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

作者:伴随编辑部
书城价:¥11.5

2

民国商魂:一代创富者的智..

作者:王建男
书城价:¥11.5

3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作者:余音
书城价:¥9

4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作者:曹学思
书城价:¥15

5

新开流人家

作者:王伟力
书城价:¥15

6

六代之民:张中行别传

作者:孙郁
书城价:¥14.9

7

李海青传

作者:白云起,计英臣
书城价:¥14.9

8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作者:韩仲义
书城价:¥12

9

绝命追杀

作者:詹幼鹏
书城价:¥11.5

10

绝代风华:民国名媛的华丽..

作者:伴随编辑部
书城价:¥11.5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居里夫人

0评论量

24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 图书作者: 张兰芳
  •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 版权提供: 北京九州文心科技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文学传记 > 传记/纪实文学
  • 上传时间: 2019-03-21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9.8           书城价: ¥2.88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居里夫人(Marie Sklodowska,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人,后转入法国国籍。她是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1867年11月7日,玛丽出生于波兰的华沙,高中毕业后,由于是女性的原因,她不能在俄罗斯或波兰的任何大学继续进修,因此她整整做了八年的家庭教师。   后来,玛丽在姐姐的经济支持下来到巴黎,在巴黎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并取得物理及数学两个硕士学位。在那里,她成为该校第一名女性讲师。   玛丽在巴黎大学结识了另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就是她后来的丈夫。夫妻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妇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00克氯化镭,并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5。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他们又与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   成就与贡献   居里夫妇因为在放射性方面的突出研究和巨大发现,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作出了伟大贡献,被人称为“镭的母亲”。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生创造并发展了放射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放射性物质,直至生命结束。   地位与影响   在世界科学史上,居里夫人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作为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她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都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居里夫人的一生共得过10次著名奖项,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此外,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她的各种头衔达107个。但是,居里夫人仍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所有的名人里面,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领域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她的典范激励了几代人。   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一生的时候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作者拥有多年写作经验,作品丰富,出版多本图书,在各种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面对功名利禄、繁华世界,人们往往迷失于自我,喧嚣浮躁,不得片刻安宁。如何为自己营造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境界,让疲惫的身心得到真正的释放?那么,请打开本书吧!
