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中外文学名著熟知人物故事

作者:李剑桥
书城价:¥2.88

2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6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3

世界经典历险故事·海上历..

作者:马金诚 周成龙
书城价:¥2.88

4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5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5

一千零一夜全集9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6

中华成语故事2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7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2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8

格林童话全集4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9

一千零一夜全集5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10

中外文学名著非常侦探故事

作者:李剑桥
书城价:¥2.88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中华成语故事2

0评论量

19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 图书作者: 冯化平
  • 出  版  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版权提供: 北京九州文心科技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文学传记 > 中外民间文学
  • 上传时间: 2019-03-30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9.8           书城价: ¥2.88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不耻下问   【释义】不耻:不以为可耻。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公冶长》。   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叫孔圉,他勤奋好学,为人谦虚,受到人们的好评。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谥号,所以,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并不怎么样,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称他为“孔文子”,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他想来想去,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请教。   子贡说:“那个孔圉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猛然省悟,顿时感到心服口服。   不欺暗室   【释义】就是即使在别人觉察不到的地方也不做亏心事,形容心地光明。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   春秋时期,遽伯玉是卫国有名的贤臣。他为人十分正派,很得卫灵公的信赖。   有一天晚上,他乘马车经过王宫门口。按照当时的礼节,臣子乘车经过王宫门口时应该下车敬礼示意后再离开。但到了晚上宫门已经关闭,又没有人看见,臣子不行礼也是可以的,但遽伯玉认为既然定了这个礼节,就不管是什么时间,有没有人看见,自己都应该遵守。所以,他到了宫门口以后,就停车下来,恭恭敬敬地向王宫行礼表达敬意,然后再上车继续前行。   这时,正好卫灵公还没有睡,他正在宫里和夫人南子说话。他听见宫外有马车行驶的声音,知道马车是从东往西走的,到了宫门口还停了一会儿。   他就问南子说:“这是谁呀?怎么会在宫门口停下呢?”   南子说:“坐车的人肯定是遽伯玉,他乘车从东往西边去了。”   卫灵公觉得奇怪,就问:“你怎么知道那一定就是遽伯玉呢?”   南子说:“遽伯玉是有名的忠臣、贤人,他光明磊落,表里如一,他不会在公开场合故意表现自己来博取名声,也不会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做不该做的事。他最遵守礼节,就是没人看见,他也决不会忽略自己应尽的礼数。刚才一定是他坐车经过官门,下车行了礼以后才离开。”   卫灵公听了有些怀疑,就派人暗中调查,结果还真是这么回事。