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最适合青少年的名著导读·..

作者:萧 枫 竭宝峰 李 慧
书城价:¥4

2

大作家的语文课:森林报

作者:维塔利·比安基
书城价:¥4.88

3

少年读三国·汉宫落日

作者:成君忆
书城价:¥17

4

我的大学

作者:李丹丹
书城价:¥2.88

5

大作家的语文课:花的学校

作者:泰戈尔
书城价:¥4.88

6

少年读山海经2·四海有奇..

作者:刘兴诗
书城价:¥18

7

航海家归来(一部关于成长..

作者:王秀梅
书城价:¥18

8

少年博物探险系列——地球..

作者:陆杨
书城价:¥4.88

9

少年博物探险系列——地球..

作者:陆杨
书城价:¥4.88

10

冰波纯美童话:红蜻蜓,红..

作者:冰波
书城价:¥4.88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最适合青少年的名著导读·美洲现代名著导读

0评论量

10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 图书作者: 萧 枫 竭宝峰 李 慧
  • 出  版  社:
  • 版权提供: 北京九州文心科技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少儿儿童 > 文学
  • 上传时间: 2019-03-19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9.8           书城价: ¥4.00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收录美洲现代名著导读。内容引人入胜,给人以炉火纯青、达识通人之感。
作者拥有多年写作经验,作品丰富,出版多本图书,在各种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本书内容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哥伦比亚作家、记者。生于马格达莱纳省阿拉卡塔卡镇。1961年至1967年侨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马尔克斯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篇小说《枯枝败叶》、《恶时辰》、《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格兰德大妈的葬礼》,电影文学剧本《绑架》,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   从1830年至上世纪末的70年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活集中表现出来。《百年孤独》中表现的孤独感,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州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州近百年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像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   1982年月10月21日清晨,哥伦比亚睡眼惺忪的人们一打开收音机就听到马尔克斯以闻名世界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荣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哥伦比亚人欢呼起来。同一天,作家收到了邀请他参加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的长途电话时,被这喜讯惊呆了。人们盛赞他为拉丁美州争得的荣誉。   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是西班牙人的后裔,他与乌苏拉新婚时,由于害怕像姨母与叔父结婚那样生出长尾巴的孩子来,于是乌苏拉每夜都会穿上特制的紧身衣,拒绝与丈夫同房。后来丈夫因此而遭邻居阿吉拉尔的耻笑,他杀死了阿吉拉尔。从此,死者的鬼魂经常出现在他眼前,鬼魂那痛苦而凄凉的眼神,使他日夜不得安宁。于是他们只好离开村子,外出谋安身之所。他们跋涉了两年多,由此受到梦的启示,他们来到一片滩地上,定居下来。后来又有许多人迁移至此,这地方被命名为马孔多。布恩迪亚家族在马孔多的百年兴废史由此开始。   