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罪恶的帮凶:第二次世界大..

作者:马夫
书城价:¥2.88

2

幕后揭秘:第二次世界大战..

作者:马夫
书城价:¥2.88

3

科学名家讲座:世界前沿武..

作者:胡元文
书城价:¥2.88

4

空战武器-世界军事百科丛..

作者:林之满
书城价:¥2.88

5

正义密码:第二次世界大战..

作者:胡元斌
书城价:¥2.88

6

胜利反攻:第二次世界大战..

作者:胡元斌
书城价:¥2.88

7

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

作者:马夫
书城价:¥2.88

8

法西斯运动:第二次世界大..

作者:马夫
书城价:¥2.88

9

太空与卫星武器传奇

作者:冯化平
书城价:¥2.88

10

英雄赞歌:第二次世界大战..

作者:胡元斌
书城价:¥2.88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5:世界危机·战后

0评论量

26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5:世界危机·战后》一战结束,英国因军队遣返、复员、妇女下岗等问题陷入困境。俄国发生内战,协约国进行武装干涉,但未果而终。一战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结束战争状态,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尽管建立了国际联盟,但并未达到国际安全与裁军的目的。《次世界大战回忆录5:世界危机·战后》着重叙述巴黎和会以外的事情与和会决议的后果和外界对此的反应。此外,本卷还叙述了矛盾深远、积重难返的英国与爱尔兰的问题;叙述了一战中土耳其虽然战败,但凯马尔主义的土耳其正在崛起;希腊虽然是战胜国,战后却因征战土耳其而演出悲剧。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作家、政治家。1940-1945年和1951-1955年任英国首相。1900年进入国会开始他的政治生涯,1906年起历任殖民、贸易、内政、海军、空军、财政、军需、陆军部大臣。为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的获胜起了重大作用,在世界史上占有一个重要席位,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纪念发行。 丘吉尔——三巨头之一,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家。 伟人反思历史之巨著 岛国和大陆如何走向战争。 总结二十世纪创伤的根源,发现历史背面的内在脉络, 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历史背后不为人知的真实。
4个世纪的持续时期——胜利的庆典——喜悦与反应——世界的主人——停战梦——聚会——俄国——德国的机会——新武器——新贵族——不正常条件——无法预见的形势——和平的震动——战时魔力的消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英国的地位上升到了她前所未有的最高点。在连续的4个世纪里,这是她第四次率领并支持欧洲抵抗军人暴政;这是英国第四次为保护这批低地小国而宣战,战争以她们的完全独立而结束。西班牙、法兰西王朝、法兰西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全都曾蹂躏并企图占有或控制这些地区。400年间英国都是以进行战争和施展政策来阻止所有这些国家,她们全都被打败和逐了出去。在这份罗列威严君主和最高军事长官的名单上已经包括腓力二世、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现在还要加上德国威廉二世的名字。这四大系列事件,由于这么多代人坚定不移地为着同一目标而奋斗,都以成功告终,创立了时间极长与光辉成就极大的一项纪录,这在古代史或现代史上都是无可比拟的。 我们还获得了其他一些重大的好处。