他暗下佩服南子的判断力,却故意同她开玩笑,骗她说:“我派人查过了,昨晚的确是有人坐车经过王宫,在宫门外停车行了礼,但这人却并不是遽伯玉。”   南子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倒了一杯酒,向卫灵公表示祝贺。卫灵公觉得有点莫名其妙,说:“你昨晚说那人是遽伯玉,我告诉你说是另外的人,你猜错了,为什么还要向我祝贺呢?”   南子说:“原先我还以为卫国只有遽伯玉一个贤人,现在才知道我们卫国还有一个和他一样的贤人,这说明您至少有两个贤臣,难道还不值得祝贺吗?”   卫灵公听了,很佩服南子的远见卓识,就接过酒喝了,笑着把真相告诉了南子,并说:“第二个贤臣倒是还没有找到,可你却是我的贤妻啊!”从此,他对南子更加敬重了。   不翼而飞   【释义】不张翅膀而能飞动。比喻事物突然失踪或传播迅速。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   战国时期秦国担任河东太守的王稽政绩不坏,颇有口碑。昭王认为他很有才干,于是命他率秦军30万攻打赵国。   王稽指挥骁勇的秦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赵国都城邯郸,不料赵军顽强地殊死抵抗,一连猛攻17个月,邯郸竟然岿然不动,守军还愈战愈勇。   王稽一味亲自督阵猛攻,秦军伤亡惨重,士气日益低落,甚至私下口吐怨言。时值严冬,北风飘着残雪,秦军大部分还没有冬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王稽命人在帐内燃起碳火,他身披重裘,一边饮酒,一边苦思破敌良策。可是他思来想去,仍然一筹莫展,只愁得连声叹息。   夜里,部将庄西巡营。听到士兵们在私下议论道:   “王稽也太糊涂了,咱们打了胜仗,他不犒赏,城攻不下来却要受处罚,这样下去咱们不如把他杀了,也许还有条活路呢。”   庄西听了士兵的议论大吃一惊,匆匆忙忙地来到中军帐,对王稽说:“我军久攻邯郸不克,以将军分析,是什么原因?”   王稽不假思索地说:“邯郸城池坚固,守军顽强,我们当然不能很快取胜。”   庄西说:“事情并不尽然,赵军顽强是一方面,但我军士气不振,怎能战胜敌军呢?”   王稽有些不高兴地问:“以你之见,应该怎么办?”   庄西说:“将军应犒赏三军,只要我军英勇攻城,不愁邯郸不破。”   王稽说:“我是统军大将,只知道忠于秦王,当兵的就应该打仗,我管不了那么多,你就不必费心了。”   庄西说:“将军的看法也不完全正确,就是儿子对父亲的要求,有的能够做到,有的也做不到呀。假如父亲要求儿子将妻、妾卖掉,儿子虽心中不愿意,但仍能满足父亲的要求;可是,父亲如果要儿子不许想念妻、妾,您说,儿子能办到吗?将军深受秦王信任,据我看,感情不会超过父子……”   王稽冷冷地打断庄西的话,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庄西说:“兵士虽然卑微,但毕竟也是人呀,是人就有感情,他们对您很不满。您瞒上欺下太久了,你应该知道,如接连三个人都说虎来了,人们便会信以为真。如果十个人合力压一个木锥,木锥一定会弯曲。又如众人都坚持一个说法,要求你改变作风,那么这个说法不用长翅膀也会飞得很远(毋翼而飞)。将士一旦齐心,力量还是很大的,还是犒赏一下他们,结果会好些,请将军三思。”   王稽并没有认真考虑庄西的话,更没有认识到局面的严峻而依然我行我素。秦军士气低落,怨气激化成怒气,终于发生了叛乱,王稽无力约束,秦兵溃不成军,昭王盛怒之下命人斩了王稽。   “毋翼而飞”后来演变为“不翼而飞”。   不屈不挠   【释义】屈:屈服。挠:弯曲。意指在恶势力或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十分顽强。古作“不桡不诎”。   【出处】汉·班固《汉书·叙传下》。   西汉成帝时,京城长安谣言四起,纷纷传说要发大水了,结果搞得人心不安,都争先恐后地准备搬家。   在一片混乱中,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也吓得六神无主,他惊慌失措地来到成帝面前劝其避水,“慢着!”丞相王商挺身而出。王商劝阻成帝说,事情的真实情况还没有调查清楚,皇帝率先奔逃,肯定会使人心更加慌乱,应该对这件事展开调查,最后再下结论。成帝听后依言展开了调查,发现洪水一事果然纯属谣传。他因此对王商大加赞赏,并批评了王凤。   此事过后,王凤对王商便怀恨在心,总想伺机报复。他多次在成帝面前诬陷王商,成帝禁不住花言巧语的劝诱,最终罢免了王商的丞相职务。后来,史学家班固评论王商是因为“不桡不诎”,坚持正义而丢的官。   不鼓不成列   【释义】原指在敌人尚未排成战斗行列、作好战斗准备时,不向他们发动进攻。后以讽刺死守教条、错失战机的愚蠢行为。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春秋时宋国国君宋襄公,名叫兹父,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一向以仁义标榜自己。   当时宋国还比较弱小,但宋襄公野心不小,在五霸之一、盟主齐桓公死后,他竟想取代楚国当盟主,因为宋国实力有限,加之襄公死守“仁义”的姿态,结果在强大的楚国面前,弄得身败名裂。   当宋襄公也想仿效齐桓公大会诸侯的时候,鲁国的执政大臣臧文仲闻讯,就评论说:   “抑制自己的愿望去迁就别人,这还勉强可以;一味让别人来服从自己的愿望,成功的希望就很少了。”   