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卓尔不群的世界思想(上)

作者:林之满 萧枫
书城价:¥2.88

2

摇曳多姿的世界舞蹈(下)

作者:林之满 萧枫
书城价:¥2.88

3

凝固不朽的世界雕塑(下)

作者:林之满 萧枫
书城价:¥2.88

4

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

作者:林之满 萧枫
书城价:¥2.88

5

民俗娱乐

作者:杜友龙
书城价:¥2.88

6

八音古乐

作者:赵丹丹
书城价:¥2.88

7

扇面版画之美

作者:孙常福
书城价:¥2.88

8

画派流芳魅力

作者:孙常福
书城价:¥2.88

9

独特画派

作者:李丽红
书城价:¥2.88

10

国画风采

作者:杜友龙
书城价:¥2.88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大河东流

0评论量

34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作品描写的是改革开放后农村与城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相爱相杀。一条河,回溯一段家国历史;一条河,流尽城乡二元的变迁。农村青年六子从农民走向游民,从游民走向打工仔;文书刘建国从小学教师走向政府公务员,再从政府公务员回归大学老师。在奔流不息的岁月长河中,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以及他们的心理冲突和执着追求,具象地表现生命的意义和社会的抽象理念。
佛国圣地九华山往西南方向延伸,是九曲十八弯的绸岭。绸岭极险峻,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弯弯绕绕的一些山路小径,且常怪石嶙峋,仅能供马匹和行人勉强通行,故而,绸岭也就成了徽州山区与池州丘陵地区之间一道天然险阻。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花了很大代价,终于修通了省级公路,虽山势依旧极陡,但终归是可以走汽车了。从徽州过来的长途客车和满载着山货的大货车越过绸岭,往东去虽不敢说一马平川,但至少也是一览众山小了。 绸岭北麓有一不足三千人的小镇,扼秋浦河故道上游的河口,因而得名老河口镇。因着河两岸数百亩肥沃水田的给养,从明清以来繁衍发展至今。 老河口镇是徽州信众去往九华山朝拜的必经之途,无论是从绸岭走陆路,经历崇山峻岭的艰难跋涉,还是租了小船或竹排沿秋浦河水道顺流而下,这里都是难得的歇脚地儿。 人聚得多了,自然少不得吃穿住行和娱乐休闲。不知从哪一朝起,各色店铺、各行商贩不约而同汇至而来,渐渐地,沿秋浦河东岸,自发形成了一条热闹的商业街道,河口古镇,遂以此街道为轴心,铺展开来。 据老一辈人传,古镇鼎盛时期,吸引了大江南北数百家商号,四镇八乡近万人汇聚于此,风头甚至盖过当时的县城治所广阳城。 然而风水轮流转,随着省道开通,加之秋浦河上游水位下降,水运遂渐渐不兴,而陆路走汽车,从徽州过来,半日可抵南京,一日可抵上海,自然也无在老河口小镇歇息中转之必要了。众多商贩迁离至与宣城搭界的新的商市,于是小镇不知不觉间走向了萧条。以至于今天,原来繁盛一时的沿河街道破败不堪,渐渐无人居住了,沿着新修的公路开了几家小餐馆和旅店,渐渐有了些商业气息,但还远谈不上复兴。 镇上的住户大多是老河口人,自古以来在秋浦河边生,在绸岭的群山中长大,即便小镇再如何衰败,至少上了年岁的终还不至于有迁离的思想。但才经世事的 年轻人呢则不同,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 譬如镇东头老何家的六子,在老实巴交的父母眼里,就不是个听话的孩子。
1 2 3 4 5 6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