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林徽因谈建筑》所录,是林徽因建筑学方面的论著和随笔,涉及中国建筑的特征,清式营造则例,宋、辽、金建筑史,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以及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等。因其内容科学严谨,讲解晓畅如话,文字清新凝练,将专业知识、美学思想熔铸于散文化的讲述之中,故而论著有随笔之优美,读来并不艰涩;随笔亦有论著之功底,颇足广人见识。另外,书中附有专业图表和实物摄影,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入之深而出之显,既可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参考书,亦可成为普通读者的入门读物。
林徽因(1904-1955),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1
中国建筑为东方最显著的独立系统,渊源深远,而演进程序简纯,历代继承,线索不紊,而基本结构上又绝未因受外来影响致激起复杂变化者。不止在东方三大系建筑之中,较其它两系——印度及阿拉伯(回教建筑)——享寿特长,通行地面特广,而艺术又独臻于最高成熟点。即在世界东西各建筑派系中,相较起来,也是个极特殊的直贯系统。大凡一例建筑,经过悠长的历史,多掺杂外来影响,而在结构、布置乃至外观上,常发生根本变化,或循地理推广迁移,因致渐改旧制,顿易材料外观,待达到全盛时期,则多已脱离原始胎形,另具格式。独有中国建筑经历极长久之时间,流布广大的地面,而在其最盛期中或在其后代繁衍期中,诸重要建筑物,均始终不脱其原始面目,保存其固有主要结构部分及布置规模,虽则同时在艺术工程方面,又皆无可争议的进化至极高程度。更可异的是:产生这建筑的民族的历史却并不简单,且并不缺乏种种宗教上、思想上、政治组织上的叠出变化;更曾经多次与强盛的外族或在思想上和平的接触(如印度佛教之传入),或在实际利害关系上发生冲突战斗。
这结构简单、布置平整的中国建筑雏形,会如此地泰然,享受几千年繁衍的直系子嗣,自成一个最特殊、最体面的建筑大族,实是一桩极值得研究的现象。
虽然,因为后代的中国建筑,即达到结构和艺术上极复杂精美的程度,外表上却仍呈现出一种单纯简朴的气象,一般人常误会中国建筑根本简陋无甚发展,较诸别的建筑低劣幼稚。
这种错误观念最初自然是起于西人对东方文化的粗忽观察,常作浮躁轻率的结论,以致影响到中国人自己对本国艺术发生极过当的怀疑乃至于鄙薄。好在近来欧美迭出深刻的学者对于东方文化慎重研究,细心体会之后,见解已迥异从前,积极彻底会悟中国美术之地位及其价值。但研究中国艺术尤其是对于建筑,比较是一种新近的趋势。外人论著关于中国建筑的,尚极少好的贡献,许多地方尚待我们建筑家今后急起直追,搜寻材料考据,作有价值的研究探讨,更正外人的许多隔膜和谬解处。
……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1
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外 通讯一~四)2
《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 绪论6
《中国建筑史》第六章 宋·辽·金部分9
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162
五十所最小单位贫民住宅的实验
第二项参考资料英国伯明罕市之住宅调查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二期 编辑后语
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
天安门前广场,和千步廊的制度
团城——古代台的实例
北海琼华岛白塔的前身
我们的首都
中山堂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故宫三大殿
北海公园
天坛
颐和园
天宁寺塔
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刚宝座塔”——西直门外五塔寺塔、德胜门外西黄寺塔和香山碧云寺塔
鼓楼、钟楼和什刹海
雍和宫
故宫
和平礼物
关于《中国建筑彩画图案》的意见
《中国建筑彩画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