公元前639年,宋国和齐、楚两国在鹿上举行会盟,宋襄公竟然向楚国提出要求:让当时归附于楚国的中原地区的诸侯尊奉他为盟主,楚国表面答应了。宋公子目夷忧心忡忡地说:“小国争着要当盟主,这对它来说是一种灾祸——宋国怕是要灭亡了!失败得晚一点就算幸运了。”   这年秋天,诸侯们在孟地会见宋襄公。目夷叹道:   “灾难就要降临了!国君称霸的欲望太强烈,这怎么得了?”   果然,楚国愚弄了宋襄公,并把他抓了起来,以此作为要挟,攻打宋国。   幸亏公子目夷在国内加强了防御,楚国人感到攻打宋国难以取胜,便在薄地与各国诸侯会盟时,释放了宋襄公。   但宋襄公并不因此而善罢甘休,第二天,他就对楚国的盟国郑国发动进攻。   楚国为了援救郑国,便发兵攻打宋国。宋襄公不听大臣的劝告,硬要跟楚国决一胜负。   宋襄公亲自带领军队在泓水边上与楚军作战。   当宋军已排好队列,楚军还没有全部渡河的时候,司马子鱼建议襄公下令攻击楚军,襄公说:“不行!”   当楚军已全部过河但还没有排好阵势的时候,子鱼再次建议襄公发起攻击,他说:“还不行!”   待等楚军一切就绪之后,宋军这才开始向他们进攻,结果被强大的楚军打得大败,宋军指挥官伤亡惨重,宋襄公的腿也受了重伤。   宋国人都认为,这次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宋襄公没有把握战机,及时向楚军发动攻击。宋襄公不但不吸取教训,承担责任,反而振振有词地说:“两军作战之时,君子是不会伤害已经受了伤的人,也不俘虏头发已经花白了的人。古代作战的规矩是:不在狭窄险要的地方阻击对方。我虽然是殷商亡国的后代(周武王推翻殷商王朝后,将殷遗民封在宋国),不鼓不成列(但我坚守仁义,绝对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军)。   人们听了他这番迂腐的言论,都苦笑摇头,虽当时目夷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但宋襄公直到伤势过重死去之时也没开窍。   不敢越雷池一步   【释义】不逾越一定的界限和范围。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庾亮传》。   庾亮字元规,是东晋皇太后的哥哥,他当时任中书令,主持朝政,但有好些大臣对庾亮不满,又值大将苏峻叛乱,率兵伐国都建康,一时政局大乱。庾亮的好友、亲信江州都督温峤为了庾亮的安危,便准备挥师东进救援。   庾亮分析了国内的形势,认为西部边境更为重要,所以他急忙给温峤送去一封信,说:“你驻守的西部边陲更是不可疏忽的,我担心它胜过苏峻的历阳郡,你一定要坐镇死防,不要跨过雷水到京都来呀,越过一步也不行啊(无过雷池一步)!”   不久苏峻带兵攻入京都。皇帝命令庾亮征讨叛将,双方在京都城内的建阳门外厮杀起来,结果庾亮大败,只带着少数卫兵往西跑到温峡的防地,重新部署兵马,围剿叛军。
作者拥有多年写作经验,作品丰富,出版多本图书,在各种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面对功名利禄、繁华世界,人们往往迷失于自我,喧嚣浮躁,不得片刻安宁。如何为自己营造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境界,让疲惫的身心得到真正的释放?那么,请打开本书吧!
不为五斗米折腰   【释义】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比喻很小的待遇。折腰:弯腰行礼。比喻不能为了一点俸禄就屈身于人。形容为人清高,有骨气。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陶潜传》。   陶渊明,名潜,是我国晋代非常有名的田园诗人。他祖上曾当过官,但到了他那一代,家境已不富裕了。   陶渊明从小就喜欢读书,不想求官。每天读书做诗,觉得非常快乐。后来,他越来越穷,常常是饭都吃不饱。他的亲戚朋友劝他去谋个官职,也好养活家里的人,他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开始,他在刘裕手下做参军。公元405年秋,又到彭泽县去当县令。   县令是个小官,俸禄不高,但陶渊明觉得只要能养活家人,也就很满意了。加上他认为在一个小县城里当县令,官场应酬较少,比较自在。   有一天,郡里派了个督邮到彭泽县来视察。督邮是郡太守的属吏,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那个督邮粗俗傲慢,仗着自己的权势,总是瞧不起下面的人,这种人是陶渊明最厌恶的。督邮到了县里,就派人去叫陶渊明到他的住处去见他。陶渊明身穿便装,正要准备走,县吏看见了,赶忙把他拦住,提醒他说:“督邮来了,您应该换上官服,束好腰带,很隆重地拜见才好,怎么能随随便便地穿着便装去呢,他会因您有失体统而对您不利?”   陶渊明平时最看不惯的就是那些装腔作势、盛气凌人的官吏,一听县吏说还要穿上官服行拜见礼,更是觉得受不了这种屈辱。他叹了一口气,对县吏说:“我怎么能为了这五斗米的俸禄,去向那种不学无术、装腔作势的小人行礼呢!”   说完,他也不去见督邮,扔下官印,离开了只当了80多天县令的彭泽,辞职回乡了。