玛丽长大了,长到了会满地跑着,追着哥哥姐姐们去玩游戏的年龄了,约瑟夫是家里面唯一的男孩子,因为出生在一个女子寄宿学校里,从小到大接触的也全部都是女孩子,时间长了,约瑟夫觉得自己也成了她们中的一员,性格也和女孩子一样文静。   在华沙女子学校的校园内,四棵紫色的丁香花竞相开放着,在星期日的时候,从学校周围路过的行人都可以闻到一股香甜而又清香的味道。时而传来了一片声响,先是锤子敲敲打打的声音,没有任何的规律也没有节奏,接着就是建筑物坍塌的轰隆声、喊叫声交杂在一起,循着声音一直找过去,你就能看到玛丽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正在高兴地玩着“打仗”。   父亲经常提醒约瑟夫要像男子汉一样,使得约瑟夫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约瑟夫在心里把父亲当做他崇拜的对象。每个周末都是五个孩子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女子学校的学生都被家长们接回家去度周末了。   如此一来,整个学校就好像完全成为五个孩子的天堂一般,在平时,父母亲总是提醒他们不要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所以他们每天都很安静,现在整个校园里都没有学生,完完全全地成了他们的天下。   玛丽的哥哥约瑟夫充当着指挥官的角色,发挥了他男孩子的优势。他向四个姐妹发出命令:“我们一起来玩打仗吧!”紧接着约瑟夫就听见四个姐妹一阵阵的欢呼声,她们真的就把她们的哥哥当成了伟大的指挥官。   圣诞节的时候父母曾经送给他们一件特别大的积木,孩子们把积木吃力地搬了出来,当做打仗用的道具。   他们几个人要在草坪上用大积木布置一个“战场”,用长短不齐的木条,垒成了一座碉堡,又在曲曲折折的小路上架起了一座桥梁,在靠近碉堡的地方还有炮楼、兵营和弹药库等相关的设施。这个战场在一间很宽敞的正方形的屋子里面,窗户朝着学校的院子。   战场布置妥当之后,他们还把剩下的小木块聚集到一起;用来当做子弹和装满子弹的炮筒。约瑟夫把皮带紧紧地系在外衣上,把帽檐朝向后脑勺儿,一只手叉着腰;另一只手向他的妹妹们挥动着喊道:海拉,你是我的部下,要服从我的领导,我们现在要去攻打“敌人”布罗妮娅、素希雅和玛丽的军事要地。   海拉是约瑟夫的同盟,她的眼睛炯炯有神,闪现出一种非常有力量的光芒,她有的时候因为自己仅仅只有6岁半而生气,并且非常羡慕姐姐们,布罗妮娅非常活泼,她甩动着小辫子挥着手保护着她自己的作战队伍。   一场精心策划的紧张而激烈的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小玛丽头上戴着用树枝做成的帽子,身上还插了一些较大的绿叶和青草作为掩护。   玛丽匍匐在地上,瞪着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哥哥那边的动静。   约瑟夫悄悄地向前爬,他想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冲到她们的阵地去。聪明的玛丽马上就发现了约瑟夫的企图,还没有等到布罗妮娅发布命令,就跑上前去,向约瑟夫扔出了一颗“手雷”。   当玛丽看到自己方面的“炮弹”所剩无几时,便立刻飞快地跑到敌人那边,非常快速地捡起“子弹”和“炮弹”。然后,用自己的花裙子兜着跑回来。在整个过程中,玛丽身中“数弹”,身上用来遮掩的绿叶也被打掉了,帽子也飞落了下来,但是,这些丝毫不会影响玛丽的心情,她还是不停地来回穿梭于两个阵地之间。这样,玛丽那边阵地上的“炮弹”便得到了充足的供应,这都是玛丽的功劳。   在敌我双方激战的过程中,玛丽显得非常勇敢,她一边战斗一边高声喊着:打啊,全速前进。   玛丽的军队对约瑟夫和海拉发动了猛烈的攻击,造成约瑟夫和海拉频频中弹,玛丽高兴得尖叫起来。战斗很快结束了。这个时候的玛丽满脸是汗水,头发上也沾满了青草,显得更加凌乱不堪,手背上划出了细微的血印,嗓子也在交战中喊得有些沙哑了。   流着汗的玛丽认真地看着哥哥约瑟夫,等待着哥哥能够夸奖自己。约瑟夫站到一处高高的地方,舞动着手中的小旗,表情严肃,好像将军般地大声宣布:“今天这场战斗,玛丽表现得非常勇敢,交战的双方一致评定她为‘战斗小英雄’。”   约瑟夫的话音刚落,几个姐姐立刻敲响早就已经准备好的瓶瓶罐罐,如同奏乐一般。   玛丽昂首挺胸地走到约瑟夫的跟前,接受“指挥官”约瑟夫授予她的奖赏,并且得意地用花裙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玛丽得到的奖赏是姐姐们用野花和绿草编的一个小小的花环和哥哥亲手做的小水枪。   玛丽高兴地戴上花环,拿着可爱的小水枪,飞速地跑到家里,跟爸爸和妈妈敬了个军礼。那个可爱的样子非常严肃而且认真。   斯可罗多夫斯基家是一个很大的家族,他们大都住在乡村。   在乡村里他们有自己的农场、牧场和宽敞而古典的房子。在放暑假的时候,斯可罗多夫斯基一家就可以离开喧嚣的华沙市,到乡村去度假。   村子里的人们都用喜悦的眼光来欢迎他们这些由都市来的孩子们。到了乡下,母亲可以把一学期的紧张任务完全放下,父亲也不再做那一项项复杂的物理实验和撰写论文。   到了乡下以后,对于一向住在繁杂城市中的孩子们来说,能够领略乡间自然如画的田园风光,呼吸新鲜的空气,流连在大自然的山水之间,确实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在他们的一生中,这段时光是永远也无法忘怀的。   约瑟夫教玛丽游泳,玛丽很快就学会了。他们在河水中打水、捉鱼、摸虾。