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是个富于创造精神的人,他从吉卜赛人那里看到磁铁,便想用它来开采金子。看到放大镜可以聚焦太阳光便试图因此研制一种威力无比的武器。他通过吉卜赛人送给他的航海用的观像仪和六分仪,便通过实验认识到“地球是圆的,像橙子”。他不满于自己所在的贫穷而落后的村落生活,因为马孔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他决心要开辟一条道路,把马孔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可他带一帮人披荆斩棘干了两个多星期,却以失败告终。后来他又研究炼金术,整日沉迷不休。由于他的精神世界与马孔多狭隘的现实格格不入,他陷入孤独的天井中,以致于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乌苏拉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她活了115岁至120岁。   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二代有两男一女。老大何塞·阿卡迪奥是在来马孔多的路上出生的。他在那里长大,和一个叫皮拉·苔列娜的女人私通,有了孩子。他十分害怕,后来与家里的养女蕾蓓卡结婚。但他一直对人们怀着戒心,渴望浪迹天涯。后来,他果然随吉卜赛人出走,回来后变得放荡不羁,最后奇怪地被人暗杀了。老二奥雷良诺生于马孔多,在娘肚里就会哭,睁着眼睛出世,从小就赋有预见事物的本领,长大后爱上镇长千金雷梅苔丝。在此之前,他与哥哥的情人生有一子名叫奥雷良诺·何塞。妻子暴病而亡后,他参加了内战,当上了上校。他一生遭遇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埋伏和一次枪决,均幸免于难。与17个外地女子姘居,生下17个男孩。这些男孩以后不约而同回马孔多寻根,却在一星期内全被打死。奥雷良诺年老归家,和父亲一样对炼金术痴迷不已,每日炼金子作小金鱼,一直到死。他们的妹妹阿马兰塔爱上了意大利技师,后又与侄子乱伦,爱情的不如意使她终日把自己关在房中缝制殓衣,孤独万状。   布恩迪亚家族的第六代是梅送回的私生子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他出生后一直在孤独中长大。他唯一的嗜好是躲在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的房间里研究各种神秘的书籍和手稿。他甚至能与死去多年的老吉卜赛人对话,并受到指示学习梵文。他一直对周围的世界既不关心也不过问,但对中世纪的学问却了如指掌。自从姨母阿马兰塔·乌苏娜回乡之后,他不知不觉地对她产生了难以克制的恋情,两人发生了乱伦关系,但他们认为,尽管他们受到孤独与爱情的折磨,但他们毕竟是人世间唯一最幸福的人。后来阿马兰塔·乌苏娜生下了一个健壮的男孩,“他是百年里诞生的布恩迪亚当中惟一由于爱情而受胎的婴儿。”然而,他身上竟长着一条猪尾巴。阿马兰塔·乌苏娜产后大出血而亡。   那个长猪尾巴的男孩就是这延续百年的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他被一群蚂蚁围攻并被吃掉。就在这时,奥雷良诺·布恩迪亚终于破译出了梅尔加德斯的手稿。手稿卷首的题词是:“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原来,这手稿记载的正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在他译完最后一章的瞬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儿马孔多镇从地球上刮走,从此这个镇不复存在了。   加西亚·马尔克斯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像,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印第安传说、东方神话以及《圣经》典故的运用,进一步加强了该书的神秘气氛。另外,作家还独创了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凝重的历史内涵、犀利的批判眼光、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庞大的神话隐喻体系是由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神秘语言贯串始终的。
