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少年读史记·绝世英才的风..

作者:张嘉骅
书城价:¥14.9

2

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

作者:张嘉骅
书城价:¥14.9

3

东欧现代作家作品

作者:萧枫
书城价:¥2.88

4

世界文学发展大讲坛

作者:萧枫
书城价:¥2.88

5

港台文学大观赏

作者:萧枫
书城价:¥2.88

6

史学与掌故的历史:史学历..

作者:萧枫
书城价:¥2.88

7

百家与典籍的历史:百家历..

作者:萧枫
书城价:¥2.88

8

中国散曲与曲词精读讲堂

作者:萧枫
书城价:¥2.88

9

中国香港与台湾文学大观

作者:萧枫
书城价:¥2.88

10

世界古代作家作品

作者:萧枫
书城价:¥2.88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枢纽:3000年的中国(罗振宇跨年演讲重磅推荐)

0评论量

298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枢纽-3000年的中国》是一部纵览中国千年历史、探索当下世界的“中国力量”的历史人文读物。本书运用空间和时间的观念与方法,致力于在一种全球的视野下,主要论述了自夏商周至清末中国古代草原-农耕-海洋的南北向三重结构和平原-绿洲&高原的东西向次级结构,对以下问题给出内在连贯统一的解释: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结构在古代的形成,中国革命对于中国现代转型的伟大意义,以及中国作为世界枢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所具有的世界意义。贯通所有这些问题的解释逻辑,是中国的两大根本特征,一是它作为一个古老且未中断文明,所带来的历史记忆,一是中国的超大规模性,所带来的政治和经济效应。 本书认为,对中国的超大规模性的理解,是理解中国问题的一个根本前提,这就构成中华文明区与其他文明区的重要区别。 这本书能带你看懂: 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 中国奇迹持续的原因; 以及,该如何认知我们的世界角色。 在这个关键节点,每个人都在思考未来。 我们在思考未来的时候,*重要的事情是对目标的设定。 而如何设定目标,取决于你怎么理解自己、理解中国、理解世界。 每个人,都 该思考—— 在起伏的浪潮中,一个人怎么认知环境? 过去40年,中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 中国式奇迹能否持续? 未来,世界会有怎样的格局? 在大环境下,你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
施展 青年历史学者,在「得到」App开设的《中国史纲50讲》大师课,已经超过5万人订阅。 他工科出身,因为觉得不够好玩,转向文科。 在北大拿到了史学博士。现在外交学院任教,教授西方思想史、文明史方面的课程。 著名投资人徐小平、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都是他的读者。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刘吉特地为《枢纽》这本书做序推荐。 作者微信公众号:施展世界
1. 罗振宇跨年演讲推荐的2018年度图书 《枢纽》这本书,在“时间的朋友”2017跨年演讲上隆重首发,是整个跨年演讲的核心思想来源。也是这一年间,对罗胖认知升级*重要的一本书。上线不到48小时,销售逾5万册。 2. 作者特别牛 作者施展,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得到」App大师课《中国史纲50讲》的主理人。《枢纽》是对这门已经有超过5万人学习的课程的思想更加系统的阐述。 3. 认可度非常高 除了罗胖,著名历史学者许纪霖、著名投资人徐小平,都是这本书的读者。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中欧工商学院原院长刘吉,还特地为这本书做序推荐。如此多牛人的认可,足见这本书质量之高。 4. 视角很独特 不同于传统“文人治史”的局限,作者施展是工科出身,后考取北京大学史学博士,专心治史。在《枢纽》一书中,施展用他严密的理工科思维,和对西方历史的研究,用超学科的独特视角,为你呈现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5. 这本书带你重新理解过去 和大多数历史著作不同,这本书不是告诉你过去的中国如何兴衰、各色英雄人物如何走上历史舞台。它为你展示的,是囊括三千年、纵横九千里的历史变局。它将告诉你的,不是一人、一事、一城、一朝的兴衰,而是“中国为什么是中国”“如何定义汉人”这样的底层逻辑。 6. 这本书带你重新思考未来 施展说:学历史能让你看懂未来。它既然能让你知道中国从哪里来,也就能让你知道中国将到哪里去。书中提出一个非常振聋发聩的观点——未来,中国会成为世界的枢纽。为啥这么说?不是情感上的感性猜测,而是通过三千年的历史变迁进行的严密论证。 7. 这本书带你定位自我 如何定位自我、规划自己的未来,一定程度上由如何看待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而决定。