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民国商魂:一代创富者的智..

作者:王建男
书城价:¥11.5

2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作者:余音
书城价:¥9

3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作者:曹学思
书城价:¥15

4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

作者:伴随编辑部
书城价:¥11.5

5

六代之民:张中行别传

作者:孙郁
书城价:¥14.9

6

李海青传

作者:白云起,计英臣
书城价:¥14.9

7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作者:韩仲义
书城价:¥12

8

新开流人家

作者:王伟力
书城价:¥15

9

绝命追杀

作者:詹幼鹏
书城价:¥11.5

10

绝代风华:民国名媛的华丽..

作者:伴随编辑部
书城价:¥11.5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布衣天子刘询(海昏侯三部曲)

0评论量

23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是黎先生“海昏侯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书,写的是与海昏侯刘贺关联密切的另一个西汉著名历史人物汉宣帝刘询的故事。刘询执政的25年是继“汉武盛世”之后,汉朝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被称为“孝宣中兴”。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91年,就是汉武帝征和二年的秋天。长安城里的大火和喊杀声喧嚣了一周方才渐渐平歇,空气中仍然弥漫着的血腥气味,这座繁华的大汉都城依然沉浸在惶恐不安之中。这天的深夜,月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惨淡地映照着长安城郡邸狱。郡邸狱就是汉朝时候各诸侯王、各郡守、各郡国在京都长安的府邸官舍中临时设置的羁狱。在这幽暗的月色下,囚室四周冰冷的墙壁泛出暗淡的绿光。除了偶尔传出几声蟋蟀的鸣叫声外,整座郡邸狱死寂得几乎没有一丝声响。
  黎隆武,江西武宁人。大学中文系毕业,长期从事公安、宣传工作。热爱文学,痴迷历史,尤对前汉武帝家族研读有心得和独到见解;笔耕不辍,作品在各类媒体发布,颇具传播力;敏于思索,往往于历史不经意处寻见真谛。《千古悲摧帝王侯一一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是其创作的首部历史纪实文学作品。武荣涛,河北廊坊人,求教从于天津著名田派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田连章先生。自幼酷爱评书艺术,十岁起开始跟随电台模仿评书老艺术家演说评书,尤其受到袁阔成等评书大师的影响颇深。在校期间经常登台表演,成为了文艺骨干。2003年,参加天津电视台《鱼龙百戏》擂台赛节目,荣获擂主称号,同时有幸结识恩师田连章先生,并得到田先生细心指教,亲授田派长篇书目《大宋八义》,由于田先生的倾囊相授,使自己的评书艺术得到长足进步。近年来又多方向评书表演艺术家等前辈求教,深感受益匪浅。多年来始终倾心于评书艺术,不敢丝毫懈怠,始终坚持演出,常演书目有《大宋八义》《忠义千秋》《汉世三杰》《春秋二胥》等。
  从狱中走出到君临天下,延续汉武盛世,比肩文景之治的布衣天子刘询的精彩故事。
