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中外文学名著熟知人物故事

作者:李剑桥
书城价:¥2.88

2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6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3

世界经典历险故事·海上历..

作者:马金诚 周成龙
书城价:¥2.88

4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5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5

一千零一夜全集9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6

中华成语故事2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7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2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8

格林童话全集4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9

一千零一夜全集5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10

中外文学名著非常侦探故事

作者:李剑桥
书城价:¥2.88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中华成语故事4

0评论量

33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 图书作者: 冯化平
  • 出  版  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版权提供: 北京九州文心科技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文学传记 > 中外民间文学
  • 上传时间: 2019-03-30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9.8           书城价: ¥2.88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伯乐一顾   【释义】比喻受到重要人物或专家的赏识与肯定。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   春秋时期,伯乐以善长相马而闻名。有一天,有个人拉了一匹骏马到市场上去卖,心想卖上个好价钱。没想到那些买马的人不但没买,甚至连过来看的人都很少。   卖马的人心里纳闷,不知是什么原因,但他想,第二天总会有人来买吧!可是后来又连着两天都还是那样,人们都不认为那是匹好马,要么是问个价钱,摇摇头走开,要么就是看了看马,连价钱都不问就走了。   卖马人万般无奈之下来找伯乐。伯乐说:“我能帮你什么忙呢?”卖马人说:“我也不敢劳您出大力气,只要您明天早上到市场上去看看我的马,离开时再回头看一眼,就行了。”伯乐也想看看那匹马,就答应了。卖马人一听伯乐肯帮忙,心花怒放地走了。   翌日,伯乐按卖马人的要求来到了马市。想买马的人都认识伯乐,就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伯乐身上。他们都知道,伯乐一见到好马,就会眼睛发亮,就会多看几眼,于是他们都盯着伯乐的眼神,看伯乐对哪匹马感兴趣。   伯乐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对其他马都是不屑一顾的样子,而到了那位卖马人牵着的马面前时,伯乐停了下来,围着那匹马前后左右看了一遍,还不时地点头,看完以后,伯乐就走开了。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看了那匹马一眼。其实,那匹马还真的是匹好马。   众人一见伯乐都这么关注这匹马,就都认定这匹马一定是匹难得的骏马,于是呼拉一下全围了上来,争着要买这匹乌。卖马人赶紧大声说:“我只有这一匹马,谁出的价钱高我就卖给谁!”   就这样,卖马之人在伯乐一顾之下,顺利地把马卖掉,而且价格不菲。   伯乐相马   【释义】伯乐:神话中掌管天马的神人。比喻能识别人才,使用人才。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   孙阳是古时候一个研究马的人,根据马的毛色、体型、眼睛等,一眼就可以看出马的优劣品级。