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冲出云围的月亮

作者:蒋光慈
书城价:¥0

2

陈柱讲诸子

作者:陈柱
书城价:¥0

3

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
书城价:¥0

4

尝试集

作者:胡适
书城价:¥0

5

茶馆

作者:老舍
书城价:¥0

6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作者:郑振铎
书城价:¥0

7

草莽

作者:朱湘
书城价:¥0

8

惨世界

作者:苏曼殊
书城价:¥0

9

残雾

作者:老舍
书城价:¥0

10

蔡元培自述

作者:蔡元培
书城价:¥0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陈柱讲诸子

0评论量

0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立即下载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陈柱讲诸子》以陈柱的《诸子概论》为底本,全书以司马谈所论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为限,每家为一编,编又分章,章又分节。每编之首章为总论,次则每子一章。每章总论,分本原、命名、流派、评议、家数五节;每章各子,分传略、书本、学说三节。陈柱论述诸子学说,最注重于各人之基本观念及政治教育二者,这也是《陈柱讲诸子》的特色之处。
陈柱,(1890-1944),字柱尊,号守玄,广西北流人。著名史学家,国学家,师从唐文治。曾任教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分部。陈柱勤于国学,博闻强记,根基厚实,精于子学,一生著作等身,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种,议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实不多见。著述中以《守玄阁文字学》《小学考据》《公羊家哲学》《墨子间诂补正》《三书堂丛书》《文心雕龙校注》《墨子十论》《诸子概论》《中国散文史》等最为精辟。深受学界前辈和师友的推崇赞赏。国学大师唐文治评价他说:“横空而来,足使千古学人才人一起俯首。”
第一章 儒家总论第一节 本 原 《汉书·艺文志》云: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此言儒家之远源也。《尚书·尧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司徒之官,以掌教为职,故儒家以教育为职志。尧、舜以司徒敷教,而教在五教。五教者,五伦也。故儒家之教,又以明伦为职志。孔子亟称尧、舜,删书断自唐、虞,其意在此。 《淮南子·要略》云: 周公继文王之业,持天子之政,以股肱周室,辅翼成王,惧争道之不塞,臣下之危上,故纵马华山,放牛桃林,败鼓折枹,搢笏而朝,以宁静王室,镇抚诸侯,移风易俗。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 此言儒家之近原也。儒家之教,以五伦为基本,而其教之工具,则最重礼乐。周公制礼作乐,千古莫与比隆,故儒家之业,莫盛于周公。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盖叹己不能如周公之制作也。 儒家之学,实大成于孔子。《史记·孔子世家》云: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序礼,《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孔子语鲁太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申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愿受业者甚众。……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约其文辞而指博。
第一编 儒 家 第一章 儒家总论 第一节 本 原 第二节 命 名 第三节 流 派 第四节 评 议 第五节 家 数 第二章 晏 子 第一节 传 略 第二节 书 本 第三节 学 说 第三章 孟 子 第一节 传 略 第二节 书 本 第三节 学 说 第四章 荀 子 第一节 传 略 第二节 书 本 第三节 学 说 第二编 道 家 第一章 道家总论 第一节 本 源 第二节 命 名 第三节 流 派 第四节 评 议 第五节 家 数 第二章 老 子 第一节 传 略 第二节 书 本 第三节 学 说 第三章 庄 子 第一节 传 略 第二节 书 本 第三节 学 说 第三编 阴阳家 第一章 阴阳家总论 第一节 原 流 第二节 命 名 第三节 流 派 第四节 评 议 第五节 家 数 第四编 法 家 第一章 法家总论 第一节 本 原 第二节 命 名 第三节 流 派 第四节 评 议 第五节 家 数 第二章 韩非子 第一节 传 略 第二节 书 本 第三节 学 说 第五编 名 家 第一章 名家总论 第一节 本 原 第二节 命 名 第三节 流 派 第四节 评 议 第五节 家 数 第二章 公孙龙子 第一节 传 略 第二节 书 本 第三节 学 说 第三章 惠 子 第一节 传 略 第二节 书 本 第三节 学 说 第六编 墨 家 第一章 墨家总论 第一节 本 原 第三节 命 名 第三节 流 派 第四节 评 议 第五节 家 数 第二章 墨 子 第一节 传 略 第二节 书 本 第三节 学 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