技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国学古籍 > 古籍
  • 上传时间: 2019-04-03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9.8           书城价: ¥0.00
立即下载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共包世界通史·第八卷等内容。内容翔实,资料丰富。
作者深深地热爱着写作事业,在写作道路上“上下求索”,已经有不少优秀作品面世。
全书荟萃世界美文名篇,题材丰富,内容厚重,语言精炼,极具阅读、欣赏、保存之价值,适合各层次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阅读,能让人开拓视野,陶冶心灵,启发智慧,提高品味;能让人不断完善,不断进取。
  第五章第三次技术革命   第一节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历史背景   40年代末,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首先从美国兴起,随后扩大到西欧、日本等一系列国家,几乎席卷全球。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多种领域中取得重大成就,作出重要贡献。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决不是偶然出现的。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诸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原子弹等军事科学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它为战后新的科学技术发明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原子能、航空、火箭、通讯等方面的科学研制都是和军事需要直接联系的。1945年底美国研制成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几乎全为军事部门掌握,主要用于武器计算、密码和军事后勤。战后许多新学科和新技术也是在战争的催化下诞生的,例如具有重大意义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是与二次大战的推动分不开的,是战争的需要使抗菌素工业和相应的微生物遗传学异军突起,从而给遗传物质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被战争激发起来的和军事有关的许多物理、化学、数学方面的新成就,随着战后科技人员大批和平转业而进入生物学研究领域,物理、化学的新概念、新方法也渗入生物学,从而促使生物学界发生革命性变化,诞生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战后美苏等国为在军事上压倒对方,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都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军事科学技术,制造各种高效的新式武器,尤其是战略核武器和运载工具等尖端武器。美国政府的科研拨款一向主要用于发展军事科学技术,50—60年代联邦政府的科研拨款总额的4/5以上用于国防和空间技术,70年代中期后仍保持在2/3左右。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民用科学技术的发展。50年代起,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许多军事科学技术不断直接转入民用。如随着原子弹的发明与使用,原子能很快在民用发电中开始应用;军用喷气式战斗机产生后,喷气式客机也相继问世;遥控大炮的军用电子计算机孕育了民用电子计算机;军用侦察地球卫星上天之后,商业通讯卫星、电视卫星、资源卫星及气象卫星等接踵而至。战后电子、自控、宇航、激光、石油化工等许多新兴工业大多是在军事科学技术的带动和转化下崛起的。此外,在二次大战中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这些科技人才为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准备了技术力量。美国利用战胜国地位,收容各国科学家约20万人,其中许多人在学术上有较高的造诣。战争结束后,德国研制V—2火箭的人员和设备被美苏两国所占有。到1982年美国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124人,其中有116人是在二次大战中成长起来的。从军事的角度观察,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端于美国也不是偶然的。   二、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   二次大战后,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各国间的经济竞争空前加剧。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垄断资本依靠战争掠夺市场、资源,划分势力范围的办法已经过时,依靠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实际工资,加强剥削来提高竞争力的旧方式也日益失效。各国垄断资本家不得不把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尖端技术作为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剩余价值率、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武器。目前,国际市场的商品竞争,日益依赖于科技水平,决定于技术上的竞争力。这种竞争方式和手段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三、国家的宏观管理和协调创造的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度社会化使科学技术由个体劳动转变为有组织的社会集体劳动,大规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研究及研制活动需要投入巨额资本和由许多机构多方面的专业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共同完成;有些特大型的科技项目如航天技术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远非单个和几个私人大垄断资本所能胜任,而必须由国家出面组织支持在全国范围甚至超越国界进行大协作。美国研制原子弹是在英国、加拿大的合作下,调集了15万科技人员,花了22亿多美元。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则费时11年半,耗资近300亿美元,动员42万人,其中包括大批高级科技人员,2万多家大中小企业和120所大学和实验室。其他如环境保护、海洋开发等更需要有几个国家通力合作才能进行。此外,有些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虽然对发展整个科学技术有决定作用,但与垄断资本的现实利益关系不密切;有些项目由于投资周转慢,获利少,风险大,预期收益缺乏保障,私人资本集团往往不愿承担。   在上述情况下,由国家实行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成了保障尖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科技工作的干预,已由政府对私人企业的科研机构进行资助和协调,发展到由政府出面主持大规模的科研项目,确定目标兴办国家科研机构,制定科研政策及培养科技人才。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的科技发展计划都是由政府主持制定的,如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科学技术政策大纲”等,没有政府出面,显然是无法完成的。二次大战后,由国家出资进行科学技术研制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节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
  目录   第五篇世界当代史   第五章第三次技术革命   第一节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历史背景   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   三、国家的宏观管理和协调创造的条件   第二节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   一、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   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   三、空间技术的发展   四、新型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五、生物工程技术的诞生和应用   第三节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影响   第六章雅尔塔体系终结后的世界局势   第一节世界新格局   一、“一超多强”格局   二、世界贸易组织   三、亚太经合组织   第二节和平下的阴影   一、“北约东扩”   二、地区冲突   第七章战后绵延不断的战争   第一节中东战争   一、中东战略地位   二、第一次中东战争   三、第二次中东战争   四、第三次中东战争   五、中东十月战争   六、第五次中东战争   第二节两伊战争   第三节海湾战争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二、海湾战争   第八章科索沃战争   第一节科索沃危机   一、巴尔干新的火药库——科索沃   二、国际社会插手科索沃   三、朗布依埃和谈流产   第二节科索沃战争   一、北约发动空袭   二、国际社会强烈谴责北约轰炸南联盟   三、科索沃和平计划开始实施   四、科索沃战争遗留问题   附录   美国年至年经济危机   美国年至年经济危机   美国年至年经济危机   美国年至年经济危机   美国年至年经济危机   肯尼迪家族   倾力人主白宫   许多掠去许多留   赫鲁晓夫掌权   苏共二十大   赫鲁晓夫批判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