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清宫史话

作者:齐如山
书城价:¥0

2

清宫十三朝演义

作者:许啸天
书城价:¥0

3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作者:孟森
书城价:¥0

4

雷氏国史纲要

作者:雷海宗
书城价:¥0

5

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书城价:¥0

6

清末的教育改革

作者:齐如山
书城价:¥0

7

清朝前纪

作者:孟森
书城价:¥0

8

前汉演义

作者:蔡东藩
书城价:¥0

9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1(从..

作者:张宏杰
书城价:¥29.99

10

三国史话

作者:吕思勉
书城价:¥0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历史就是这么离奇:中外宫廷奇案录

0评论量

23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精选中外宫廷案件中那些超出常规、骇人听闻、曲折离奇的奇案,还原案件经过,在现有有限史料基础上,力争揭示案件真相。由于可参考资料有限,为防止主观臆断,本书会将其他各家看法,在案后一一呈现。
  黄为,自由撰稿人,黑龙江大学毕业,硕士学位,曾担任编辑工作,并独立编著过文史类图书。
安乐公主 武崇训的同族兄弟武延秀姿度闲冶,且在突厥数年,通晓番语胡舞,比武崇训年轻英俊,常进驸马府闲谈。安乐公主和武延秀也不避忌,常常在一块儿说笑。武延秀见安乐公主长得天姿国色,便一心一意地在她身上用功夫。安乐公主看武延秀既威武又英俊,还会寻欢献媚,便也把持不住,二人在背地里结下风流私情,终日在府中打情骂俏,合府上下只有武崇训不知情。 后来,武崇训死于太子李重俊发动的政变,安乐公主便乐得与武延秀共叙幽欢,渐渐的二人明目张胆起来,公然与夫妇一般同起同卧。李显闻知,索性将安乐公主许配武延秀。 私生活如此糜烂,安乐公主还要“恃宠骄恣,卖官鬻爵,势倾朝廷”,她想要办什么事,都是自己直接拟好了诏书,让李显签字,李显竟连看也不看就签字应允。 安乐公主还奢侈无度。本来,安乐公主生于忧患之时,长于贫难之中,自当生活俭朴,但她竟和长乐公主比富,“与长乐公主竞起第舍,以侈丽相高,拟于宫掖,而精巧过之”。她们竞相大兴土木,广建宅第,所建宅第不仅在建筑规模上完全模仿皇宫,甚至在精巧程度上还超过了皇宫。长安有一个昆明池,是西汉武帝时开凿的,安乐公主嫁出宫去,心中常记念昆明池畔的风景,便仗着李显宠爱,请求把昆明池赏给她,划到驸马府园地中去。因昆明池地位重要,李显没有答应她。她便自行强夺民田,开凿了一个大池,取名为定昆池,隐隐有超过昆明池,和父亲赌气的意思。 不仅如此,安乐公主日常生活的奢侈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仅看她的一件裙子,就可略知一斑:“安乐有织成裙,值钱一亿,花卉鸟兽,皆如粟粒,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各为一色。”后来,官宦人家和普通百姓都争相效仿。他们搜寻山林,扫荡山谷,张布罗网,见到奇禽异兽就捕获。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皇上在大殿前将这些百鸟毛裙被尽数焚毁掉,禁止有人再穿金、银、罗绮之类的衣服,这才制止住了滥猎奇禽异兽的风气。 骄纵如此,安乐公主仍不满足。“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对女儿有求必应的李显这次没有答应。野心一时不能得逞的安乐公主,竟对百般娇惯她的父亲怀恨在心。 景龙四年(710年)五月,许州司马参军燕钦融冒着杀头的危险,上疏李显:“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谋作乱,意在篡权。”