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屐痕处处

作者:郁达夫
书城价:¥0

2

欧游散记

作者:王统照
书城价:¥0

3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作者:胡适
书城价:¥0

4

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作者:萧红
书城价:¥0

5

患难余生记

作者:邹韬奋
书城价:¥0

6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作者:曹学思
书城价:¥15

7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作者:韩仲义
书城价:¥12

8

亡友鲁迅印象记

作者:许寿裳
书城价:¥0

9

革命文豪高尔基

作者:邹韬奋
书城价:¥0

10

新开流人家

作者:王伟力
书城价:¥15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王阳明传

0评论量

84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从多角度描述了王阳明传奇与辉煌的一生!将一个具有拨乱反正之才,拥有救世安民之略的传奇人物浓缩于这一部传记之中。他历尽艰辛,超越个人荣辱得失,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等哲学思想。正如《明史》所记载: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王阳明)者。其事迹虽历经五百余年,仍振奋人心。“无论如何,心向光明”如涓涓细流润泽于与阅读者的思想交流之中。
高濑武次郎,日本近代有名哲学家,研究中国学代表学者。曾为日本天皇讲授过汉学课程,因研究阳明学广为世人所知。其所撰写的阳明传记与《传习录》等同为研究王阳明的重要资料,对于日本、韩国、中国以及东亚其他国家的阳明心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个人一生的缩影:人生即修行! 万般苦难,塑造了一个辉煌与传奇的人生!
第一篇 王阳明的家世 王阳明姓王名守仁,字伯安,其祖先可追溯至晋朝的光禄大夫王览。据《王阳明年谱》记载,王览本是琅琊人,到其曾孙王羲之这一辈已经移居到了山阴地区。据明朝文人湛甘泉所作《阳明先生墓志铭》中的记载,文成公(文成是王阳明的谥号)乃大宗伯公王华之子,其祖先可远溯至晋朝高士王羲之,光禄大夫王览。正所谓“夫水土之积也厚,其生物必蕃”。 远祖王羲之 追慕祖先并仿效其言行以此鼓舞自己积极上进,此乃人之常情。虽然王羲之与王阳明相隔一千余年,但在王氏系谱中最为声名显赫并受人敬仰,无人能出其右。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流芳百世、脍炙人口,兰亭便是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雅士饮酒作诗的风雅之地。王羲之自辞官后,便与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之间。若能亲自去到兰亭所在地绍兴,应当会感受到当地居民对王羲之的赞美与爱戴之情,而且受其影响,当地涌现出众多的书法爱好者。 二人虽相隔千余载,但其风骨气节与言行举止是何其相似。王阳明之所以继承了王羲之的风骨,多半源于他追慕先祖的精神,而祖先遗留下来的家训也影响了他。 在王阳明的年谱中,从王羲之到其二十三世孙、曾官至迪功郎的王寿均有记载。但是至于晋朝的王览是否也是其先祖,时至今日已无法得以确认。称一个相隔一千多年的人为先祖确实多少有些夸张,但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名门望族血统绵延千年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忠义之人 到了王寿这一代,王氏家族自山阴的达溪迁居至余姚,自此这一家族便成为余姚人。王寿的五世孙王纲,字性常,善于识人,文武双全,与诚意伯刘基(刘伯温)是好友,他曾对刘基说:“老夫乐山林,异时得志,勿以世缘累我。”但刘基深知他的才能,便向明太祖举荐他。洪武四年(1371年),王纲被召入京,此时他已经七十二岁,但乌发皓齿犹若壮年。明太祖见状十分惊讶,问他对当时国情的看法时,不料王纲对治国之道颇有见地。由此王纲得到太祖赏识,被封为兵部郎中。 当时正值潮州地区农民起义,王纲被任命为广东参议,负责监督军粮。王纲对身边的人说:“吾将命尽于此事,以死之心赴之。”他给家人留下诀别信后,便携儿子王彦达乘一条快舟赶赴潮州。