第 壹 回 信佞臣武帝昏聩 沉冤狱遗孤抱憾 今天开始我给大家再说一部由黎隆武先生著作的现代历史评书,叫《布衣天子刘询》。这部书是黎先生“海昏侯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书了。北方文艺出版社继续取得授权并委托我用传统评书的形式讲出来,欢迎您连续收听,多提宝贵意见。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91年,就是汉武帝征和二年的秋天。 这一天,长安城里的大火和喊杀声喧嚣了一周方才渐渐平息,空气中仍然弥漫着血腥气味,这座繁华的大汉都城依然沉浸在惶恐不安之中。 这天的深夜,月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惨淡地映照着长安城郡邸狱。郡邸狱就是汉朝时候各诸侯王、各郡守、各郡国在京都长安的府邸官舍中临时设置的羁狱。在这幽暗的月色下,囚室四周冰冷的墙壁泛出暗淡的绿光。除了偶尔传出几声蟋蟀的鸣叫声外,整座郡邸狱死寂得几乎没有一丝声响。 囚室的一角蜷缩着一个女囚,口中含混不清地发出一阵阵呓语,身子不停地瑟瑟发抖,好似着了梦魇。 同一间囚室还有另外两个女囚,皆已熟睡。突然,其中的一个女囚,在沉睡中猛然翻了一个身,嘴里咕噜一声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这叹息,如同是野兽被困在陷阱里拼命挣扎不得脱身,而发出的绝望的哀号。在寂静的囚室里,这声哀号似的叹息,透出绝望和无奈,让黑夜中的郡邸狱陡增了几分恐怖和不安。 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女子,猛然被惊醒。她坐起身子,茫然四顾,似乎依然沉浸在梦魇中,身子兀自控制不住地颤抖。 她是从梦中惊醒的。在刚才的梦中,她梦见自己正轻歌曼舞,而夫君正击缶而歌。两人相视而笑,虽然不发一言却已眉目传情,说不尽千言万语。 就在千般温柔万般恩爱时,她又梦见自己和夫君被五花大绑跪倒在地上,刽子手环伺左右。惨叫声不绝于耳,地上已经滚落了好几颗人头。又是一声惨叫传来,她瞅见刽子手已经砍落夫君的人头,那喷着鲜血的头颅竟滚到了自己的面前。自己还来不及挣扎惊叫,刽子手的鬼头刀已照着自己的脖颈砍来。 就在此时,她却因这叹息声从梦中惊醒了过来。 女子摸着仍在怦怦乱跳的心,看着另两个仍在继续熟睡的女囚,眼中满是绝望。 她忆起来,自从被投进郡邸狱的那天起,一切的荣华富贵就离自己远去了。刚入狱的时候,婆婆还在身边,现在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说不定就像刚才所梦见的那样,早已经身首两端了。夫君已随他当太子的爹爹赴黄泉而去,只留下了自己和襁褓中的孩子被投进郡邸狱中。连日来精神和身体的折磨,已让她疲惫不堪。她几次想到了自杀,以免继续遭受这无休无止的煎熬。可是一想到怀中的孩子,又不得不将自杀的念头掐灭。 女子望向射进栏栅的月光,目光呆滞,魂不附体。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哇”的一声,传来了一个婴儿响亮的啼哭声。女子回过神来,眼中顿时有了生气,涌起无限的爱怜。她揭开怀中盖着的布毡——一个生动的小脸,两个拳头向上挥着。 那是一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估计是饿了,正哭着在嗷嗷地寻哺。但是,她身体虚弱,少有奶水。之前她是皇孙的妻妾,有奶娘喂养这孩子,如今在狱中就只能靠自己了。她解开衣襟,将婴儿放在自己胸前。孩子猛力地一吸,她就觉得一阵阵生痛,没奶,干嘬能不疼吗!但哭闹声却很快平息了下去,这让她心中稍稍感到一丝慰藉。 她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也许就在明天,梦中的砍头情景就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待孩子过了点儿奶瘾沉沉睡后,女子再也无法入睡,抱着孩子来到窗前。 