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邹韬奋谈名人

作者:邹韬奋
书城价:¥0

2

朱湘谈文学

作者:朱湘
书城价:¥0

3

中国文学研究·戏曲篇

作者:郑振铎
书城价:¥0

4

中国文学研究·文学杂论篇

作者:郑振铎
书城价:¥0

5

中国文学研究·民间文学篇

作者:郑振铎
书城价:¥0

6

中国文学研究·词曲篇

作者:郑振铎
书城价:¥0

7

郑振铎谈文学

作者:郑振铎
书城价:¥0

8

原强

作者:严复
书城价:¥0

9

研究文学史的新趋向

作者:傅雷
书城价:¥0

10

许啸天谈老子

作者:许啸天
书城价:¥0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论青年读书风气

0评论量

3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立即下载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大公报》图书副刊的编者在“卷头语”里慨叹近二十几年来中国书籍出版之少。这是不错的。但是他只就量说,没说到质上去。一般人所感到的怕倒是近些年来书籍出版之滥;有鉴别力的自然知所去取,苦的是寻常的大学生中学生,他们往往是并蓄兼收的。文史方面的书似乎更滥些;一个人只要能读一点古文,能读一点外国文(英文或日文),能写一点白话文,几乎就有资格写这一类书,而且很快地写成。这样写成的书当然不能太长,太详尽,所以左一本右一本总是这些“概论”、“大纲”、“小史”,看起来倒也热热闹闹的。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论青年读书风气 《大公报》图书副刊的编者在“卷头语”里慨叹近二十几年来中国书籍出版之少。这是不错的。但他只就量说,没说到质上去。一般人所感到的怕倒是近些年来书籍出版之滥;有鉴别力的自然知所去取,苦的是寻常的大学生中学生,他们往往是并蓄兼收的。文史方面的书似乎更滥些;一个人只要能读一点古文,能读一点外国文(英文或日文),能写一点白话文,几乎就有资格写这一类书,而且很快的写成。这样写成的书当然不能太长,太详尽,所以左一本右一本总是这些“概论”“大纲”“小史”,看起来倒也热热闹闹的。 供给由于需要;这个需要大约起于五四运动之后。那时青年开始发现自我,急求扩而充之,野心不小。他们求知识像狂病;无论介绍西洋文学哲学的历史及理论,或者整理国故,都是新文化,都不迟疑地一口吞下去。他们起初拚命读杂志,后来觉得杂志太零碎,要求系统的东西;“概论”等等便渐渐地应运而生。杨荫深先生《编辑〈中国文学大纲〉的意义》(见《先秦文学大纲》)里说得最明白: 在这样浩繁的文学书籍之中,试问我们是不是全部都去研究它,如果我们是个欢喜研究中国文学的话。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从时间上,与经济上,我们都不可能的。然而在另一方面说来,我们终究非把它全部研究一下不可,因为非如此,不足以满我们的欲望。于是其中便有聪明人出来了,他们用了简要的方法,把全部的中国文学做了一个简要的叙述,这通常便是所谓“文学史”。(杨先生说这种文学史往往是“点鬼簿”,他自己的书要“把中国文学稍详细的叙述,而成有一个系统与一个次序”。) ……
论青年读书风气 论说话的多少 内地描写 “欢喜老墓碑” 文言白话杂论 买书 论别字 松堂游记 选诗杂记 北平消息 初到清华记 清华的一日 绥行纪略 蒙自杂记 北平沦陷那一天 这一天 《原野》与《黑字二十八》的演出 《西南采风录》序 清华的民主制度 外东消夏录 重庆一瞥 文学与新闻 钟明《呕心苦唇录》序 三祝报章文学 新中国在望中 重庆行记 序叶氏兄弟的第二个集子 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张奚若等十教授为国共商谈 致蒋介石、毛泽东电文 我是扬州人 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 谈闻一多教授生平 周话 闻一多先生与新诗 “五四”时代的文艺 中学生与文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