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阐述城镇化基本概念及特征,介绍了中国新型城镇化所依持的理论纲要,表述城镇化与经济、空间等方面的内在关系,立足国情现状,明确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展望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基本趋势及战略构想。
新玉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经济与发展研究,对国情普及教育有深厚的认识,策划、编纂并出版有《税费改革出路》《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改革与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管理》《农村发展模式》《农业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等关于经济与三农问题的图书,其中《财政改革与制度创新》一书获得北京社科图书一等奖。
本书把握时代的脉搏,利用自身前沿理论的优势,针对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新热点,策划编写了“新时期的新型城镇化”系列丛书。这套丛书由四部单册组成,系统地论述和解答了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通过大量的案例与资料分析,为践行城镇化建设的各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与工作指导,以及城镇化研究人员提供丰富的理论与案例素材。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人为地提高或阻挡是不可能的。过度城市化或滞后城市化都不利于国家和地区的总体发展。作为领导者,关键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挥好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顺利度过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与深刻的教训。我国的城镇化以及城镇化进程,未来发展的机制、道路、模式等都是十分复杂的,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合理有序地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一大课题。我们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今后的城镇化找到一条合理的发展道路。
第一章 世界城市化理论概述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一词。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加快,urbanization一词开始风行世界。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者在研究城市化问题之初多把urbanization翻译成city 和town,对应汉语就是城市和镇,urbanization一词翻译为城镇化更为妥当。在我国,镇和市都属于都市型居民点,因此,“城市化”和“城镇化”两者完全同义。
由于对城市和城镇概念的混淆,所以出现了“城市化”和“城镇化”两种译法,其实在英文中都是一个词(urbanization)。在日本和我国的台湾又译成“都市化”。如果大家对城市和城镇的含义认识比较一致,即广义的城市和狭义的城镇是相同的,那么,对城市化和城镇化就不会产生歧义。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界和地理学界于1982年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城镇化道路问题学术讨论会”上,明确指出,城市化与城镇化为同义语,并建议以“城市化”替代“城镇化”,以避免误解。
200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为统一说法,与国家公布的正式文件的提法相一致,教材在表述上使用了“城镇化”。目前在户籍制度改革没有大的进展的背景下,虽然中央没有明文规定,许多城市化政策趋向于就地的城镇化,即在乡村所在地进行城镇化建设,以避免人口的过度集中。显然,这种做法,与国外广义的城市化有显著区别,城镇化一词到处流传是有现实意义的。
第一章 世界城市化理论概述
一、城市化基本概念
(一)城市化一般含义
(二)城市化的特征及发展特点
二、城市化相关理论
(一)结构转换理论
(二)人口迁移理论
(三)城市化展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城市化理论
三、城市化典型模式
(一)按人口、土地使用情况划分
(二)按统筹布局分类
四、城市化普遍规律
(一)城市化的历史阶段
(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