李显把告状人燕钦融找来当面盘问,燕钦融慷慨陈词,大义凛然。李显见状,不便表态,只得沉默。其实,李显对妻子和女儿也不是完全没有意见,现在这些丑事连地方小官都知道了,李显觉得很没面子,默默地让燕钦融退下了。没想到燕钦融才出大殿,就被韦皇后的死党——宰相宗楚客派人杀死在殿前。李显虽然没有追究,但却头一次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愤怒。韦后和安乐公主开始担心起来,于是,她们加快了图谋临朝称制的步伐。 韦后想如武则天那样临朝称制,李显肯定是个障碍;安乐公主屡次求为皇太女不得,也痛恨父亲;而马秦客、杨均担心丑事暴露会被杀头。于是,几人便在一起合谋,于景龙四年六月二日(710年7月3日),杨均做饼,马秦客在饼中下毒,懦弱的糊涂天子李显吃下毒饼,毒发身亡,享年55岁。 随后,安乐公主与上官婉儿伪造起草了中宗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就这样,韦后临朝摄知国政,并改元唐隆,大赦天下。16岁的李重茂即位,是为殇帝,尊韦后为皇太后。韦后想着从此可以像从前的武则天一样,逐渐向女皇过渡。 但是,还没等她们的女皇计划实施,十几天后,安国相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就抢先发动了兵变,在一个深夜突袭皇宫,将韦后一刀两段。黎明时分,军队冲进了安乐公主府,将正准备梳妆打扮的安乐公主也杀死在了乱刀之下。接着,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拥戴李旦做了皇帝。同年七月,新帝睿宗李旦贬韦皇后为庶民,安乐公主为悖逆庶人。韦后和安乐公主贪婪残忍的人生至此算是真正画上了一个句号。 《旧唐书》对李显的评价是:“廉士可以律贪夫,贤臣不能辅孱主。诚以志昏近习,心无远图,不知创业之难,唯取当年之乐……不能罪己以谢万方,而更漫游以隳八政。纵艳妻之煽党,则棸楀争衡;信妖女以挠权,则彝伦失序。桓、敬由之覆族,节愍所以兴戈,竟以元首之尊,不免齐眉之祸。”大致意思是说,唐中宗执政期间,不知祖宗创业艰难,心无远图,只追求眼前的享乐,更不能任贤使能,且放纵妻子和女儿结党乱政,最后竟落得身为九五之尊却被妻女杀害的下场,实为软弱无能。 李显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丈夫和父亲,想当年生活艰苦,是韦氏跟着他一起度过的,他怀有感恩之心;对妻女因受自己的牵连而遭受的种种不幸,他怀有悔疚之意。因此,当上皇帝后,他便实践了当初“异时幸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禁御”的承诺。但他将家事与国事混在一起,不加区分,对妻女放纵,给国家朝廷带来了灾祸,也酿成了自己被“毒鸠”的悲剧。如果李显是个太平王爷,把心思全放在妻子儿女身上,倒也会逍遥一生,可惜他软弱可欺的性格和炙手可热的皇位相矛盾,在宁愿当傀儡皇帝的情况下,却被最信任的亲人毒死,可谓是史上最悲惨的皇帝。 再说说韦皇后。唐代从高宗李治之后,就是阴盛阳衰的局面,唐中宗李显也是如此。韦皇后一心想学婆婆武则天,做个君临天下的女皇帝,但是,她最终却以失败告终。那么,韦皇后为什么没有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呢? 其实,韦皇后远远没有武则天当年那么大的政治影响力。武则天在当皇太后之前已经当了28年的皇后,临朝参政也已经有23年的历史了。在这23年之中,她有长远的政治纲领,有具体的政治行为,在广大官民之中建立了崇高的威望,朝中大臣多是被她提携的,老百姓也已经习惯武则天的领导了,这时候唐高宗再在遗诏中写上一笔“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并不让人觉得触目惊心。后来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虽然也多有坎坷,但还是成功了。 可是韦皇后就不同了。事实上,她才当了5年的皇后,这5年还磕磕绊绊,并没有多大的政治建树,除了淫乱后宫之事以外,人们对她并不熟悉,也不大认可。