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美妙的新世界》是A.赫胥黎著名的幻想小说,含义深刻,耐人咀嚼,因此十分畅销。它1932年出版,到1966年的34年间已经出了哈珀版、新哈珀版、矮脚鸡版、矮脚鸡经典版等57版,共275万册。作者A.赫胥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是《美妙的新世界》,这本科幻小说为他赢得了巨大的世界声誉。这本书的名字意味深长。它来自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暴风雨》。本书主要刻画的是机械文明下的未来社会中,人的“人”性被机械剥夺殆尽,处于“幸福”状态的人们以几种种姓产生于工业化的育婴房,接受种种安于现状的教育,热爱机械化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他们拥有安定、无限的 “自由”,却丧失了科学、艺术、婚姻、个性、甚至喜怒哀乐。偶有对现状产生怀疑或叛逆心态者,均被视为不安定因素放逐边远地区。
奥尔德斯·伦纳德·赫胥黎(Aldous LeonardHuxley,1894-1963),英国作家,著名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之孙。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一生共写作50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便是科幻小说《美妙的新世界》,这部作品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赫胥黎对人类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凡的预见力,因此才有《美妙的新世界》这部惊世之作的问世。他1937年移居美国洛杉矶,1963年在那里去世。
这是一部幻想小说名著。刻画的是机械文明下的未来社会中,人的“人”性被机械剥夺殆尽,处于“幸福”状态的人们以几种种姓产生于工业化的育婴房,接受种种安于现状的教育,热爱机械化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他们拥有安定、无限的“自由”,却丧失了科学、艺术、婚姻、个性、甚至喜怒哀乐。偶有对现状产生怀疑或叛逆心态者,均被视为不安定因素放逐边远地区。
一幢灰白色的大楼,矮矮的,只有三十四层。门口大书:中央伦敦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盾式的图案上是世界国的格言:社会,本分,稳定。
底楼的巨大厅堂面对着北方。尽管对夏天而言窗户外已经很冷,室内却热得像在赤道。薄薄一道森严的光耀眼地射进了窗户,渴望搜索出什么苍白的、长鸡皮疙瘩的穿便衣的非专业人员的形象,却只找到了实验室的玻璃器、镀镍橱柜和闪着凄凉的光的陶瓷。对荒凉的反应还是荒凉。工人穿的大褂是白色的,手上戴的橡胶手套死尸般煞白。光线冻住了,冻死了,成了幽灵,只有在显微镜黄色的镜头下,才找到了某种丰腴的有生命的物质。那东西在镜头下浓郁得像奶油,躺在实验桌上一排排擦得锃亮的漂亮的试管里。向远处伸展开去。
“这里,”主任开了门说,“就是孕育室。”
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主任进屋时,三百个孕育员身子都俯在仪器上。他们有的不声不气,全神贯注,几乎大气不出;有的则心不在焉地自语着,哼着歌,吹着口哨。一群新来的学生低声下气地跟在主任身后,有些紧张。他们全都非常年轻,红扑扑的脸蛋,乳臭未干。每个人都拿着一个笔记本,那大人物说一句他们就拼命地记一句——从大人物那里直接受教是一种难得的特权。中央伦敦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主任对亲自带领新生参观各个部门特别重视。
“这只是给你们一个全局的印象。”他向他们解释。因为既然需要他们动脑筋工作,就得让他们了解一些全局,尽管他们如果想成为良好的社会成员过幸福的日子,还是知道得越少越好。具体细节通向品德与幸福,而了解全局只是必不可少的邪恶,这个道理凡是聪明人都是明白的,因为形成社会脊梁的并不是哲学家,而是细木工和喜欢集邮的人。
“明天,”主任总对他们微笑,亲切而略带威胁地说,“你们就要安下心来做严肃的工作了。你们不会有多少时间了解全局的。而同时……”
而同时,从大人物的嘴直接到笔记本也是一种特权。孩子们发狂地记着笔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