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民国商魂:一代创富者的智..

作者:王建男
书城价:¥11.5

2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作者:余音
书城价:¥9

3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作者:曹学思
书城价:¥15

4

新开流人家

作者:王伟力
书城价:¥15

5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

作者:伴随编辑部
书城价:¥11.5

6

六代之民:张中行别传

作者:孙郁
书城价:¥14.9

7

李海青传

作者:白云起,计英臣
书城价:¥14.9

8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作者:韩仲义
书城价:¥12

9

绝命追杀

作者:詹幼鹏
书城价:¥11.5

10

绝代风华:民国名媛的华丽..

作者:伴随编辑部
书城价:¥11.5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卢作孚:民国一代船王(他小学毕业,自学成才,一条小船起家,成就长江航运神话)

0评论量

53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一个伟大的人物能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彩的故事,他们也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卢作孚就是这样一个人。   卢作孚小学毕业既辍学,但是他坚持自学最终成才,他当老师,做记者,成为报纸主笔,担任公职在军阀割据的四川大刀阔斧的实行改革……这些都只是前奏。   他以一个文人的身份,在身无一文的情况下,创办著名的民生公司。民生公司以一条70吨的小船起家,经营长江上的航运业务。在卢作孚的领导下,公司迅速壮大,不仅兼并了川江上所有中国轮船公司,还沉重打击了外资轮船公司的嚣张气焰。   1938年,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的大撤退从武汉开始,而执行这次撤退任务的核心就是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在卢作孚和民生公司的努力下,大量与抗战密切相关的人员和物资从武汉运送到了四川。武汉沦陷时,中国宝贵的工业基础得以保存。   到1949年,民生公司拟拥有148艘江海轮船,投资60多个企事业单位,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
莫玉,文学学士,在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发表多篇文章,关注历史、时政等领域,并对各领域有着深刻思考和见解,长期研究唐史和中国商业史。
 长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的内河。所谓内河,就是独有独占,除中国之外,任何国家未经允许都无权进入。然而,在清末和民国时期,长江却成了“国际水域”:由于中国贫弱,帝国主义无视中国的主权,他们的军舰和商船在长江上随意进出,欺压中国人民,掠夺中国资源。这一切,被一个叫做卢作孚的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要义自己的力量将帝国主义赶出长江!   带着这样的信念,卢作孚创办民生公司,以一条70吨的小船起家,在长江上游的四川开始经营航运。10年之后,卢作孚的轮船公司不仅统一了长江上游的中国轮船公司,还迫使实力雄厚的外国轮船公司退出长江上游,也就是说,卢作孚以一己之力收回了长江上游的内河航运权!   然而,就在卢作孚的公司打算更一步时,抗日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大的民族危机。面对国家的危难,卢作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战的事业中,他的轮船公司以极低的价格向大后方运送人员和物质,并向前线运送兵源和武器。整个抗战期间,卢作孚的公司可谓是损失惨重,但是却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将向读者展现卢作孚堪称传奇的一生。   全书文笔简洁,深入浅出,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在故事中感悟历史,在历史中思考人生。
1历史记住了这段时光1938大撤退 1937年7月,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军队在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上抵御日军的进攻。然而敌我力量悬殊,国土一寸寸沦陷。华东地区是当时中国现代工业的集中地,华东沦陷,中国近代工业将受到毁灭性打击,抗日将成为空谈。于是,在抗击侵略者的同时,后撤华东及各地的重要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成为仅次于前线的第二大任务。而在撤退的最重要时期1938年,卢作孚成为了指挥这场撤退的核心。 中华危急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遭遇的最大的一次民族危机。此时的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千千万万华夏子孙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极尽个人之所能。在这其中,有一个叫卢作孚的四川人以一己之力,挽救中华命脉于危难存亡之际,他个人的行为,可以说事关8年抗战之成败。这卢作孚是何人?他一手创办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轮船公司民生公司,正是他和他的民生公司为抗战初期的大撤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7年8月13日,日军对上海发起进攻,叫嚣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爆发。整个战役期间,日军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战争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损失,但是仍然无法抵御日军优势兵力的进攻,上海的沦陷无可避免。 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结束,尽管以中国的失败告终,但是却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同时也为长三角地带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内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历史记住了这段时光“1938大撤退” 中华危急 沉船阻敌 雪中送炭 战事又起 飞抵宜昌 分段运输 公司账目 2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励志成长 贫苦出身 初入学堂 辍学后发奋自学 不该失败的失败 3胸怀远大的理想最年轻的革命党人 革命救国思想的萌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