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伦敦杂记

作者:朱自清
书城价:¥0

2

鲁迅的青年时代

作者:周作人
书城价:¥0

3

鲁迅的故家

作者:周作人
书城价:¥0

4

鲁迅传

作者:许寿裳
书城价:¥0

5

李文忠公事略

作者:梁启超
书城价:¥0

6

李鸿章传

作者:梁启超
书城价:¥0

7

老舍自传

作者:老舍
书城价:¥0

8

苦口甘口

作者:周作人
书城价:¥0

9

抗战时期的北平民间

作者:齐如山
书城价:¥0

10

经历

作者:邹韬奋
书城价:¥0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中国历史碎片(1840~1949)

0评论量

60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笔者埋头故纸堆,翻找老报纸,从清末民国的《时代》周刊、《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老报纸、老杂志里,找出了一片片与众不同的中国历史碎片,将这些来自外媒的历史碎片原汁原味地翻译出来,拼出了一幅“西洋镜”里的历史画卷。在外媒看来,当时的中国,是那样的新奇,那样的莫名,那样的古怪。
  安子,原名薛宁,作协会员。多年来致力于历史的研究,曾出版《中统特务实录》《军统特务实录》《76号特务实录》等多本畅销书,在多种报纸杂志开设专栏。
  从细节里读懂近代中国,从历史碎片中探寻百年沧桑。   《时代》周刊、《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中的碎片拼出“西洋镜”里的中国历史画卷,逃跑的太后、迷信的军队、窝囊的皇帝、贿选的总统……   别样的视角,另类的描述,不一样的中国历史,震撼的清末民国!
市井民情大杂烩 ◎英国使者马嘎尔尼在《出使中国》中这样描写大清百姓:“他们穿着小亚麻布或白洋布做的衣服,非常脏也很少洗。他们从来不用肥皂,很少用手绢,他们随地乱吐,用手擤鼻子,用袖子擦鼻涕,或把鼻涕抹到身边的任何东西上。我甚至看见过鞑靼人让仆人在他的脖子里找虱子,那东西咬得他难受!” ◎1855年,道光的侄子爱新觉罗·奕山调任黑龙江将军。1858年5月28日,在沙俄的武力威胁下,奕山与沙俄代表穆拉维约夫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中描述了这样的情形: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此条约将中俄两国边界线由外兴安岭南移至黑龙江以北,以至于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被俄国吞并。 ◎1858年10月23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新闻专稿,写的是在《天津条约》签订后法国公使葛罗和他的卫队初探长城、路遇清国骑兵的一段经历:“这些在首都门户安营扎寨的清国士兵们,竟然对自己的国家一直与英国和法国处于战争状态根本不知晓。至于广州事件、大沽海战、停战协议在天津签订,所有这一切都不知道。这些清国骑兵没有弓箭,但每个人肩上背着一杆粗糙而又落后的火枪,在各自的弹夹里除了子弹还有一些小小的铅块。这些士兵们每个人的长筒靴内都插着烟斗和扇子……”
市井民情大杂烩 皇城里的那点事 外媒眼中的中国政局 海外记者笔下的中国战事 酷爱作秀的王侯将相 晚清民国经典人物 紫禁城内乱 全国上下硝烟弥漫 中国近代教育微镜头 晚清民国经济态势 晚清民国外媒评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