他对起义的百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息了这场内乱。但不幸的是,在返回途中行至增城时,遭遇了海盗曹真并被捕。曹真劝王纲为海盗做参谋。明知会惹来杀身之祸,王纲还是劝导曹真,说道:“汝等何许人也?当今圣上下诏平定地方叛乱,汝等应为良民,共享太平。奈何却挑起动乱,岂不是自寻死路?”此话惹怒曹真,王纲被杀。 其子王彦达当时年仅十六岁,见父亲惨死,边哭边骂道:“你一并将我杀了吧。”但曹真觉得这二人是父忠子孝,都杀掉的话恐怕会引来不祥之事,于是释放了他。王彦达将父亲的尸骨用羊皮袋包裹好,带回了家乡。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御史郭纯向朝廷上奏了王纲横死之事,朝廷下诏在增城为王纲建立庙宇。而王彦达原本可以因父亲之功获得官职,但是他痛心于父亲的惨死,自称秘湖鱼隐,终生不入仕途。这就是王阳明的五世祖王纲的故事。 高洁洒脱之风 王彦达之子王与准,即王阳明之高祖,精通《礼》《易》二经,曾著《易微》,全篇数千言。明朝永乐年间,朝廷下诏寻找遗落民间的贤人高士,王与准被召,但他拒绝当官,并自号遁石翁,乐于做一平民。 王阳明的曾祖父王世杰,自称槐里子,曾任教于太学。王阳明的祖父王天叙,号竹轩。有人曾著有《竹轩先生传》,称赞他“胸次洒落”,赞其人品可比肩晋代陶渊明和宋代林和靖。竹轩公曾任翰林院修撰,他的遗作《竹轩稿》和《江湖杂稿》至今仍流传于世间。自槐里子以下两代均被授予嘉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并追赠新建伯。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字德辉,号实庵,晚年又号海日翁,因他曾在龙泉山中读书,又称龙山公。 欲借人间种 乡中有一富豪听闻龙山公的大名,对其十分景仰,于是将他请到家中并留宿。一夜,忽然有一美女进入其房间,龙山公大惊,连忙避开。美女说道:“先生请勿惊讶,我乃本家主人的小妾,因与主人一直无子,所以想向先生借种。”龙山公回应道:“承蒙贵府主人厚爱才留宿此地,岂能行此不义之事?”这时美女从袖中抽出一把扇子,说道:“此乃主人之命,先生看这扇面便可知。”龙山公看向扇面,果然有主人亲笔题写的五个字“欲借人间种”。看罢,龙山公提笔在其后面又添了五个字“恐惊天上神”。然后声色俱厉地拒绝,并呵斥美女出去。由此事可以看出龙山公品行之高洁。 成化十七年(1481年),龙山公状元及第,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后被封为新建伯。 龙山公在外为官时常常思念故乡山阴地区的山水胜地,后来便从余姚移居至越城的光相坊。在他身处余姚之时,娶妻郑氏,王阳明亦在此出生。后来王阳明在越城东南方向的四明山建了阳明洞并一度居住于此。 小结 虽然现在已经无法确切地了解到王阳明父亲及祖先的言行举止,但是从史料记载的一些事迹来看,他们大都淡泊名利,动辄遁入山林隐居,而且都聪敏果敢,明晰事理,讲义气,为公道正义而鞠躬尽瘁。远到王羲之,近至王纲、秘湖鱼隐王彦达、遁石翁王与准、槐里子王世杰、竹轩公王天叙、龙山公王华,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风,为王阳明指明了人生方向。
第一篇 王阳明的家世 远祖王羲之 忠义之人 高洁洒脱之风 欲借人间种 小结 第二篇 幼少时代 出生奇谈 吴越之地 地方文化的影响 不为厌世家 神童 足智多谋 立志从武 学习经历 小结 第三篇 志向动摇的时代 新婚之夜出游 书法精进 溺于辞章之习 谐谑之人变严谨 初次落第 再次落第 热衷武略 舍辞章文艺而就理学 进士及第 建言时务 偶遇道士 终悟诗文之弊 阳明洞中修神仙之道 厌世之人转向社会活动 说服禅僧回家尽孝 展现经世思想 终以圣学为己任 小结 第四篇 精神磨砺大彻大悟 国是日非 愤慨时事,被陷入狱 被贬龙场驿 遭遇刺杀,被迫投江 果然未死 夜宿虎穴 再会道士受激励 徐爱投师门下 谪居之苦 龙场顿悟 夷人来服 提出知行合 贬谪获免 离开龙场 小结 第五篇 第一次讲学时期 治理政绩 方叔贤拜师 徐爱大悟 游山玩水教化门人 讲学盛况 省察克治 惜别诸友 改变教法 谈论儒释道 拟作《谏迎佛疏》 小结 第六篇 第一次靖乱时期 受命平定漳南巨贼 训诫流寇 侦识奸吏 《十家牌法》 选拔骁勇 讨伐贼寇 改革军队组织 赏罚严明 征讨横水之贼 神秘莫测 妙用有罪之人 乘胜追击 巨贼的苦心经营 平定桶冈 天纵之武 设立崇义县 一兵未动诛巨贼 破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 直捣贼巢 战后经营 小结 第七篇 第二次讲学时期 刻古本《大学》 完成《传习录》上卷 慰劳宴 《保甲法》 小结 …… 第八篇 第二次靖乱时期 第九篇 第三次讲学时期 第十篇 第三次靖乱时期 编后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