而且,李唐皇族的力量强大,不容许韦皇后翻天。从武则天称帝以后,李唐宗室对外戚就很警惕了。有武则天的教训在先,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时候如果先立一个16岁的小皇帝,再让韦皇后临朝摄政,那就等于默认让韦皇后走武则天的老路了。过不了几年,韦皇后就会把皇帝废掉,自己称帝。到那时,李唐皇族可就又要倒霉了。要知道,武则天称帝后,把李唐皇族贬的贬,杀的杀,因此到中宗朝仍能幸存下来的李唐皇族,都是九死一生。他们对武则天时的那段悲惨历史记忆犹新。这时候再出现一个武则天第二,他们不仅在心理上很难接受,在行动上也很难乖乖就范。 何况在李唐皇族之中,还有两个政治强人,一个是安国相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另外一个就是镇国太平公主。这两个人虽然平常不声不响,但实际上是在韬光养晦,都有很大的隐性实力,力量不可小视。 虽然韦后野心不小,能力和武后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且她没有政治远见,不够老练,在根基不够稳固,谋划不够周全的情况下,竟然毒死了自己的保护伞中宗李显。毒死了中宗,下一步怎么办呢,韦后心里并没有过细的筹划。所以,最后她不但没有实现君临天下的美梦,反而死于乱刀之下。 韦后和安乐公主本应知艰危之苦、之险,理当自俭、自敬。内助中宗李显,清明政治,安抚百姓,重振李唐王朝。但她们却利欲熏心,贪得无厌,最终竟干出了丧尽天良的悖逆之事。她们一心想效仿武则天,却远没有武氏的才能和决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们自身最终也成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历史就是这么离奇 【中国篇】 第一章帝王末路金玉满堂莫能守 第一节狠毒妻女痴情郎 ——唐中宗糊涂喝下毒饼汤 第二节一月皇帝命归西 ——明光宗命丧“红丸案” 第三节七窍流血为哪般 ——雍正皇帝暴卒案 第四节出去混迟早要还 ——十九岁病死养心殿 第五节巧合抑或是阴谋 ——光绪帝早慈禧一El身亡 第二章夺权之战敢叫日月换新天 第一节色心不改露本性 ——隋炀帝淫母弑父夺政权 第二节先发制人灭手足 ——李世民玄武门政变 第三节高僧私通动凡心 ——失宠高阳公主谋反案 第四节烛影斧声死不明 ——宋太祖赵匡胤离奇死亡案 第五节英雄何必问出处 ——雍正是否伪造遗诏得皇位 第三章后宫往事自古红颜多薄命 第一节最毒不过妇人心 ——吕后惨酿“人彘”案 第二节伤心岂独息夫人 ——一箭穿心丧猎场 第三节一朝死在君王侧 ——朱棣剐杀宫女案 第四节弑君不成反丧命 ——宫女谋杀皇帝案 第五节两个女人不成戏 ——清慈安太后暴毙 第六节谁动了朕的爱妃 ——珍妃坠井死亡真相 第四章伴君伴虎难得虎穴暂栖身 第一节红颜自古关兴废 ——晋献公宠妃骊姬乱晋案 第二节“第一勇士”死不明 ——秦大将蒙恬无辜枉死 第三节问世间情为何物 ——耶律洪基妒火焚琴 第四节壮志未酬身先死 ——民族英雄岳飞蒙冤案 第五节兔死狗烹良弓藏 ——明初开国功臣接连殒命案 第六节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惨遭凌迟案 第五章权臣奸相弄权于股掌之中 第一节一失足成千古恨 ——江充诬陷太子案 第二节三百朝臣跪宦官 ——奉天门匿名书事件 第三节和坤跌倒嘉庆饱 ——富可敌国的和坤贪污案 第四节法网恢恢疏不漏 ——“太平天国金印”被盗案 第五节无根男身首异处 ——安德海客死他乡 【外国篇】 我愿意突然而死 ——“无冕之王”一言成谶 多行不义必自毙 ——“嗜血的尼禄”众叛亲离 洞房昨夜停红烛 ——阿提拉新婚之夜猝死 真相不可捉摸 ——“红脸胡佛”意外中箭身亡 死也要死个明白 ——拿破仑死亡之谜 他的死改变世界 ——奥匈帝国王储遇刺案 真凶还是替罪羊 ——肯尼迪总统遇刺案 酒后驾车惹的祸 ——戴安娜王妃死亡谜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