因此,有人称他为“伯乐”。   有一次,伯乐去虞坂,看见一匹拉着盐车的马。因为车重坡陡,那匹马累得浑身是汗卧在路上直喘粗气。   伯乐走近盐车,那马见了伯乐,扬蹄高声嘶叫起来。伯乐一眼看出这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   伯乐看到这样一匹宝马良驹,精疲力尽地拉着盐车,而不能在战场上驰骋,十分心疼,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他赶忙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马身上。这匹马好像懂得伯乐对它的爱护,感激地用鼻孔朝地面喷了几下,然后,昂起头颅长啸起来,停下后又朝孙阳看了又看,好像是遇到了知己。   作法自毙   【释义】自己制定法律约束自己,比喻自作自受。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是战国时有名的政治家。秦孝公为了使秦国很快地富强起来,任用商鞅进行一系列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改革。   商鞅知道,要想让新的法令顺利贯彻执行下去,朝廷必须在百姓中建立威信。于是,他在新法颁布前的一天,派人在都城门外的空地上竖了一根长三丈的直木,并贴出告示:   “谁能把直木移动一丈远,赏十两金子。”   百姓们看了告示,谁也不相信有这等好事,开始没有一个人敢去搬动这根直木。商鞅看没人来搬动,逐渐加重酬金,十两、二十两、三十两、四十两,一直加到了五十两。   终于,有个人壮起胆子,扛起直木搬动了一丈距离。他马上得到了五十两黄金,大家这才相信朝廷说话是真的。   经过这件事,秦国百姓人人遵守新法,谁也不敢违反。这样,经过十来年时间,秦国逐渐变得富强起来了。   秦孝公死后,太子驷继位,成了秦惠文王。由于商鞅变法,触动了朝中一些权贵大臣的利益,他们早已对商鞅恨之入骨,秦惠文王即位后,他们趁机攻击商鞅。在公子虔的策划下,硬给商鞅加了个谋反的罪名,下令逮捕他。   商鞅得到消息,急忙改扮成百姓模样,打算逃到别国去。当他逃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时,已是夜晚了。   商鞅找了个旅店,准备住下歇息,店老板向他要身份证明文件,他拿不出。店老板说:“按照商君制定的新法规定,没有证明不能住店。如果收留你住下,我就会同你一起被判罪受罚。”   商鞅听了,暗暗连声叫苦道:   “想不到我制定的法律,如今竟害了自己。”   最后,商鞅被秦惠文王捉住,活活处死了。   后人非常惋惜这位变法富国的良相。   作茧自缚   【释义】蚕吐丝做茧子,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做事原希望对自己有利,结果反倒损害了自己。   【出处】唐·白居易《汪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古时候有一副拆字对联,上联是“鸿为江边鸟”,下联是“蚕为天下虫”。“江”字与“鸟”字凑在一起,不正是“鸿”字吗?“天”字与“虫”字凑在一起,不正是“蚕”吗?而且“虫”在“天”的下面。   蚕是一条小小的青虫,胖胖的身体,嫩绿的腰肢,整天埋头吃着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然而过了一个月,蚕都销声匿迹了。蚕肚里的丝在吐完之前,它们化成了一个个蛹,并且吐出丝,一层一层地把自己包绕起来,筑成了一个圆形房屋——茧,蛹则藏匿其中。于是古人说它们“作茧自缚”,并且用这句成语比喻那些做事情原想对自己有益,结果却事与愿违,反使自己受害的人。   何足挂齿   【释义】就是哪里值得放在嘴上,形容事情很小,不值一提。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传》。   秦朝末年,秦二世把朝政大权都交给赵高,自己每天只知道荒淫享乐。秦期的统治极其残暴,老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终于在陈胜、吴广的率领下揭竿而起,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起义军得到四方响应,官兵被打得狼狈不堪,起义军占领了许多地方。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到朝廷,都被赵高他们瞒住了,秦二世还是照常玩乐。曾经有使者向秦二世报告过各郡县农民起义的情况,可赵高说是使者造谣,秦二世就把那个使者关进了大牢。后面的使者见到这种情况,就都学会了报喜不报忧。   有一次,秦二世把博士和儒生们召来,向他们说:“天下是不是有人在造反?”