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曾国藩全书·第八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2

曾国藩全书·第六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3

曾国藩全书·第九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4

曾国藩全书·第二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5

曾国藩全书·第四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6

曾国藩全书·第三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7

曾国藩全书·第十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8

曾国藩全书·第七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9

曾国藩全书·第五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10

曾国藩全书·第一卷

作者:姜忠喆
书城价:¥2.88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曾国藩全书·第八卷

0评论量

41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 图书作者: 姜忠喆
  • 出  版  社: 辽海出版社
  • 版权提供: 北京九州文心科技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国学古籍 > 民国及当代文献
  • 上传时间: 2019-04-02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9.8           书城价: ¥2.88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共包曾国藩全书·第八卷等内容。内容翔实,资料丰富。
作者深深地热爱着写作事业,在写作道路上“上下求索”,已经有不少优秀作品面世。
全书荟萃世界美文名篇,题材丰富,内容厚重,语言精炼,极具阅读、欣赏、保存之价值,适合各层次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阅读,能让人开拓视野,陶冶心灵,启发智慧,提高品味;能让人不断完善,不断进取。
  曾国藩全书·第八卷    曾国藩智囊·卷十六·   马背上的文士   “曾门四子”   吴汝纶、张裕钊、薛福成、黎庶昌并称“曾门四子”。晚清中外大政,多出曾、李(鸿章),而曾、李奏疏,多出自吴汝纶之手。曾国藩说:“我门人中可望大成就者,吴汝纶、张裕钊二人。”薛福成以上《万言疏》受知曾国藩,不离左右。黎庶昌随郭嵩焘出使西洋各国,让曾国藩开眼看世界。薛、黎两人佐助曾国藩成为洋务派的领袖。   一、“东方第一人”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安徽桐城南乡高甸刘庄(今属枞阳县)人。吴氏祖籍安徽徽州,于元明之交迁来桐城,居南乡高甸,世称高甸吴。其父吴元甲,字育泉,以诸生举孝廉方正。曾国藩高其学行,聘其为塾师,以教其子。吴汝纶自小随父学经史诗文及科举业,幼有文名。同治二年(1863)开始应试,每试必中,当年县试、院试均第一名。次年,赴南京应江南乡试,中第九名举人。又次年入京会试,中第八名进士,以内阁中书用。曾国藩奇其文,留佐幕府。时曾氏《日记》曾云:“吴桐城人,本年进士,年仅二十六岁,而古文、经学、时文皆卓然不群,异材也。”六年(1867),奏奖加内阁侍读衔。八年(1869),曾国藩由两江总督调任直隶总督,吴亦随曾氏至保定,经曾氏奏保改官直隶,以直隶州归直隶补用。次年协助曾国藩办理天津教案。十年(1871)任深州(今河北深县)知州。十二年(1873)三月因丁父忧去官,次年五月,应江苏巡抚张树声之聘,入张幕。光绪元年(1875)又丁母忧。光绪二年(1876)入李鸿章幕。吴汝纶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职,与二人关系密切。当时清廷中外大政,多取决于曾、李二人,汝纶常参与其中机要,曾、李疏,亦多出自其手。五年(1879)服满复官,九月署天津知府。七年(1881),补直隶冀州知州。十五年(1889)辞官,出任保定莲池书院山长。光绪二十七年(1901)辞莲池书院教职。同年,管学在臣张百熙力荐吴汝纶出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坚辞不获,便于二十八年(1902)五月自请赴日本考察学政。九月返国,十月回安徽创办桐城学堂。二十九年(1903)正月十二日,溘然病逝于刘庄老家。   吴汝纶是清末著名的文章家、经学家,与武昌张裕钊、遵义黎庶昌、无锡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曾国藩对吴极为器重,将吴比作汉代的祢衡。