德国海军的威胁不复存在,德国过分自信的力量肯定要后退许多年。曾是我们盟友的俄罗斯帝国已被革命政府所取代,这个政府已经宣布放弃对君士坦丁堡的一切要求,由于她先天的不足和无能,难以很快构成对印度的严重军事危险。另一方面,英国与她最近的邻邦和积怨最深的敌人——法国——联合起来,结成了休戚与共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有可能是既强固又持久的。英国和美国的军队第一次并肩作战,英语世界这两大分支再次开始一起谱写她们的历史。最后,在长期和可怕的世界动乱中英国承受住了每一次冲击与损伤。反映宗主国和各自治领生命力的议会制度,证明其本身对于进行战争和在和平时期维持自由与进步一样有用。穿越世界所有水域、把整个英国结为一体的看不见的利益、情感和传统的纽带,证明比最有约束力的正式保证还要有效率。由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50万人组成的军队被这些难以说清的、而且常常是觉察不到的引力所吸引,跋山涉水走过比以往任何一支军队走过的更远的路途,为着一个事业、一场争斗去征战去牺牲,而这个事业与这场争斗只是遥远地影响他们直接的物质安全。在发生危机的几年间,印度各民族、各教派以他们各自的方式自发地表示忠诚,并以空前的规模捐钱、捐物、捐武器支持战争。1914年的南非叛乱就是被南非战争中曾是我们最危险敌手的那些布尔人的将军镇压的,他们当然与我们签订了弗里尼欣[1]解放条约。只有爱尔兰的一些人拒绝支持我们,关于那里的问题有很长的往事可说。 大战胜利的庆典展现在不列颠民族的眼前。我们曾与之打仗的所有帝王已全被废黜,他们所有的英勇的军队都已一败涂地。这些可怕的敌人曾通过力量与手段长久地威胁我们的生存,以武力摧毁了不列颠民族的许多精英,消灭了俄国,使我们全体协约国(美国除外)奄奄一息,他们如今俯首听任征服者摆布了。苦难和考验过去了。危险被挡开了。流血牺牲没有白费,流血牺牲终于结束了;曾经过分紧张的人们得救了,渴求有一段享受胜利喜悦的时间。教会与政府联合举办隆重的感恩祈祷。全国放假。缴获的大炮沿伦敦圣詹姆斯公园林阴道排成三长行。每条大街都挤满了欢腾的男男女女。各阶层民众都沉浸在普天同庆的欢乐中。宴会、音乐和华灯把战时沉寂的夜晚变成了明亮灿烂的白天。一群群的人们怀着无法形容的感情,激动不已;在特拉法尔加广场,伦敦狂欢者的欢乐在纳尔逊纪念柱的花岗石基座上留下了持久的标记。 谁会埋怨或讥笑这些无法抑制的狂喜呢?每个协约国都分享了这种喜悦。五大洲每一个战胜国的首都或城市都以自己的方式再现了伦敦的欢庆情景。这种时刻是短暂的,它们留给人们的记忆转瞬即逝;它们开始得突然,消失得也突然。太多的鲜血流掉了,太多的精英消失了。每个家庭中成员的缺口都太宽,中间一代人不在了。几亿人带着可怜的欢乐,向他们心爱的人的成就致敬,此后人们突然惊醒了,有幻想破灭的感觉。虽然依旧有安全保证的满足,恢复和平的满足,保持荣誉的满足,辛勤工作带来生活舒适的满足和士兵归家的满足;但是这些情况只是个背景;与这些满足掺和在一起的是,思念那些永不再回家者的痛苦。 *  *  * 在法国和比利时的英军战线沿线,11点钟出现了反映人的神秘本性的心态。炮轰静寂了;军队原地驻停。士兵们在静寂中一动不动,以茫然的目光面面相觑。人们在不知不觉间有扫兴之感,产生了某种畏惧、疑惑甚至忧郁感,他们在片刻工夫前还在对敌人穷追猛打。征服者的脚前仿佛出现了深渊。 “把武器放在一边!希腊爱神厄洛斯!漫长的战争结束了。” 战斗部队的紧张神经一时间似乎无法适应突然的放松。在胜利之夜先头部队的军营是如此安静,以至于人们或许会以为他们是一批尽力战斗后最终被打败的勇敢士兵。这种心理上的阵阵压抑像在英国的那种奔放心情一样,都很快消失了;几天后,家成了所有人想望的归宿。但这里又一次出现了理想的破灭和希望的落空。
前言 第一章 “战时魔力的消失” 第二章 民众 第三章 复员 第四章 可怜的俄罗斯 第五章 干涉 第六章 十四点 第七章 和平会议 第八章 国际联盟 第九章 未完成的任务 第十章 “三头政治” 第十一章 和平条约 第十二章 俄国内战 第十三章 维斯图拉河的奇迹 第十四章 爱尔兰的幽灵 第十五章 爱尔兰协议 第十六章 爱尔兰自由邦的兴起 第十七章 土耳其还活着 第十八章 希腊悲剧 第十九章 恰纳克 第二十章 世界危机的结束 附录 索引 中外文人名对照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