《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加希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家长的没落》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深渊》 〔哥伦比亚〕里凡拉   《狄尔赛的玛丽亚》 〔巴西〕贡沙加   《非洲的呻吟——奴隶船》 〔巴西〕卡斯特罗·阿尔维斯 《堂加斯摩洛》 〔巴西〕玛查多·德阿西斯   《腹地》 〔巴西〕库尼亚   《枯燥的生活》 〔巴西〕拉摩斯   《死火》 〔巴西〕多雷戈   《黄金果的土地》 〔巴西〕亚马多   《彼里居里奥·沙尔宁托》 〔墨西哥〕李莎迪 《癞皮鹦鹉》 〔墨西哥〕费尔南德斯·德·利萨尔迪 《克列梅西亚》 〔墨西哥〕阿里塔米拉诺   《托莫契克》 〔墨西哥〕弗利亚斯   《佩德罗·帕拉莫》 〔墨西哥〕胡安·鲁尔福 《广漠的世界》 〔秘鲁〕阿莱格利亚   《绿房子》 〔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山上的狐狸和山下的狐狸》 〔秘鲁〕马利亚·阿尔盖达斯 《女俘虏》 〔阿根廷〕埃切威利亚   《阿玛莉亚》 〔阿根廷〕巴莫尔   《高卓人之战》 〔阿根廷〕努哥涅   《法维奥·卡萨雷斯》 〔阿根廷〕吉拉尔德斯 《塞西莉亚·巴尔德斯》 〔古巴〕比利亚维德 《平易诗集》 〔古巴〕何塞·马蒂   《方法的根源》 〔古巴〕卡彭铁尔   《疾风》 〔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   《绿色教皇》 〔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   《难消化的鱼》 〔危地马拉〕曼怒埃尔·加利奇 《塔瓦雷》 〔乌拉圭〕索里利亚·德·圣马丁 《风暴中的庄园》 〔乌拉圭〕格拉维娜   《生活与希望之歌》 〔尼加拉瓜〕达里奥   《绿地狱》 〔哥斯达黎加〕法拉斯   《统治泉水的人》 〔海地〕路曼   《太阳将军》 〔海地〕阿列克西斯   《堂娜巴巴拉》 〔委内瑞拉〕加列戈斯   《马丁·里瓦斯》 〔智利〕布莱斯特·加纳   《魔鬼的金属》 〔玻利维亚〕塞斯佩德斯   《红字》 〔美国〕纳撒尼尔·霍桑   《汤姆叔叔的小屋》 〔美国〕哈丽特·斯托夫人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美国〕马克·吐温 《草叶集》 〔美国〕惠特曼   《竞选州长》 〔美国〕马克·吐温   《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美国〕马克·吐温 《欧·亨利短篇小说》 〔美国〕欧·亨利   《最后的藤叶》 〔美国〕欧·亨利   《美国的悲剧》 〔美国〕德莱塞   《马丁·伊登》 〔美国〕杰克·伦敦   《永别了,武器》 〔美国〕海明威   《老人与海》 〔美国〕海明威   《父亲,赶快从田地里上来》 〔美国〕惠特曼 《欲望三部曲》 〔美国〕西奥多·德莱塞   《丧钟为谁而鸣》 〔美国〕海明威   《第二十二条军规》 〔美国〕约瑟夫·海勒   《汤姆·索耶历险记》 〔美国〕马克·吐温   《最后的莫希干人》 〔美国〕库珀   《白鲸》 〔美国〕赫尔曼·梅尔维尔   《湖滨散记》 〔美国〕梭洛   《热爱生命》 〔美国〕杰克·伦敦   《海狼》 〔美国〕杰克·伦敦   《深渊中的人们》 〔美国〕杰克·伦敦   《嘉莉妹妹》 〔美国〕西奥多·德莱塞   《铁蹄》 〔美国〕杰克·伦敦   《大街》 〔美国〕辛克莱·刘易斯   《喧嚣与骚动》 〔美国〕威廉·福克纳   《太阳照样升起》 〔美国〕海明威   《琼斯皇》 〔美国〕尤金·奥尼尔   《荒野的呼唤》 〔美国〕杰克·伦敦   《警察与赞美诗》 〔美国〕欧·亨利   《夜色温柔》 〔美国〕弗兰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 《榆树下的欲望》 〔美国〕尤金·奥尼尔   《第五号屠场》 〔美国〕小库尔特·冯尼格特 《毛猿》 〔美国〕尤金·奥尼尔   《飘》 〔美国〕玛格丽特·米切尔   《愤怒的葡萄》 〔美国〕斯坦贝克   《推销员之死》 〔美国〕阿瑟·米勒   《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国〕戴维·塞林格   《裸者与死者》 〔美国〕诺曼·格勒   《隐形人》 〔美国〕拉尔夫·埃里逊   《在路上》 〔美国〕杰克·凯鲁亚克   《兔子,跑吧》 〔美国〕约翰·厄普代克   《赫尔索格》 〔美国〕贝洛   《王孙梦》 〔美国〕辛克莱·刘易士   《坚忍者》 〔美国〕德莱塞   《天才》 〔美国〕德莱塞   《女红》 〔加拿大〕哥伦·哈斯   《伊人身后》 〔加拿大〕M·科恩   《纽约的探险家》 〔加拿大〕韦恩·约翰斯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