窗外的月色惨淡如雾。透过窗户,只能看到不远处高高的院墙。关在这囚笼里,即使是插上了翅膀,只怕也飞越不出去。女子不时地望望高墙,又不时地看看怀中的孩子,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她实在不知道,如果明天自己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会遭受什么样的磨难。 就在女子望着窗外胡思乱想的时候,天色逐渐蒙蒙亮了起来。囚室外走廊的尽头出现了些许火光,紧接着又有许多杂乱沉重的脚步声传了过来,同时伴随着锁链的哗啦声。这嘈杂的声音在黎明时分寂静的狱中显得分外地刺耳,响声离女子所处的这间囚室越来越近了。 终于,杂乱的声音停在了女子所在的这间囚室的门前,门上传来了哗啦啦开锁的声音。 女子的耳朵却似是被塞住了一般,依然沉浸在漫无边际的绝望中,外界的一切纷扰似乎都与她毫不相干。想着随时可能到来的灾难,女子把怀里的婴儿紧紧地护住。 “咣当”一声,囚室的门打开了。一个狱吏大声叫着“王翁须”,嘴里叽里咕噜地说了几句什么话。 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女子猛然一惊回过神来,条件反射似的下意识地应答了一声。几双粗壮有力的手就将她粗暴地拎了起来。 女子惊觉,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已经到来。她拼命挣扎着,口中撕心裂肺般地哭喊:“病已、病已……” 惨厉的喊叫声在狭窄的囚室里发出了嗡嗡的回响,不知是有意的还是无意中,裹着婴儿的包袱从她的怀中滑下来了。 两个凶悍的狱吏拖拽着她,离开了囚室。她的身影消失在漆黑的走廊深处,呼喊声越来越远、越来越弱,最后,消失在一片死寂中。 然而那位婴儿却依然在沉睡着。在刚才的惊天哭喊和扰动中,这孩子竟一点儿也没受到打扰。有人说了,说书的你别瞎说了,几个月的孩子在大人怀中掉下会摔不着,还继续睡觉?其实这里有缘故——有一双大手及时地托住了从女子怀里掉下来的婴儿。那双大手的主人穿着官服,将孩子轻轻地抱在怀中,轻轻地摇动,仿佛怕惊扰了这孩子的睡梦。两滴眼泪落在了包裹着孩子的襁褓上,发出“噗噗”两声闷响…… 谁这么大胆子敢接罪犯的孩子呢?这个人名叫邴吉,字少卿。鲁国(今属山东)人,也是后来的西汉名臣。邴吉少时研习律令,初任鲁国狱史,累迁廷尉监。汉武帝末期奉诏治理巫蛊郡邸狱,就是这个监狱的监狱长,要不他怎么敢接这个孩子呢? 这个孩子又是谁呢?孩子的身世可是相当显赫,敢情他就是当今天子汉武帝刘彻的嫡曾孙叫刘病已,他的爷爷就是当今太子刘据,父亲叫刘进,刚被带走的就是他的生母王翁须。 身为廷尉监的邴吉接过了襁褓中的皇曾孙后,意识到这个才出生仅仅几个月的婴儿,离开了母亲便难以存活,不禁忧心忡忡。 邴吉一向敬服性格仁厚的太子刘据,也知道太子在巫蛊案中蒙冤在身。一想到太子含冤自杀,连累到母后卫子夫也自尽身亡,邴吉心中就悲愤不已。太子对自己不薄,邴吉一直感恩在心。然而,当时长安城中人人自危,谁都不敢和太子有牵扯,邴吉也不敢公然为太子说话。 当太子的孙媳王翁须带着襁褓中的孩子被拘押在郡邸狱中时,邴吉便在考虑怎么样才能为太子留下血脉。最后,他不顾身家性命,将襁褓中的孩子隐匿了下来。 邴吉拼着性命为太子刘据留下了最后一根血脉,他又发现要想把孩子养大成人还有一件天大的难事摆在面前。