曾氏曾说:“吾门人可期有成者,惟张(裕钊)吴(汝纶)两生。”吴师法曾氏,文名日起,在中兴桐城派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吴汝纶论文,宗法桐城、湘乡二派之长,同时又主张“有所变而后大”,“道贵正,而文者必以奇胜”,以为“桐城诸志,气清体洁,海内所宗,独雄奇瑰玮之境尚少”。因此其作文既得桐城派整饬雅洁之长,又不陷桐城末流之弊,风格矜炼典雅,意厚气雄,得之于《史记》者尤深。   吴汝纶论学,由训诂以通文辞,无古今无中外,唯是以求。自群经子史、周秦故籍以下,逮近世方(苞)姚(鼐)诸文集,无不博求慎取,穷其源而竟其委,使其自树一帜。其晚年尤着意于解经,自言“近十年来,自揣不能为文,乃遁而说经,成《书》《易》二种”。吴曾点勘、注释古籍多种,旨在畅通大义,使学者易于研求。   吴汝纶又是清末声名卓著的教育家。他长期执教,广传弟子,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卓有贡献。吴于深州任时,其治以教育为先。该州旧有学田多被当地豪绅侵夺,前任知州虽有觉察,但始终未除其弊。吴到任后,没收其田1400余亩,归之书院,又为书院追回已拖欠20年的债款5000元。为提高教学质量,吴将一州三县高材生集中起来,亲自授课,以至四乡生徒蜂拥而至。当地百姓忘其为吏,皆推其为“大师”。到冀州任上,吴仍锐意兴学。在他的有力推动下,“深冀二州,文教斐然冠畿辅”。   吴汝纶一生淡于仕途,虽与曾、李关系密切,但始终未接受二人举荐。因此其入仕20年,未曾任官增秩,而品服如初。光绪十四年(1888),吴要求辞官时,李鸿章问其原因,吴答:“无仕宦才。”李笑道:“才则有余,性刚不能与俗谐耳。”吴笑而不言。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李鸿章欲推荐吴为“帝师”,命儿子李经迈前去试探。李经迈问:“人有欲荐君为内廷师傅者,于君何如?”吴答:“大阿哥恐终不得立,何用求师为?”经迈云:“为今上求讲读之师耳。”吴答:“此又康有为之续也。”又云:“师相爱我,使我处一讲席,或南或北,当可使诸生略涉西学,灼然知吾八股、试帖之不足恃,而相与研究有用之学,……出任非所能也。”   吴汝纶于教育情有独钟,其主持保定莲池书院长达12年,道德学问,名满天下,教书育才,成效卓著,有“淹贯古今,详悉中外”之“海内大师”之誉。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少知名人物如严修、傅增湘、谷钟秀、周学熙等,著名者如贺涛、尚秉和、贾思黻、冒广生、马其昶、姚永概兄弟等,均为吴掌莲池书院时门生弟子。更有严复、林纾、王树枬、范当世等著名文人,“执贽请业,顾居门下”,虽被吴谢绝,但仍终生对其执弟子礼。吴声名也远播海外,欧美名流皆喜与过从,推为东方第一人。一些日本人慕名渡海西来,或索诗唱和,或请教学问。日本学生中岛伯成,时时追随左右。   吴汝纶身处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思想开朗,深知中国要生存,便必须自新、自强;要自新、自强,便必须学习西方文化;学习西方文化,又必须切合中国实际,方可收其关效。吴在曾、李幕中时,已协助办理洋务,开始接触、研习西学。在深州任上时,“吾国人初不知有外事,先生则尝举西书以示人,称其体例有合吾《易》、《春秋》。”因此,其门人贺涛在吴辞世后所撰《吴先生行状》中云:“三十年前,先生固尝以新学倡天下矣。”郭立志在《桐城吴先生年谱》序中亦云:先生于“五六十年前,蚤已洞瞩几先,新编译册,研究育讲,不且其勤,与东西国名流学子,抵掌论交,倾怀输写”,“故卓然为当代之大师,文明之先导。世人不察,徒以一代文章之宗匠目之,未足以尽先生也。”   中日甲午战争时,吴汝纶虽卧病保定,仍时时以占蔌为念,当时两国军力强弱悬殊,战局于我不利,吴以为“目前西学未兴,人才不出”,国中无有用之才,是一重要原因。“倭奴二十年来,切实讲求西人兵法,兵轮多于我,其统领水师将帅,皆深明西学,形容驶船开炮理法,故其水师一出,遂能横行渤海。”而我方“漫不经心,朝野皆以用夷变夏为耻,一旦衅生,又茫然不知彼已”。“今日海陆各军,用器尚新,百将领无西学,此忧方大。”甲午战争失败,吴痛心疾首,大声疾呼,倡言变法改革:“此大创之后,朝政不改,国必亡;士学不改,种必灭。”“人才不兴,政令不改,习俗不变,殆未有可以转危为安者也。”“今经此大创,一切矫而反之”,“诸将能一变中国自足之旧习,肯低心学西法,便是中国转弱为强之兆。”   光绪二十三年(1897),吴汝纶得读严复所译《天演论》手稿,大喜,以为“虽刘先生之得荆州,不足为喻”,并应严复所请,欣然为之作序。吴称赞此书“奥颐纵横”,“吾国之所创闻也”。“赫胥黎氏以人持天,以人治之日新,卫其种族之说,其义富,其辞危,使读焉者怵焉知变。”严复赞曰:“吾国人中旧学淹贯而不鄙夷新知者,湘阴郭侍郎以后,吴京卿一人而已。”   为富国强兵,救亡图存,吴汝纶身体力行,推行西学,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驱。在教育实践中,吴认识到科举制度乃推行西学的最大障碍,提出“不改科举,则书院势难变通”。