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释义】斥责某人做的事情太无耻了。   【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   举凡志士仁人,无不嫉恶如仇。不论对国家、学术,或者在处世为人上表现出的丑行,总要直言相表,表达自己的爱憎。欧阳修就是这样的人。   当时,有一种叫西昆体的修辞浮艳、内容空洞的文风子盛行。韩林学士杨亿等人的所谓《西昆酬唱集》就属此类。另外,300年前被韩愈、柳宗元斥掉的骄文也独领文坛风骚。这实在是文学史上的大退步。   在宋仁宗嘉佑年间,有一个叫刘几的文士,每次考试都是国学第一名。他写文章喜欢用那些极其晦涩、生僻的字眼,人们纷纷仿效,竟成为一种风尚。欧阳修对此深恶痛绝。恰巧皇上派他主持考试,选拔文士,他下定决心要扭转文坛上的这股歪风。   在阅卷时,欧阳修看到那些所谓“创新”、“出奇”的字章,一概删去。看到有一位举子在文章里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故弄玄虚,故作奇险,欧阳修说:“这一定是刘几的文章。”于是,在试卷上添了两句讽刺文字:“秀才刺,试官刷。”非但如此,还用朱笔把文章从头到尾横抹一笔,在卷眉写上“大批缀”三字,张贴出来。果然不出欧阳修所料,正是刘几的文章;不过这一次刘几运气不佳了,根本没有考中。由于欧阳修的匡正,天下文风才为之一变。   欧阳修比范仲淹小18岁,晚14年中的进士,先在洛阳任推官,5年后入京充任馆阁校勘。当时北宋统治者奉行“守内虚外”政策因内外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辽、夏两国乘机而起,对宋朝构成严重威胁。在与西夏的庆州之战中,宋军大败。继而国内连年旱灾,国家财政匮乏。参知政事范仲淹革除弊政,力挽危局,向宋仁宗进呈《百官图》后主张改革官僚政治,积极抵御外敌。遭到以宰相吕夷简为首的一大批守旧派官僚的反对,被贬出了京城。   吕夷简给范仲淹定的罪名是“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并且张榜于朝,“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一时邪气盈朝。当时有的人上疏论救范仲俺,指责吕夷简奸佞,大多都被降职罢官。   在这种令人窒息的高压政策下,能够、也应该站出来主持正义的只有谏官。可是,有一个名叫高若讷的司谏却仰人鼻息,不但不替范仲淹辩解,反而昧着良心诋毁范仲淹。   这件事惹怒了欧阳修。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冲破禁令,连夜写了《与高司谏书》,讥刺高若讷“怕丢了乌纱帽而不辨是非”,质问他:“还有什么面目再见众人,再称谏官,真是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二字!”   《与高司谏书》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剥开了那些趋炎附势、阿谀逢迎者的丑恶嘴脸,势必会遭到他们的报复。欧阳修对此早有准备,他在文章最后写道:“你可以把我的文章拿给朝廷,以此来治我的罪。”言外之意,我并不在乎。其浩然之气,可谓横贯长空。   正如欧阳修所料,不久他就被贬为夷陵县令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释义】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不从事实践活动,就难以获得真知。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是东汉名将,有一次,他奉汉明帝的派遣出使西域。公元73年,他带了三十六个随从,首先到达鄯善国(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淖尔西北)。   当时,鄯善国正受到匈奴的欺负,每年都要给匈奴进贡。这次听说班超作为汉朝使者前来,当然十分高兴,对班超等人的接待很隆重,并安排他们在使馆住下。   过了几天,鄯善国的人对班超他们忽然冷淡下来。班超分析,肯定是匈奴派的使者也到了,挑拨鄯善国与汉朝的关系,鄯善国王不知该亲近哪边,才对汉使改变了态度。   于是,班超找来鄯善国负责接待他们的官员,证实了他的判断,并且了解到了匈奴使者的人数、住处等情况。班超把自己的随从人员召集起来,对他们说:“现在情况很紧急,鄯善国对我们的态度已不太好,还有可能迫于匈奴使者的压力,把我们抓起来交给匈奴。”   大家听了班超的话,都表示一定听从班超的指挥。班超又说:“不进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抓到小老虎呢?我们现在的惟一办法就是杀掉匈奴的使者,消灭了他们,鄯善国就只有与我们合作,我们也就大功告成了。”然后班超就与随从们商量好了具体的办法,作了具体的分工,就等晚上行动。   到了晚上,正好刮起了大风,班超带领随从们来到匈奴使者住的地方,布置好了以后,班超在前门放起火来。一时间,有的击鼓呐喊,有的冲进去砍杀,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班超他们终于把匈奴的使者和随从们都消灭了。   