有个叫叔孙通的人知道说了真话要吃亏,就说:“我们有圣明的皇上统治,又制定了严厉的法令,天下人人都奉职守法,四面八方也都归附朝廷,哪里有敢造反的人呢?他们说的只不过是几个偷鸡摸狗的小毛贼而已,哪里值得放在嘴上去说?”   秦二世听了非常高兴,连连说好,还给了叔孙通丰厚的赏赐。从此,秦二世更加放心了,自然不会想到要派大军去打那些“偷鸡摸狗”的小毛贼。结果,没过多久,秦朝就被推翻了。   身轻言微   【释义】形容地位低下的人,说话不被重视。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孟尝列传》。   东汉时,浙江会稽上虞县有一个寡妇,她非常孝顺,特别是对她的婆母更是照顾得非常周到,可是她的婆母不久就去世了。   这位寡妇有一个小姑,心肠歹毒,为人刁钻,对自己母亲不但不敬、不孝,反而说她受嫂嫂虐待。老人死后,她竟然到县衙告状,说嫂嫂毒死了老婆婆。县令是一个昏官,不加调查就判了寡妇死罪。当时在县衙内担任户曹小官的孟尝,知道这是一起冤案,急忙报告太守,可太守根本不当回事儿,孟尝又气又恨,辞职不干了,寡妇终于冤枉而死。   两年后,换了新太守,孟尝向他告发寡妇蒙冤受难之事。新太守惩办了诬告贤妇的那个女人,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不久,孟尝到合浦当太守。孟尝有个同乡名叫杨乔,在朝廷做尚书。他很了解孟尝,曾七次向皇帝推荐孟尝,但汉桓帝都没有理睬。杨乔第八次给桓帝上书,说:“臣下前后七次向陛下举荐合浦太守孟尝,但因为我身轻言微,始终得不到采纳。孟尝确实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为百姓做了许多善事。他是难得的清廉之士呀,如果选到陛下左右,一定能帮助陛下成就大业!”   汉桓帝仍然置若罔闻,对杨乔的建议他之所以没有采纳,有很多原因就是杨乔位低言轻。孟尝一气之下,辞官而去,不再为其效力。   身在曹营心在汉   【释义】说明不专心,身在此而心在彼。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三国鼎立局面已初步形成。曹操把持朝政,为了铲除异己,决定先消灭兵力薄弱的刘备。那时,刘备刚到徐州,立足未稳,兵力又少。曹操大军来到,很快就打败了刘备。慌乱之中,刘备与结义兄弟关羽、张飞失散,单骑投奔袁绍去了。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据守在下邳。   曹操一直赏识关羽的武艺和人品,早就想把关羽收归已有,让关羽为自己出力。于是定下计策,先派人混进下邳城中作内应,第二天,又兵临城下挑战。关羽出城迎战,曹操几员大将轮番与关羽交手缠住不放,城中内应打开城门,下邳就被曹军占领。关羽想到两位嫂嫂已落曹操手中,不能不顾,无可奈何之下,只得暂时投降。   关羽带了两位嫂嫂随曹操来到许昌曹营,曹操为了收买关羽,赐他“汉寿亭侯”官印,又赠送许多绫罗绸缎,金银器皿,还有美女10名,关羽看也不看一眼,全都交给嫂嫂处理。   一天,曹操见关羽的战袍已旧,就赠送一副新袍,但关羽却把它穿在里面,外面用旧袍罩上,曹操问他:“关将军为何如此节俭?”   关羽说:“我不是节俭,只是旧袍是兄长所赐,见物思人我穿着如见兄长,怎能因丞相的新袍而忘了兄长的旧赐。”   有一次,曹操宴请关羽,吃完饭后,他把关羽送到门口,看到关羽的马很瘦弱,就说:“良将怎能没有好马呢?”   曹操当即送给关羽一匹赤兔马,关羽大喜,下拜称谢。曹操奇怪地问:“我送给将军金银、美女,你从不谢我,一匹马何至于下拜?”   关羽说:“我知道这匹马能日行千里,有了它,我如知道兄长下落,不管他离我有多远,我一天就能赶到兄长身边了。”   曹操听了,知道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心里念念不忘汉朝皇叔刘备。料想到关羽早晚会走的,留得了一时,留不了长久,于是放松了对他的监视。   后来,当关羽得知刘备在河北袁绍处,连夜就给曹操写了一封辞别信,感谢他的款待,将“汉寿亭侯”金印悬在房梁上,又把所踢金银分毫不动,封存一室。带了随从,护送两位嫂嫂的车仗,出许昌北门,向河北进发,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作者深深地热爱着写作事业,在写作道路上“上下求索”,已经有不少优秀作品面世。
