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不平衡的偶力是张资平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927年4月。
张资平(1893—1959),广东梅县人,出身破落世家。1922年4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系。
1913年开始创作。1920年1月发表小说《约檀河之水》。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这一时期的作品,或控诉宗教的虚伪,或描写日本下层人民的生活,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的某些侧面。代表作品为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
1922年6月回广州,任焦岭铅矿经理兼技师,1924年秋,被聘为武昌师范大学教授。1928年3月,到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不久又脱离,9月开办乐群书店后创《乐群》半月刊(后改为月刊》。1930年应邓演达之邀加入第三党。.后因邓演达被国民党杀害而脱离该党。1934年出任民族主义文学刊物《国民文学》主编。他创作了数量极多的恋爱小说,有反封建的倾向,化为单纯表现男女间的三角关系或多角关系,并在恋爱上面贴上“革命”等标签。
1938年11月沦为汉奸。1940年3月出任汪伪政权农矿部任技正,7月任中日文化协会出版组主任,主编《中日文化》月刊。抗战胜利后曾因汉奸罪被捕。
全国解放前夕,居上海写作。1953年9月,进振民补习学校当代课教师。1955年6月被公安部逮捕,以汉奸罪判刑。后病死于安徽南部劳改农场。
一
他本想应汪夫人的要求,在这W海岸多滞留个把月,滞留至学校开课后。现在他不能了,因为敌不住汪夫人的蛊惑,不能再在这风景佳丽的海岸——在暑假期中风景加倍美丽的海岸——滞留了。
夏的W海岸,介在苍翠的松林和深碧色的波面间的夏之海滨,饱和着一种倦怠的氛围气,是很适合于这艺术家——悼亡之后对世情生了一种厌倦的中年人——的性情。夏的W海岸的风物都是静的,只有天空中的几片浮云在缓缓地移动。很惬意的凉风虽常轻轻的掠过波面和树梢,但海水和树枝并不发出何等嘈杂之音。夏的W海岸是有一种寂寞,说不出来的寂寞,不可思议的寂寞;就连在许多海水浴客集中的旅馆和松林后的散步道上的人群也能感着这种寂寞。
海波呈幽静的碧色,能冷息人的兴奋头脑的幽静的碧色。他常想一个人驾一艘尖头小艇自桨着在波面浮泛,或沿着不规则的曲线形海岸浮泛,或浮泛到港湾内的几个小岛上去;但他终没有这种心绪和勇气。
以松林为中心点,松林的右面有个公共游乐园。园的中心有一个八角形的音乐亭。绕着音乐亭的前面作半圆形的摆着几重长方形的坐椅,吃过晚饭后的海岸旅客多到这亭前来坐着听乐队奏乐消遣。他也常到这音乐亭来,他听着他们奏的忧郁的小曲固然很悲痛地感着寂寞,他就听着很热闹的很欢乐的曲也觉得他们奏出来的曲音非常的萎靡,非常的悲哀。他最感着寂寞的就是那时候望着一群年轻的音乐队奏完了乐,默然无声的各持着乐器,轻轻的,缓缓地,下了音乐亭,步出游乐园向松林里消灭去那时候。
松林左面的建筑物,多半是当代伟人们和资本家的别庄。她的——她的丈夫的别庄也在里面。几列别庄的后面就是W海岸唯一的旅馆。旅馆左后方有一个小小的花园和一部分的海岸线相接触,四面用铁栏围着,只留一个后门通出沙汀。园里面花径的两面摆着几张梳化椅。旅馆的右后是条敷着白砂石的小街路。街道后面都是W海岸的渔家,构成一个小渔村的渔家。小渔村之后是一列满植松林的小山。小山之后,望得见的只有青空和白云了。
傍晚时分太阳挂在渔村后的山顶上时,金黄色的光线投射在碧波上面,反射成一种美丽的光彩。
他的游散只在旅馆附近的很狭的范围内。他最喜欢的是沙汀和旅馆的临海的骑楼,因为站在这两个地点可以极目的眺望。
他也常无拘束的横仰在松林的荫下。松林的枝叶受着海风的压迫,向内陆低垂。他仰望着天空,无感觉的仰望着,有人走过他前面时,他像看不见的,也像听不见过去的人的足音。他有时也听见渔家里的小孩子们的笑声,但此种天真的明朗的笑声,只一刻工夫也给他周围的沉重的幽静遮压住了,他仍然是无感觉的,很悲寂的仰望着苍空。
他很沉静的横卧在松荫下,常继续了几个钟头,他觉得自己像离开了躯壳,也参进自身周围的大自然里去了。他像一根很轻的枯萍浮在沉重的幽静的海水面漂流无定。
美丽的幽静达到她的最后期了。小艇里和松荫下再发见不出这种幽静来了。W海岸的一切自然物像变了态度。音乐亭里奏的乐曲,也像很和谐的很响亮的向四空输送它的声浪。在他面前走过去的人特别的多议论多说话。渔家的小孩子们的笑声和哭音,近这几天来特别的锐敏的刺激他的听觉。从前他以为是很沉静的海,近这几天来每晚上也很有生气的奏她的潮浪的歌曲。他的海岸生活也有点儿变调了。海岸的空气和他的避暑的生活,前两星期是很沉静的,自汪夫人来后一变而为骚然的了。
他在W海岸滞留了两星期之久了。
……
一
二
三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