第二天,班超向鄯善国王说明情况,揭露匈奴的阴谋,鄯善国王知道了这一消息,吓得脸色都变了,赶紧同意与汉朝永结友好,共同对付匈奴,班超凯旋而归。   天下无双   【释义】天下没有第二个。形容超群出众,独一无二。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列传》。   湖北江夏人黄香,其父是一个小官,因母亲早早过世,只有父子二人过着清苦的生活。黄香知书达理,对父亲十分孝敬,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把床上、枕上的席子扇凉,让父亲睡得舒服些;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先钻进被窝,把被子温热一点,再请父亲睡下。因此父亲更爱护他,帮助他学习许多知识。   黄香长大以后,做了官。在他当魏郡太守期间,有一次遭到水灾,当地的百姓被洪水冲得无家可归,没吃没穿。黄香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分给了受灾的百姓。因为黄香幼年时期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对父亲又十分孝敬,为官又清正廉明,所以博得了许多人的赞美。当时在京城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四画   不耻下问   不欺暗室   不翼而飞   不屈不挠   不鼓不成列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打不相识   不可同日而语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天下无双   天之骄子   天高地厚   天涯海角   天崩地裂   天衣无缝   天马行空   天女散花   天真烂漫   天罗地网   无事生非   无功受禄   无人之境   无所畏忌   无所畏惧   无所适从   无能为力   无妄之灾   无可奈何   开天辟地   开门揖盗   开诚布公   开卷有益   五尺之童   五日京兆   五十步笑百步   木人石心   木牛流马   匹夫有责   匹夫之勇   车载斗量   车水马龙   专横跋扈   专心致志   犬牙相错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王祥卧冰   井底之蛙   韦编三绝   长门买赋   长驱直入   长城自坏   长袖善舞   止戈为武   中流击楫   中流砥柱   日不暇给   日暮途穷   日行千里   日近长安远   见利忘义   见猎心喜   见异思迁   气壮山河   手不释卷   升堂入室   升堂拜母   今是昨非   毛遂自荐   乌合之众   从天而降   从容不迫   牛角挂书   牛刀小试   风吹草动   风声鹤唳   风驰电掣   风马牛不相及   风烛残年   凤毛麟角   分我杯羹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公而忘私   方寸之地   方寸已乱   文人相轻   户限为穿   计功行赏   六出奇计   斗南一人   为人作嫁   为虎作怅   心怀叵测   心旷神怡   心悦诚服   比肩接踵   双管齐下   水深火热   水落石出   水滴石穿   水中捞月   水火不相容   予取予求   以古非今   以逸待劳   以貌取人   以卵击石   以德报怨   以一当十   五画   东道主   东市朝衣   灭此朝食   东山再起   东施效颦   东门黄犬   东窗事发   世外桃源   左提右挈   厉兵秣马   未雨绸缪   功亏一篑   功败垂成   平易近人   巧夺天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扑朔迷离   打草惊蛇   正言厉色   本来面目   目不识丁   目无全牛   出人头地   出尔反尔   出言不逊   出奇制胜   出类拔萃   四面楚歌   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叶公好龙   叹为观止   业精于勤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白云苍狗   白驹过隙   生吞活剥   生离死别   生灵涂炭   乐极生悲   乐不思蜀   乐不可支   乐此不疲   饥寒交迫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外强中干   瓜田李下   必恭必敬   冬日可爱   令行禁止   令人发指   包藏祸心   付之一炬   皮里春秋   鸟尽弓藏   尔虞我诈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半途而废   半部论语   半面之交   市无二价   市道之交   立锥之地   礼贤下士   礼顺人情   头破血流   立地书橱   让枣推梨   民不聊生   民以食为天   对症下药   对牛弹琴   司空见惯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