第 壹 回  信佞臣武帝昏聩 沉冤狱遗孤抱憾 001 第 贰 回  郡邸狱女囚哺幼 巫蛊事太子树敌 007 第 叁 回  未央宫江充掘地 长安城太子起兵 013 第 肆 回  游五柞奇云罩顶 起惶惑剑指囚徒 019 第 伍 回  拒杀戮邴吉抗旨 存遗脉武帝留情 025 第 陆 回  亲传旨初遇病已 赦囚徒远奔他乡 031 第 柒 回  投史府满怀信心 留钦犯史高犯难 037 第 捌 回  史府内祖孙相见 老夫人责骂三孙 043 第 玖 回  见曾孙祖母定音 存高义邴吉辞行 049 第 拾 回  返长安处处反常 习诗书过目成诵 055 第 拾 壹 回  习文武快乐时光 行狩猎叔侄淋雨 061 第 拾 贰 回  奉上命宗正到访 恼羞怒史太挡驾 067 第 拾 叁 回  情难舍祖孙别离 意深沉重返长安 073 第 拾 肆 回  看风景心旷神怡 察民情满腹狐疑 079 第 拾 伍 回  踏故地难拾记忆 入宗籍从头再来 085 第 拾 陆 回  居掖庭主仆聚首 踢蹴鞠偶遇封后 091 第 拾 柒 回  逢挚友同堂学艺 荐名师博学广闻 097 第 拾 捌 回  入学堂教授解惑 解谥号疑惑骤生 103 第 拾 玖 回  是与非真的难辨 七贤俊辩得好真 109 第 贰 拾 回  谈经要语惊四座 传谣言皇孙惊魂 115 第 贰拾壹 回  学业成拜谢恩师 心惑解决心暗定 121 第 贰拾贰 回  仨师徒雪夜畅谈 说高论只是一点 127 第 贰拾叁 回  初见面心头鹿撞 结佳缘情愫暗生 133 第 贰拾肆 回  祭父母二人倾心 心相依情定终身 139 第 贰拾伍 回  害相思情难自已 进赌场难解情愁 145 第 贰拾陆 回  解思情远游三秦 遇盐差行侠仗义 151 第 贰拾柒 回  揍盐官闯下大祸 忧皇孙乱点鸳鸯 157 第 贰拾捌 回  会家宴兄宽弟忍 谈婚嫁弟恼兄痴 163 第 贰拾玖 回  思愁苦见怪不怪 隔数载叔侄重逢 168 第 叁 拾 回  议嫁娶两家迥异 谈毁约母女伤情 174 第 叁拾壹 回  乐天公能遂人愿 喜情人终成眷属 180 第 叁拾贰 回  重提婚许母作梗 见彩礼悍妇欢颜 186 第 叁拾叁 回  艳阳天得配佳偶 洞房内妾意郎情 192 第 叁拾肆 回  年内恩人双病故 夜半异相母子惊 198 第 叁拾伍 回  富贵楼兄弟对饮 夏行刑法场惊魂 204 第 叁拾陆 回  逆天道刘贺遭黜 随故主旧臣鱼殃 210 第 叁拾柒 回  新天子骄狂任性 大将军悬崖勒缰 216 第 叁拾捌 回  庙堂前群臣废主 将军府张冠李戴 222 第 叁拾玖 回  议嗣君群臣聚首 费周折定音遗孤 228 第 肆 拾 回  病已二进宗正府 霍光试君不见人 234 第 肆拾壹 回  连阴雨晴日难现 选明君一波三折 240 第 肆拾贰 回  考经文对答如流 从名师敢称才俊 246 第 肆拾叁 回  过大考初拜太后 册封侯二见霍光 251 第 肆拾肆 回  未央宫登临九五 祭祖庙刺背如芒 257 第 肆拾伍 回  君惧臣亘古罕有 忍一时海阔天高 263 第 肆拾陆 回  大将军权倾朝野 文武臣各有心机 269 第 肆拾柒 回  选皇后事小体大 壁上观霍光暗察 275 第 肆拾捌 回  立皇后难舍荆妻 议朝政心有主张 280 第 肆拾玖 回  贤内助大义劝君 登朝堂欲寻故剑 285 第 伍 拾 回  再议事峰回路转 大将军一语定音 290 第 伍拾壹 回  立皇后举国欢庆 封岳丈帝愿难遂 295 第 伍拾贰 回  真皇帝收尾隐忍 隐天子昂首专权 301 第 伍拾叁 回  尊武帝追封庙号 责夏侯诽谤先皇 307 第 伍拾肆 回  许皇后顺利分娩 霍光妻下毒逆天 313 第 伍拾伍 回  闻真相霍光震怒 进后宫老臣乞主 319 第 伍拾陆 回  请圣旨瞒天过海 再立后霍女愿偿 325 第 伍拾柒 回  霍子孟重疾难愈 留遗嘱撒手人寰 331 第 伍拾捌 回  真天子终亲朝政 封功臣聚贤用能 337 第 伍拾玖 回  霍氏显再施毒计 收兵权霍族出局 343 第 陆 拾 回  收密报许后雪冤 得实信狗急跳墙 349 第 陆拾壹 回  灭霍氏终除大患 论功过赏罚分明 355 第 陆拾贰 回  追身世正名祭祖 改帝讳青史留名 361 第 陆拾叁 回  封海昏一石二鸟 报大恩君臣高义 367 第 陆拾肆 回  兴文化广推 梁 止兵戈屯军戍边 373 第 陆拾伍 回  西羌族结盟反汉 赵充国运筹帷幄 379 第 陆拾陆 回  日逐王臣服大汉 蛮匈奴祸起萧墙 385 第 陆拾柒 回  降单于归附四海 大一统汉室中兴 39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