本书内容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利令智昏   【释义】令:使。昏:糊涂。因贪图私利,使头脑发昏。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赵胜是战国时赵国人,此人聪明过人,能力非凡,为赵国立了许多功劳。起初,他的封地是平原县,因此,被称为平原君。他曾担任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相国,三次被罢免,又三次被复职,在诸侯中很有名气。   但是,平原君有时也不能识大体,结果被眼前的小利蒙住眼睛,致使赵国蒙受了重大的损失。   公元前262年,秦国派大将白起,带领人马,攻打韩国。秦军先占领了韩国的野王(在今河南沁阳县),这里是韩国的上党同内地之间的重要通道。野王被占,上党受到孤立,上党的郡守冯亭说:   “上党眼看就守不住了,我们与其投降秦国不如投降赵国。赵国得到上党后,秦国肯定会去攻打它。那时,赵国受到攻击,必然求韩国援助。赵国和韩国联合起来,就可以抵挡住秦国了。”   于是冯亭派人带着上党的地图去见赵孝成王,要把上党献给他。这时,平阳君赵豹认为,无缘无故收下这块地方不好,最好不要接受。但平原君赵胜认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这块地方,没有什么不好,应该接受。最后赵孝成王便派平原君把上党这块地方接受过来,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赵国接收上党地区后,立即激起了秦国的愤怒,秦国便派白起为将,率领军队攻打赵国。赵国的四十万大军被围困在长平,最后被秦军打得全军覆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   坐观成败   【释义】坐在一旁冷眼观看别人的成功或失败,含袖手旁观的意思。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田叔列传》。   汉武帝晚年,迷信成仙成神一类的事情,经常乱吃药,以求长生不老,结果身体不如以前,人也开始昏庸起来。他宠信奸臣江充,江充利用汉武帝怀疑有人要谋害他的心理,说武帝得的病,是那些恨他的官吏和百姓在地下埋了木头人暗加诅咒的结果。于是,武帝便派江充去调查这件事,江充心狠手辣,借机诬陷平时和自己作对的人,把他们一个个全杀了,前后竟杀了几万人。   当时,太子刘据和江充也是对头。于是,江充向在甘泉宫养病的汉武帝诬告太子宫中也埋有大量的木头人,想置太子于死地。太子忍无可忍,便立即发兵把江充杀了。   江充的同党急忙去向汉武帝禀告,并欺骗武帝说太子起兵造反。武帝信以为真,便派丞相刘屈麾带兵去捉拿太子。太子被逼率军抵抗,双方激战了好几天,刘据兵败逃走,后来在湖县被杀。   刘据在发兵抵抗丞相的部队时,用的是“皇上病重、奸臣作乱”,特来肃清奸臣的名义,他曾亲自到当时负责守卫京城的北军使者护军任安的宫寨中,授给他兵符,要他发兵支持自己。任安拜受了兵符,却不发兵,闭寨不出。因为他搞不清楚谁是谁非。   后来,汉武帝带病回京,他知道了这个情况后,起先认为任安只是假装接受了兵符,并没有依附太子,就没追究他。   任安军队里有一个管理钱粮的小官,他以前曾受过任安的鞭打,怀恨在心,向武帝告发任安,说任安曾答应太子出兵,听从太子的命令,因此任安是太子的支持者。   武帝看了这封告发信,说:   “任安是个资格很老的大臣了!他老奸巨滑,眼见战事发生,却脚踏两只船,坐观成败,想投靠赢的一方,背弃输的一方,如此怀有二心的人,留他不得!”   汉武帝命人把任安斩了。   坐山观虎斗   【释义】坐在山上观两虎相斗。形容旁观别人的争斗,从而坐收渔利。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   战国时代,韩、魏交战,交战结果是各有胜负,持相峙阶段。这时,秦惠文王想坐收渔人之利,准备派兵征讨,出发之前,征求大臣的意见,可没达成共识。秦惠文王想听听大夫陈轸的意见,陈轸讲了这个故事:“从前有个叫卞庄子的人,看见两只老虎,就想举剑刺杀它们。旁边的人劝他说:‘你不必着忙,你看两只老虎正在吃牛,一会儿把牛吃光了,它们必然会争夺,由争夺而引起搏斗,结果大虎受伤,小虎死亡。到了那时候,你再将那只受伤的大虎刺杀,岂不是一举而得到两只老虎吗?”   秦惠文王恍然大悟,说:“你的意思是说,先让韩国和魏国打一阵子,等一个失败,另一个受损时,我再出兵讨伐,就可以一次打败他们两个国家,就与那卞庄子刺虎一样,坐山观虎斗,一举两得,是吧!”   陈轸点头,说:“正是这样!”   秦惠文王认真听取了陈轸的意见,并按计行事,真的没有费大气力就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余音绕梁   【释义】余音:乐曲结束后留在耳边的声音,仍绕着屋梁回荡。形容动人的音乐或话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回味无穷。   【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   韩娥是战国时韩国一个有名的歌女。她不仅人长得美丽,而且歌声也悠扬悦耳。   有一次,韩娥来到齐国的临淄都城,在西城门卖唱维持生活。