然后,又湿淋淋地爬到岸上来,把泥土拍成泥饼后晒干用来打水漂。在水边玩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又跑到草地上打滚儿,互相比赛看谁的跟头翻得多。   玛丽有的时候还从软软的草垛上往下跳,如果他们遇到老爷爷们赶的马车,他们就一窝蜂似地拥上车,坐在车上边兜风边听着马鞭和马蹄的响声。   在乡下,他们有时和路边的老牛说话,有时冲着蓝天唱歌。在距离乡村不远处的高塔上,还有一辆转动的风车,约瑟夫兄妹们便学着风车手拉手不停地转圈,一直到每个人都转晕了,他们就抱在一起倒在地上哈哈大笑起来。   在乡下的那段时光是斯可罗多夫斯基一家最幸福的日子,以至于玛丽结了婚以后,到了休假,总是要把辛苦的研究和工作暂时地放下,和全家人到山中或海边悠闲地休息一段时间,这就是童年的记忆带给玛丽的影响。令人惊叹的智力玛丽天生就非常漂亮,她一落地就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无比的好奇。   每当年轻的父母看到她那一双可爱的、水灵灵的大眼睛时,总会从心中欣慰地笑出声来。   玛丽共有三个姐姐:大姐素希雅,二姐布罗妮娅,三姐海拉,还有一个哥哥约瑟夫。约瑟夫比二姐大,排行第二。大姐虽然只比玛丽大五岁,但却在妹妹面前担当老大姐的职务,言行举止颇像一个小大人。   妈妈是玛丽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圣母,在妈妈那秀丽而疲惫的脸庞上,永远罩着一层慈爱的光辉,让玛丽一见到心里就感到甜蜜、温暖,她真想扑到妈妈的怀里,在妈妈脸上亲个够。   但是,妈妈给予小女儿最亲密的动作也只是轻轻地抚摸一下她的小脸。玛丽有时会很不满意地想:别人的妈妈为什么总是用嘴亲小孩的脸,而我的妈妈为什么从不亲亲我呢?妈妈那慈祥的眼神,分明透露出无限的爱意呀?可是妈妈就是不亲亲我,好奇怪呀!   “玛丽,我还有事要做。”   妈妈又要赶玛丽走了。玛丽不愿意走,她想在妈妈身边多待一会儿。但妈妈坚决地说:   “你最好到花园去玩耍,你看今天的天气多美好呀,空气多清新呀。”   玛丽的爸爸妈妈都是出色的教育家,他们当然知道大自然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他们放心大胆地让孩子们到田野里、树林里、小溪中,去奔跑、去嬉戏、去欢叫。他们深知,不热爱大自然的人再怎么发展也是不完善的,不能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是注定不会成为伟大的学者的。   因此,每到假期来临,玛丽和哥哥、姐姐们都充分地享受着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美丽。他们简直就成了野孩子,所以父母给他们立了一条规定,即在每次玩累之后,他们都要到树下去安静地读书。   孩子们总是在一棵老菩提树下读书。那棵树的树干非常光滑,上面却有许多条纹。粗壮的树干,五个孩子手拉手围一圈还围不过来。   老菩提树上椭圆形的绿叶一层层地伸展开来,形成一个天然的巨大的“绿伞”,并且在较低的树枝上晾晒着红的、紫的葡萄。   哥哥约瑟夫经常把小玛丽举过头顶,让她能够摘几串葡萄下来给大家吃。当诱人的葡萄摘下来,大家就边吃着酸甜的葡萄边读着书,简直是开心极了。   有时候,读书读累了的时候,大姐就给大家讲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约瑟夫则即兴表演搞笑剧,他的表演精彩滑稽,经常逗得大家在树下笑得直打滚儿。   二姐布罗妮娅有时候对学习字母感到厌烦了,就会以“老师”的身份命令小妹妹把纸板上的字母按照不同的次序排列。当小妹妹排错了的时候,布罗妮娅就会傲气十足地教训玛丽:   “哎呀,你怎么这么可笑呀!这个字母应该放在这儿……啊,这样就对了。”   但布罗妮娅当“老师”没过多久,玛丽就让布罗妮娅和父母们大吃了一惊。   那是一天早晨,布罗妮娅正在父母面前结结巴巴地朗读一段短小的课文。玛丽看见二姐那么艰难地朗读,觉得很不可理解。于是,她下意识地把姐姐的课本拿过来,非常流利地念起课文来。   正当她正念得十分得意时,忽然发觉室内一片寂静,父母和布罗妮娅都惊讶地望着玛丽。
屈辱的童年   降生在被瓜分的国家   童年时代的乡村印象   令人惊叹的智力   艰难面前不屈服   坚定的爱国信念   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寻找新坐标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决定去巴黎深造   从事家庭教师职业   业余时间勤奋自学   首次经受感情挫折   奔向心中的殿堂   发现镭元素   进入索尔本大学求学   不怕困难积极进取   遇到志同道合的伴侣   共同攻克科研难题   艰苦实验发现新元素   不懈努力求出分子量   耀眼的光环   不用科学发现谋私利   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战胜失去亲人的伤痛   担负养育子女的重任   再次攀登科学的高峰   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   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与爱因斯坦的友谊   永恒的生命   组织医疗队上前线   战后难得的休闲度假   以孱弱之躯去美国   风雨中孤独的成功者   圣路易岛的美丽记忆   病痛中研究前沿课题   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附录   经典故事   年谱   名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