当明白了中国未来会成为世界的枢纽,终局性地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也就更容易提前重新定位和规划自己的未来,抓住这个时代的红利和机会。 8. 一本书重塑思想体系 这不只是一本历史书,而且融合了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博弈论的各学科跨界知识。除了带你理顺中国发展的脉络,更从多学科、多视角,为你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下次,你可以从容地考察一国的历史和未来。 9. 反复打磨,值得收藏 从初稿到定稿,再到审校、出版,前后经历了将近一年时间。不仅对文字、页面进行了反复的设计和打磨,而且在用纸和封面设计上,也进行了多次尝试。如此费时费力,就是为了让这本书在你手中,更能体现价值。
绪论 壹 哲学篇:中国历史哲学纲要 一、作为中华民族之信仰的历史 二、历史的精神现象学过程 三、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四、中国历史的时间结构 五、从奉天承运的天子到普遍均质的人民 六、中华民族的世界历史使命 七、历史运动的内生方向 贰 社会学篇:历史演化的动力机制 一、从欲望到信仰 二、制度的演化 上篇 作为“中国”的世界 第一章 地理与历史 第一节 中原 第二节 草原 第三节 过渡地带 第四节 西域 第五节 雪域 第六节 西南 第七节 海洋 第二章 第一轮历史大循环:封建社会 第一节 三轮大循环 第二节 脱于混沌,封建初成 第三节 封建的巅峰与瓦解 一、周厉王之败 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三、技术进步与封建社会的终结 第四节 思想的自由奔流 一、轴心文明思想的开启 二、史学的勃兴 第三章 第二轮历史大循环:豪族社会 第一节 中原帝国与草原帝国 一、天下定于一 二、草原的兴起与中原的豪族化 三、从豪族崛起到中原陆沉 第二节塞北的精悍气血与江南的衣冠礼乐 一、塞北的精悍气血 二、江南的衣冠礼乐 三、孝文帝之败与宇文泰之成 第三节普遍帝国及其瓦解 一、关中与关东 二、海上声教与西域胡风 三、安史之乱与西域新命 四、吐蕃的聚与散 五、技术进步与豪族社会的终结 第四章 第三轮历史大循环:古代平民社会 第一节精神的自我超越 一、普遍帝国与特殊认同的矛盾 二、儒学的新谱系与自我超越 第二节 特殊帝国及其蜕变 一、从“伦理世界”到“伦理官僚世界” 二、二元帝国的精神自觉 三、西域的历史伏笔 第三节 大陆普遍帝国及其绝唱 一、元:“大一统”抑或“大居正”? 二、明:大陆的专权与海洋的兴起 三、清:大陆普遍帝国的绝唱 下篇内在于世界的“中国” 第五章 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帝国余晖 第一节 世界市场背景下的诸多新要素 一、外生的技术进步与新经济要素 二、新的知识与新的人才 三、大英帝国主导的新秩序 第二节 帝国的中兴与终结 一、帝国均衡的起伏与变迁3 二、海洋与过渡地带 三、西域的命运与陆海大博弈 四、印度洋的风与大西洋的风 五、西南的奇迹 六、东北的隐喻3 第三节 从普遍帝国到普遍人民 一、普遍主义的重新想象 二、法权视野 三、民族主义与革命 第六章 进行中的第四轮历史大循环:现代平民社会 第一节 革命与战争的正当性 一、政治经济学视角 二、政治哲学视角 三、内部革命与外部革命 第二节 远东的力量格局 一、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谋划 二、俄国的谋划 三、日本的谋划 第三节 民族主义的外与内 一、民族主义与外部世界 二、民族主义的内部困境 三、民族主义的格局欠缺 第四节 共产主义对民族主义的超越 一、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国体建构 二、中华民族的自我超越 三、大陆帝国的自我超越 第五节 从宪法制到宪法典 一、宪法的形式与质料 二、从《清帝逊位诏书》到无产阶级专政 三、共产主义法理学分析 第七章 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世界秩序的失衡 第一节 中国经济崛起的奥秘 一、创新经济与土地财政的时间耦合 二、供应链网络的规模效应 第二节 世界秩序的变迁与失衡 一、从“中心边缘”结构到“双循环”结构 二、世界秩序的失衡与金融危机 三、“不可能三角”与世界秩序 第三节 全球治理秩序之变迁 一、贸易过程的时间维度与国家政治的空间维度 二、从摩尼教秩序到奥古斯丁秩序 第四节 “文明的冲突”与普遍秩序的演化 一、伊斯兰世界的困境与反抗 二、奥古斯丁秩序的二阶属性 三、普遍秩序的演化过程 第八章 世界历史民族的精神自觉 第一节 精神如何自觉? 一、哈耶克秩序与黑格尔秩序 二、施密特问题 第二节 大国的自我超越 一、实力、理想、制度 二、海洋秩序与陆地秩序 三、海洋霸主的自我超越:从英国到美国 四、陆地霸主的自我超越:以德国为例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的合题 一、中国作为世界秩序的海陆枢纽 二、中国秩序作为世界秩序的全息缩影 三、生成中的世界与普遍宪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