她优美的歌声使围观的人们听得出了神,虽然韩娥唱完了歌已经离开,可是她那悦耳的歌声好久也不消失,仿佛仍在屋梁周围荡漾回响,大家以为她并没有走呢!几天后,仍有人不时来到韩娥唱歌的地方,希望她再次出现。   余勇可贾   【释义】把余下的勇气也全部使出来。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   春秋时期,晋景公派大夫郤克到齐国去访问。郤克在路上遇见了鲁国、卫国和曹国的使者,他们也都是到齐国去访问的,于是,他们四个人就一同到了齐国。   说来也巧,这四位使者都有点残疾,齐顷公见了,觉得很好笑,就想了个办法捉弄了他们一下。四位大使受了侮辱,都非常气愤,回国以后,就都鼓动本国的国君与齐国结仇,联合起来讨伐齐国。   公元前589年,晋景公派郤克带领大军,联合鲁国、卫园、曹国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前来讨伐齐国。   齐国军队中有位将军名叫高固,武艺高强,臂力过人,他驾着战车冲向晋国营寨,到了营门口的时候,晋国土兵正要上前迎战,高固手举大石块,用力掷向敌人,一连打倒了好几个人。高固冲进晋营,抓住一个晋军士兵,像捉小鸡一样提到车上,又驾着战车跑回自己的营寨。   到了自己的营寨门口,高固折了几根桑树根系在自己的战车上,又驾着战车在自己的军营周围跑了一圈,边跑边得意地大声叫喊:“有谁缺乏勇气?缺乏勇气的人可以到我这儿来买,我有多余的勇气可以卖给你们!”   后来,齐国军队与晋国军队在鞍地(今山东济南附近)展开战斗。齐顷公轻视敌人,让士兵饿着肚子上阵,说要消灭了敌人再吃早饭,结果惨败而归,自己也差点当了俘虏。   兵贵神速   【释义】神速:极其快速之意。形容打仗要神奇快速,使敌人难以预料。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东汉末年,汉献帝软弱无能,天下大乱,各地军阀混战不止。出身名门的袁绍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令河南中牟东北)大战。袁绍战败,不久病死,他的儿子袁熙、袁尚投奔北方的蹋顿单于。蹋顿支持袁氏兄弟,他经常派兵入侵,曹操深感忧虑。   公元2O7年,曹操决定亲自领兵征讨北方三郡,消除北方边境隐患。曹军人马、辎重太多,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河间的易城(今河北雄县西北),谋士郭嘉对曹操说:“用兵贵在神速,使敌人难以预料。我们应当把大量辎重留下,派出轻兵昼夜兼程,深入敌境,出其不意发动进攻,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亲率数千精兵轻装北进。他们翻山越岭,直奔蹋顿所在地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在距离柳城还有100多里的白狼山,曹军与蹋顿的几万名骑兵相遇了。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但曹操并不慌乱,他登上高处,见敌军队形不整,就立即下令先锋张辽率领部队猛冲过去。曹军将士以一当十,奋勇杀敌,勇往直前。蹋顿军队大败,一时,蹋顿手足无措,士兵大乱,有的自相残杀,蹋顿和许多将领都死在乱军之中。   兵不血刃   【释义】兵:兵器。刃:刀锋。兵器上没占血迹。形容军事进展顺利,不战而胜。   【出处】战国·荀况《荀子·议兵》。   《荀子·议兵》篇中赞扬上古时代的几次正义战争: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荀子说:他们“皆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途来服(远近都来归顺)。”   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为后主刘禅起草的关于讨伐魏国的一篇诏书中,也说到这句话,并且也以汤伐夏、武王伐纣为例,说:“王者之兵,有征无战,尊而且义,莫敢抗也。故鸣条之役,军不血刃(商汤在鸣条地方最后战胜夏桀),牧野之师,商人倒戈(周武王在牧野一战取得了彻底打败商纣的决定性胜利)。”文中所谓“军不血刃”,跟“兵不血刃”的意思完全是一样的。   兵不厌诈   【释义】多用欺诈的战术迷惑对方,以获取胜利。厌:满足;诈:欺骗手段。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   公元前633年,宋国与楚国交战,宋国弱小,抵挡不了楚国,宋国急忙向晋国求援。