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七 阉宦..

作者:闻明, 张林
书城价:¥2.88

2

世界思想与教育历史纵横谈

作者:箫枫
书城价:¥2.88

3

领先世界的古代化学(下)

作者:林之满 萧枫
书城价:¥2.88

4

独领风骚的古代医学(下)

作者:林之满 萧枫
书城价:¥2.88

5

造福于民:荆江分洪工程开..

作者:张学亮
书城价:¥2.88

6

扭转战局:志愿军发起第二..

作者:刘 亮
书城价:¥2.88

7

全国动员:做志愿军坚强的..

作者:李 奎
书城价:¥2.88

8

世界历史百科 破解自然..

作者:闻 明 ,彭萍萍
书城价:¥2.88

9

蓝天雄鹰:中国人民解放军..

作者:郑明武
书城价:¥2.88

10

经济重任:中国人民银行被..

作者:张学亮
书城价:¥2.88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胜利荣光:芷江受降

0评论量

19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芷江是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第一个举行洽谈投降事宜的城市,“芷江受降”永远地定格在历史中。   本书以200多幅高清照片为经,以当时的中美亲历者以及美国军官约瑟夫·德的口述为纬,全景观、多视角、细致化地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中美盟军在湖南芷江的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包括芷江受降的历史场景、美军在芷江的通讯工作、芷江的风土人情等等。既有重大历史事件的严肃性与庄重性,也有个人视角的趣味性和生活化,从宏观到微观展现了芷江抗战文化的各个层面。恰逢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此书的出版极符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同时,本书收录的高清彩照均是美国军官收藏了几十年的珍贵资料,首次在世界上面世,既弥补了关于“芷江受降”在图片资料上的匮乏,更为专家学者在这一课题上的研究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料。
  约瑟夫•德(Joe Day),大学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二战期间曾任美军第988信号服务站中士,美国顾问团总部驻国民党新六军通信技术人员。 李松,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在哈佛大学任访问学者。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 刘苹,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曾在哈佛大学从事访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与省级多项科研课题。
  八年战火起卢沟,一日受降到芷江   听亲历现场的美国大兵讲述   第一个接受日军投降城市的风雨历程   首次公布的200余幅珍贵照片   再现芷江受降的庄严时刻   中英双语的图片说明   带给您多元化的阅读体验
前言 本书以二百多幅照片为经,以美国军官约瑟夫·德和中国军民的口述为纬,全景观、多视角、细致化地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中美盟军在湖南芷江的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包括日军在芷江投降的历史场景、美军在芷江的通讯工作、芷江的风土人情等等。既有重大历史事件的严肃性与庄重性,也有个人视角的趣味性和生活化,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地展现了芷江抗战文化的各个层面。 之所以有这本书的出现,缘起于2010年—2011年我在哈佛大学访问研究期间的一段交游。经朋友介绍,我结识了美国退役军官约瑟夫·德先生。约瑟夫·德兴致勃勃地向我讲述了他在印度、缅甸和中国芷江的抗战经历,以及在昆明、北京、上海等地的游览体验。随后,他展示了二百多幅珍藏了六十多年的高清彩照,并向我详细地叙述了每一幅照片的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等关键信息。这些历史照片具有相当重要的文物价值,尚未在任何形式的媒介展示,其主题、内容之认识价值,以及视觉效果之逼真生动,十分令人惊叹。 多年来,约瑟夫·德一直在物色合适的研究者,尤其希望中国学者能够结合照片将美军二战期间与中国军队并肩抗战的历史过程呈现出来。经过多次深入交流,约瑟夫·德完全相信我的能力,他将二百多张胶片全权委托我来整理、研究和出版。 这是一位近九十高龄的二战老兵的重托;这是一位曾经与中国人民共同浴血奋战的美国战士的重托;这也是无数为二战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美国军人的重托。面对这份重托,作为中国学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义不容辞。 约瑟夫·德的照片原本是用柯达胶卷拍摄的,转换成清晰的电子图片的话,需要借助一台扫描仪来完成,约瑟夫·德的上司施安勒上尉的儿子弗雷德先生不辞辛劳承担了胶片转换的任务。近三年来,我根据照片的主题进行了编排和整理,根据照片的内容进行了辨析和考证,根据约瑟夫·德的口述还原了照片背后的故事。同时,利用关于抗战时期芷江的大量历史文献,与照片进行对举式的互文阐释。 当我根据历史事实整理完毕所有照片之后,我开始兴致勃勃地研究、叙述这段历史。然而,当整理完约瑟夫·德的照片和口述文字之后,对于如何来叙述这段个人视角的大历史,我开始犯难了,这本书该怎么写?因为结合主题进行资料汇集,深入查阅大量研究资料之后,我发现“芷江抗战”这一话题,其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了。无论是专著、论文、口述历史,还是音像、图片、实物,都已经有了全面细致的研究与搜集。那么,这本书如何奉献一些新的发现?这本书有何价值? 我面临的选项是:第一,完全站在约瑟夫·德的立场,叙述一个美国军人镜头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说,即个体化的战争记忆。第二,沿袭目前主流的爱国主义、国际友谊、战争道义等等宏大叙事,也未尝不可。问题是,如果面对具体的历史材料以及亲历者个人的印象和体会,那么某种僵化的宏大叙事逻辑又往往捉襟见肘。我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第一,约瑟夫·德的照片和现有的历史文献、叙述,何者为主,何者为次?第二,如何避免照片内容和历史叙事之间,可能出现的油水分离? 我尝试采取的叙述方式是: 第一,以基本史实为主线。照片图像的内容和拍摄者的口述、记忆,作为历史研究的多重证据之一,是对世界范围内二战历史的丰富和补充。我们固然要重视约瑟夫·德个人叙事视角的独特性与图片内涵的多义性,但是对于图片的解读应该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这就决定了本书的历史叙述应该建立在现在所掌握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和框架之内,确立一条叙述的主线,而不是完全围绕照片而阐释,以至游离出主线,完全成为一种个人化的叙事。为了更全面地展现历史的诸多细节,我从芷江的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获得了大量珍贵的黑白照片,这些照片与约瑟夫·德所拍摄的内容彼此补充、互为说明,形成了一条历史细节的链条。 第二,图文参照。虽然本书采取图文参照的方式,但是文字并非完全围绕照片而存在。照片与文字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第三,在材料和观点上避免预设立场,不做武断的判断,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之下,多元并举,众声喧哗。建立各种材料和看法的对话平台,由读者自己去选择、分析,并得出结论。因而,本书的叙述强调开放性和流变性。 本书是否能够达到我所期待的效果?难免忐忑,敬请各位读者批评吧。
约瑟夫·德致辞 约瑟夫·德生平 总序 前言 历史选择了芷江,芷江创造了历史 美军驻扎芷江 美军广播及通讯工作 日军投降喜讯到芷江 胜利喜庆满芷江 芷江受降筹备 日军投降代表抵达芷江机场 日军芷江投降签字场景 芷江受降之后 盟军在芷江 芷江军事机场 芷江的战友 大火和废墟 芷江街头见闻 芷江市场一瞥 芷江人民劳作场面 河边风景 结语 附录一:芷江受降大事记(1945年) 附录二:冈村宁次回忆投降及投降后的状况 附录三:今井武夫回忆受降经过 附录四:今井武夫所载《芷江会谈记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