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它所闪现出的思想光华,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书内容多取材于先进国关于职业教育的名著,原理既采自先进各国,取其精华,又结合本国实际需要,希望能产生所谓中国的职业教育。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1933年1月,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
主要作品有:《大众集》、《坦白集》、《漫笔》、《展望》、《经历》、《韬奋言论集》等。
第二章 职业教育之需要
经济状况之变迁为职业教育之需要原因一 职业教育之需要,其原因多端。其第一原因为经济状况之变迁。自上世纪以来,世界人类生产能力倏增;凭藉蒸汽与电力之作用,炭与水之效力远非昔比。美国总统詹姆斯尝有言曰:“今日美国国内之机械生产力殆远过一世纪前全世界人民之生产能力。在多类工作上,仅得一小机械之助力,一人所能成就之工作,胜过本世纪初叶时五十人之工作而有余;同时在其他工作上因蒸汽与电力之应用,虽百年前全世界人类并力而后能成之事,今则一人主之而有余矣。”制造既精速无伦,商业亦随踵勃兴;近一世纪工商业之进步速率,大有一日千里之势,虽前十世纪之长时间,莫之敢望。经济状况既大异于前,社会乃大受其影响,教育上之新需要亦发端于是焉。故施讷登博士尝言:家庭也,工场也,此古来职业教育之地也。世运渐进,科学日明,工艺之制造,宏伟壮大,迥非一手一足之力所能及。工场师徒传授之心得,不足以应现世之要求,艺徒之制遂剥落无存。若工艺汇萃之区,厂场高大,隔绝内外,家居之童稚欲窥其内容而无由。彼从前小市镇之织布锤铁为人人所共见者,至是已久不可复得。不过村落农家,父作子述,犹用家庭教育之方法,相为授受,以传其技。然自近代新法层出,花能双蕾,谷可十穗,旧时农法,亦相见立败,不能竞矣。加以近世财政规划伟大,鞭笞平民于无形之中;若驱妇孺习钝拙之手工,长此不已,国将不竞。以是种种,可知家庭工场,农庄遗传教育,已居失败之地位。非特设学校,分科教授,不足以挽救人生之职业矣。
教育观念之改变为职业教育之需要原因二 因经济状况之变迁而职业教育之需要乃随之俱起,诚如施讷登博士所述矣。然数十年来教育观念之改变亦与有力焉。故职业教育之需要,其第二原因为教育观念之改变。其故安在,请得申言之。当上世纪之上半叶,世界对于教育及政治经济之概念,其范围甚为狭隘。当时所谓政治经济,以为人生一切志愿,目的,欲望,及爱情等等实皆屈伏于求富欲望之下,所谓人者非他,即此类动物而已!此种学说实属伪谬。今之所谓经济学者,其视人也,乃视为具有众多及复杂动机之人类;其职务乃在展其功用,为人类求得必须之事物,俾得维其舒泰生活;其所重者在人而不在财富。经济界之观念变矣,教育上之观念亦同时有重要之改革。往昔之教育乃为闲暇阶级而设,重在文艺;今则此种注重点已迁移矣,其所重者乃在工业的,实利的,与平民主义的教育观念,视教育为增进公民及工业效率之工具。教育上陈旧方法与陈旧观念成立之时,世人对于从事工作之人生观至为狭隘。除读写算外(three R's),工作阶级殆无领受其他教育之权利;得领受此种教育者仅限于所谓文雅阶级。晚近研究教育问题者始觉社会之基础不在书本教育矣。盖在平民主义之社会,教育之权利当普及于全体国民,苟所授教育,其效用仅适宜于少数专门事业之人,或仅适宜于少数闲暇阶级之人,则虽有强迫义务教育,仍与平民主义背道而驰;苟所授教育,其宗旨仅在增加工业上大组织中雇用人之效率与速率,亦与平民主义相剌谬。适当之教育不但顾及少数之特殊阶级,且顾及不幸之多数国民,是诚平民主义之教育真铨矣;然尤在不特将此教育之权利普及于人人,而其所授教育且须适用于各阶级之个人,不然普及犹无益也。教育上之观念既有如是重要之改革,职业教育之需要乃愈急不容缓矣。
第一章 职业教育之意义
第二章 职业教育之需要
第三章 职业教育及学校之分类
第四章 职业心理
第五章 教育指导
第六章 职业指导
第七章 职业预备
第八章 职业补习教育
第九章 科学的索究法与教育
第十章 科学的索究法与教育(续)
附录 美国实行振兴全国职业教育之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