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断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撒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   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兵强力壮;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兵力弱小。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建议,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随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当楚军左翼赶到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晋国取胜后,与齐、鲁、宋、郑、蔡、营、卫等国会盟,成为诸侯霸主。   也有人从这个故事中引出“退避三舍”的成语。用来回避或避免发生冲突。
七画   伯乐一顾   伯乐相马   作法自毙   作茧自缚   何足挂齿   身轻言微   身在曹营心在汉   身先士卒   每况愈下   含沙射影   利令智昏   坐观成败   坐山观虎斗   余音绕梁   余勇可贾   兵贵神速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近朱者赤   近水楼台   返老还童   迎刃而解   饮鸩止渴   饮醇自醉   肝脑涂地   言归于好   言不由衷   言过其实   言必信,行必果   忧心如焚   快刀斩乱麻   完璧归赵   穷凶极恶   良莠不齐   穷兵黩武   沧海桑田   沧海一粟   沆瀣一气   沉鱼落雁   沐猴而冠   初出茅庐   初生之犊不畏虎   识时务者为俊杰   改弦易辙   陈陈相因   孜孜不倦   纸上谈兵   纸醉金迷   纵虎归山   忍辱负重   鸡鸣狗盗   鸡肋尊拳   鸡虫得失   尾大不掉   八画   画饼充饥   画蛇添足   画地为牢   画地成图   画龙点睛   直言不讳   卖剑买牛   青出于蓝   青梅竹马   事半功倍   其貌不扬   玩火自焚   玩物丧志   取长补短   取而代之   丧心病狂   卧薪尝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杳如黄鹤   杯弓蛇影   松筠之节   抱薪救火   抱布贸丝   抱蔓摘瓜   披坚执锐   披荆斩棘   拨云见日   拔苗助长   拔帜易帜   势如破竹   招摇过市   按图索骥   择善而从   英雄无用武之地   苟延残喘   苛政猛于虎   厚此薄彼   奉公守法   奔走相告   奇货可居   咄咄逼人   咄咄怪事   易如反掌   明哲保身   明察秋毫   忠言逆耳   虎口余生   非驴非马   罗钳吉网   歧路亡羊   图穷匕见   固若金汤   金屋藏娇   金石为开   金城汤池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舍本逐末   舍身取义   贪生怕死   贪小失大   贪财好色   贪天之功   贪得无厌   受宠若惊   所向风靡   所向无前   所向无敌   所图不轨   狐假虎威   狐死首丘   狗尾续貂   欣欣向荣   贫贱之交   依样画葫芦   佳人薄命   使功不如使过   彼众我寡   彼一时此一时   物以类聚   物极必反   炙手可热   垂头丧气   垂帘听政   鱼目混珠   和璧隋珠   夜以继日   夜郎自大   变化无方   变名易姓   盲人瞎马   刻舟求剑   视民如子   视同儿戏   视死如归   空穴来风   空前绝后   空洞无物   实事求是   庙堂之量   废寝忘食   学富五车   放荡不羁   放虎归山   河东狮吼   河伯为患   宠辱不惊   沾沾自喜   郑人买履   卷土重来   怙恶不悛   姗姗来迟   姑息养奸   始作俑者   驷马高车   驷马难追   终南捷径   孤注一掷   居安思危   九画   相思树   相提并论   相敬如宾   相濡以沫   相顾失色   相得甚欢   柳营试马   柳暗花明   树倒猢狲散   树欲静而风不止   挥戈反日   挥汗成雨   指鹿为马   按兵不动   挟天子以令诸侯   挂羊头卖狗肉   拾人牙慧   草木皆兵   草菅人命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城狐社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南山可移   南柯一梦   南冠楚囚   南风不竞   南辕北辙   面如土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