戊戌变法后,吴态度更加明确、坚定:“窃谓废去时文,直应废去科举,不复以文字取士,举世大兴西学,专用西人为师,即由学校考取高才,举而用之。”此后,吴一再抨击科举制度,主张废除之。戊戌年(1898)三月,光绪诏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学校,吴对此虽有所批评,但仍积极响应,办起东文、西文二学堂(实际为莲池书院两个班),聘请日本人中岛裁之、美国人贝格诺为教习,选拔书院高材生分往两班,学习日文、英文及欧美历史、政治宪法等。庚子事变时,地方顽固势力唆使义和团捣毁莲池书院,并追杀吴汝纶。吴辗转避地深州,才幸免于难。光绪二十七年(1901),吴汝纶到北京创办一所东文学社,生员最盛时达300余人。   同年九月,李鸿章病逝,吴汝纶辞去莲池书院教职,欲南归故里。此时恰逢清廷酝酿恢复京师大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一月,清廷任命吏部尚书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张力荐吴汝纶出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职。总教习职,位高责重,天下之所仰望,但吴决意南归,坚辞不受。张百熙遂恳劝汝纶“且为学堂计,为士流计,为中国开化计,即归志坚决,亦乞暂留一年,布置一切”。日本学生中岛伯成亦在吴寓所静候竟日,为张尚书游说。张百熙由于求贤心切,一次竟在吴汝纶面前长跪不起。吴虽感叹:“公卿不下士久矣,尚书之折切下交,近古未尝有也。”但仍再申辞聘之意。此时又有直隶禀生魏仲瀚等1200人联名上书挽留,且将此信在《顺天时报》刊出。而张百熙也不顾吴汝纶再三坚辞,仍向清廷专折奏荐,称“大学堂之设,所以造就人材,而人材之出,尤以总教习得人为第一要义,必得德望具备,品学兼优之人,方足以膺此选。”又称吴汝纶“学问纯粹,时事洞时,淹贯古今,详悉中外,足当大学堂总教习之任。”后清廷准奏,批旨赏加五品卿衔充大学堂总教习,使吴欲归不能。吴无奈只得勉强许允“暂不坚辞,俟(大学堂)章程出后再定。如章程中吾才能任即允就,若才不能及,仍不敢应也。”二月七日,吴托人转告张百熙,自请去日本访问学制。   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初三,吴汝纶自京师启程,以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身份访日,受到了日本朝野的热烈欢迎,并受到了明治天皇的召见。在日本四个月,吴不顾已愈花甲之年,冒酷暑奔波在长崎、神户、大阪、京都、东京等地,参观访问了各类小学校、幼稚园、中学校、女学校、师范学校、大学堂和各类专业学校近40所,对各校学制、学校组织、教材、课程设置、学校布局、教室宿舍、师资、设备,无不一一细询,详加考察。吴日行数十里,日接见数十人,每日从凌晨一直忙到深夜。甚至一日,吴乘人力车出访,车倾,血流如注,仍坚持不息。   日本文部省也特派专人向吴汝纶介绍日本教育状况,内容详备,吴亲作记录。在日期间,吴不仅访问了伊泽修二、井止哲次郎、加藤弘之、嘉纳治五郎、达新次等众多日本教育名家,还访问了大隈重信、伊藤博文、菊池大麓、小村寿太郎、副岛种臣等众多政界要人。同时参观访问了造船厂、造币局、报馆、银行、电报邮电局、寺方裁判所、控诉院、大审院、警视厅、医院、监狱等,还与慕名前来的日本学者、文人切磋学问,作诗唱和。   后吴汝纶将其东游调查访问材料整理成《东游丛录》一部,分《文部听讲》、《摘抄日记》、《学校图表》、《函札笔谈》四卷,约12万字,由日本三省堂书店出版。吴在日期间,还为京师大学堂延聘了服部宇之吉、岩谷孙藏二君为教习。又为桐城学堂聘请早川新次为教习,并携之以归。   九月十五日,吴汝纶离东京回国。十九日至长崎。二十一日抵上海。十月七日到安庆,即着手筹办桐城学堂。当时皖中风气未开,为建学堂,吴亲撰《创立学堂说帖》、《学堂招考说帖》、《开办学堂呈稿》、《开办学堂章程》,并四处奔走,八方交涉,呕心沥血,不遗余力。光绪二十九年(1903)正月十二日,吴汝纶不幸病逝。吴逝后,桐城学堂终于借省城安庆旧武备学堂开学。“此为皖省中等学校之最早成立者。新教育之推行于皖州县,此为嚆矢。”如今,桐城学堂已成为国内颇负盛名的桐城中学。   吴汝纶一生淡泊名利,勤于撰述,其主要著作有:《写定尚书》一卷、《尚书故》三卷、《易说》二卷、《夏小正私笺》一卷、《深州风土记》十二卷、《东游丛录》四卷、《诗文集》若干卷。有《桐城吴先生全书》行世。  
  目录   曾国藩智囊   ·卷十六·马背上的文士“曾门四子”   一、“东方第一人”   二、洋务派的代言人   三、追随左右,出使各国   四、曾氏真传的门生   五、驰骋疆场的文士   附录幕僚评曾国藩   主要参考书目   曾国藩挺经新解   ·卷一·内圣   “内圣”法(上篇)   “内圣”法(中篇)   “内圣”法(下篇)   ·卷二·砺志   “砺志”法(上篇)   “砺志”法(中篇)   “砺志”法(下篇)   ·卷三·家范   “家范”法(上篇)   “家范”法(中篇)   “家范”法(下篇)   ·卷四·明强   “明强”法(上篇)   “明强”(中篇)   “明强”(下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