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

作者:伴随编辑部
书城价:¥11.5

2

民国商魂:一代创富者的智..

作者:王建男
书城价:¥11.5

3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作者:余音
书城价:¥9

4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作者:曹学思
书城价:¥15

5

新开流人家

作者:王伟力
书城价:¥15

6

六代之民:张中行别传

作者:孙郁
书城价:¥14.9

7

李海青传

作者:白云起,计英臣
书城价:¥14.9

8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作者:韩仲义
书城价:¥12

9

绝命追杀

作者:詹幼鹏
书城价:¥11.5

10

绝代风华:民国名媛的华丽..

作者:伴随编辑部
书城价:¥11.5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慈禧太后的重臣,毛泽东赞誉的工业先驱,孙中山称颂的革

0评论量

35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清朝末年,中国饱受内忧外患,以慈禧外代表的守旧势力面对国家的衰落,不仅不想方设法及时补救,反而盲目自大、阻碍进步。张之洞是慈禧钦点的探花,慈禧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一心要效忠慈禧,但是国家的苦难局面让他深知慈禧的治国理念必将误国。在当京官期间,他一身正气,维护国家利益,深受慈禧欣赏;担任封疆大吏后,他转而全力进行现代工业建设,尤其是在武汉期间,他建起了在当时亚洲首屈一指的工业基础。他的努力,对于缩小中国工业与世界工业的差距有着积极意义。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着眼于张之洞的工业建设成就,体现“实业救国”的理念。
 李玉,职业作家,文学专业研究生,曾任职于平面媒体,对于人物采访写作有独到见解。现专注于历史、人物类图书的创作,对中国近现代知名人物有深入研究,已有《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等多种图书出版。用文字表达人物,不仅仅是对文字进行组合,更是两颗心的碰撞:让读者透过文字感受到一个伟大的灵魂。
张之洞是晚清重要人物,他不仅对晚清政局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中国工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本书着眼于张之洞在发展中国现代工业发面的贡献,详细记录了张之洞在清末工业建设上的诸多成就。
  1 科举成名官场磨砺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最终结束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历了大约1300年。在这130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知识分子几乎都被科举制度左右着;读书的目的也越来越单一,几乎就是为了科举考试,金榜题名逐渐成为无数学子的终身奋斗目标。本书的主角张之洞就是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他是慈禧太后钦点的探花,但是,推动废除科举制度的也是他。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   儒生   张之洞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为什么要办洋务呢?这其中的原因,答案恐怕是不计其数。在众多的原因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是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儒家信徒:当清末儒家思想遭遇冲击后,他试图以各种方式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办洋务就是其中之一。通过研究张之洞办洋务之前的活动,我们可以发现他对儒家的信仰是多么的虔诚。   1852年(咸丰二年)重阳节这天,顺天府乡试的成绩公布了,榜上的第一名正是张之洞。一时间,张之洞中解元的消息在当地引起了热议,名噪一时,他的答卷还被印刷出来,并在全国发行,成为众多学子的参考范文。一个解元就如此了得吗?所谓解元,就是科举考试中乡试时的全省第一名,而通过乡试的考生则称为举人,小说《范进中举》中范进中的就是这么个举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能参加乡试都是秀才,但是不是所有秀才都有资格参加,只有经过考核合格的秀才,才能参加乡试。考试时,由皇帝派主考官到各省组织实施,地点在各省的省城,所以乡试是省内三年一次的大事。再者,顺天府是京畿之地,虽然不是一个单独的省份,可是实际地位却在省之上,这里可谓是人才荟萃,在顺天府参加考试能考中就已经非常难得,更何况还是头名?   张之洞中解元固然难得,但是还有更令人震惊的一个事实:他考中解元时只有15岁!在参加乡试的秀才中,年纪比张之洞大的比比皆是,不少都是胡子一大把的老秀才。一个少年和许多成人同场考试并取得第一名的成绩,这不得不令人惊叹张之洞的才气。在顺天府乡试的历史上,考中解元、后来成名的人不是没有,纪晓岚就是其中很有名气的一位,而纪晓岚考中顺天府解元的时候已经24岁。他的解元和张之洞的解元比较起来就显得不那么耀眼了。张之洞也因为小小年纪就考中解元而被称为“神童”。   张之洞小小年纪就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如此成绩,这与他的家世不无关系。张之洞的籍贯在河北省南皮县,这个县城在北京的南方,距离北京有250公里。不过,张之洞并不是在南皮出生的,而是出生在贵州。当时张之洞的父亲张锳在贵州境内任职,担任过知县、知府这些地方官。那时候的贵州一带条件并不好,交通不便、环境闭塞。可是,对张锳而言,能得到朝廷的任命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了。
他是大清的功臣还是罪臣? 1 科举成名官场磨砺  儒生  洋人、火器、洋务 2 任职山西初试洋务  整顿山西  结识洋人  设立洋务局 3 临危受命总督两广  中法之战  理政务  练新军  设学堂  办工厂 4 调任湖北大兴实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