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热销图书

1

老夫子品评荀子

作者:老夫子
书城价:¥3.88

2

论语·第四卷

作者:孔子
书城价:¥2.88

3

老夫子品评管子

作者:老夫子
书城价:¥3.88

4

阿德勒的智慧

作者:[奥地利]阿德勒
书城价:¥3.88

5

培根随笔集

作者:(英)培根
书城价:¥5.88

6

论语·第七卷

作者:孔子
书城价:¥2.88

7

老夫子品评墨子

作者:老夫子
书城价:¥3.88

8

女人赢在年轻时:20岁跟..

作者:李绍雪
书城价:¥6.99

9

论语·第六卷

作者:孔子
书城价:¥2.88

10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作者:老夫子
书城价:¥3.88

店铺其它图书

最近浏览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0评论量

39阅读量

评分: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加入购物车     快速支付     加入收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当当云阅读 >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收藏 | 分享 | 手机阅读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电子书 韩非子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 售 价:¥9.60 纸质售价:¥23.70购买纸书 92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促 销:满额减满50减25,满80减45详情> 作 者:老夫子 出 版 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01 字 数:8.7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加入购物车试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好的爱情:陈果的爱情哲学课 好的爱情:陈果的爱情哲学课 ¥7.99 沉思录(典藏书架) 沉思录(典藏书架) ¥6.79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 ¥3.98 图解易经 图解易经 ¥3.99 吃透道德经 吃透道德经 ¥2.00 素书 素书 ¥12.99 了凡四训(果麦经典) 了凡四训(果麦经典) ¥1.99 易经杂说 易经杂说 ¥15.60 好的爱情:陈果的爱情哲学课 好的爱情:陈果的爱情哲学课 ¥7.99 沉思录(典藏书架) 沉思录(典藏书架) ¥6.79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 ¥3.98 图解易经 图解易经 ¥3.99 吃透道德经 吃透道德经 ¥2.00 素书 素书 ¥12.99 了凡四训(果麦经典) 了凡四训(果麦经典) ¥1.99 易经杂说 易经杂说 ¥15.60 读书简介目录累计评论(0条) 韩非子(约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 《韩非子》共55篇,分为20卷,约10万言,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其中大部分为韩非子所作。纵观《韩非子》全书,构思精巧,说理精密,描写大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语言幽默。书中重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峰。 《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 《韩非子》不仅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一朵奇葩,而且也是一部立论鲜明、言词犀利、寓意深远、气势磅礴的散文杰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韩非子虽“为人口吃”,不善言谈,但却精于笔撰著文,著述观鲜明,文章洋洋洒洒,感情激越,笔锋犀利。 韩非子是韩国贵族,他曾和李斯同学于荀子门下。韩非子擅长写作,秦王嬴政读了韩非子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3年,韩非子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子的才能,与姚贾一起谗加以陷害,韩非子在狱中被迫服毒自杀。
老夫子自解 何为老夫子?老夫子为何?老夫子何许人也?无从考究,有说是北大的毕业生,有说是海外归来的洋博士,更有甚者,说是沉寂多年的大儒,最近刚被考古发掘。老夫子不是超人,却常常可以做一些超前的事 老夫子不是大儒,却可以做一些之乎者也的事。
法治先行,兴功惧暴,定分止争,事易时移,锐意革新——与时俱,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寓言愚。 韩非子——法家理论之集大成者。 法家是先秦诸家中对法律*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深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一书,撷取《韩非子》原著中的理论精华,从现代生活的角度诠释了韩非子的智慧。书中论鲜明,结构严谨。行文流畅,说理透彻。全书的每一篇文章,除有理论阐释外,还选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行解说,并附有“老夫子评”加以画龙睛,同时辅以精美插图,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韩非子·喻老》 不躬不亲,庶民不信。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德者,内也;得者,外也。 ——《韩非子·喻老》 夫良药苦于口。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曰:“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语出《韩非子·五蠹》)这个耕田的人从此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候在树旁,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不可能再次撞上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守株待兔 韩非子曰:“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语出《韩非子·五蠹》 韩非子在《五蠹》中,讲了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种地。突然,他看见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不动了。农夫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撞折了。农夫高兴极了,他一点儿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旁,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上来。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农夫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也因此荒芜了。 韩非子所讲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兔子撞死在树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地荒芜、一无所获的下场。不靠自己辛勤地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一定不能做“守株待兔”般愚蠢的人。 当然,韩非子在《五蠹》中讲“守株待兔”的故事,还有其他的深远意义。 韩非子说:“上古时代,人民少而禽兽多,人民经不住禽兽虫蛇的侵袭和危害。有位圣人出来,用树木筑巢以避免各种禽兽的侵害,因此,因此,人民爱戴他,让他来统治天下,他被称为‘有巢氏’。人民吃野生的瓜果和生的蚌蛤,腥臊难闻的气味伤害了人民的肠胃,人民多疾病。有位圣人出来,钻木取火来去掉食物腥臊难闻的气味,人民爱戴他,让他来统治天下,他被称为‘燧人氏’。中古时代,天下发洪水,鲧和禹治水,疏通河道。近古时代,桀和纣残暴昏乱,商汤和周武王就讨伐他们。假如在夏朝还有人用树木筑巢和钻木取火,一定会被鲧、禹嘲笑;假如在殷、周时代还有人治水通渠,一定会被商汤、周武王嘲笑。那么,当今还赞美尧、舜、汤、武、禹的方法的人,也一定会被当今的圣人所嘲笑。正是因为这样,圣人不向往远久的古代,不效仿长久适用的规则,而是研究当今的社会情况,并据此为它制定应备的措施。” 在韩非子看来,那些想用先王的治国之道来治理当今社会的人,都是“守株待兔”的人。 韩非子又说:“古时候男人不耕地,是因为草木的果实足够吃;妇女不织布,是因为禽兽的皮毛足够穿。不花费力气就能得到充足的生活资料,人民并且财物有所剩余,所以人们不争夺。不用厚赏,也无需重罚,人民的生活自然安定。现在的人有五个儿子不算多,每个儿子又有五个儿子,祖父没死就有二十五个孙子。人多而货财少,努力劳动而供养微薄,所以人们相互争夺,即使加倍的奖赏、屡次的惩罚也不能避免社会的动荡不安。” 韩非子主张,抛弃前人的治国之道,而用重刑来治理国家。由此可见,韩非子过于强调法律的作用,这也正是法家的不足之处。但是,韩非子思考问题的方法,却值得我们借鉴。 生活中,有许多人像韩非子所说“守株待兔”的农夫一样,不懂得灵活地思考问题,一味地死守狭隘的经验。一句“经验可贵”,便让他们迷信经验,不敢走自己的路。不可否认,经验的确有宝贵之处,但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毫无保留地把别人的经验套在自己的身上。我们要做的是吸收其中的精髓,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总之,经验虽然很宝贵,但我们绝不能被它蒙住双眼,任它摆布。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再辅以经验的帮助,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序言 韩非子生平 乱世奇才的孤愤人生 一 不要迷信经验 二 勿以貌取人 三 做人一定要讲信誉 四 用人不避亲仇 五 赏罚分明 六 赏罚必须有度 七 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八 行事要果敢坚毅 九 知足常乐 十 奢侈之风不可长 十一 控制你的嫉妒心 十二 高明的领导者善于运用下属的智慧 十三 忠言逆耳利于行 十四 知人不易 十五 人才与职位相称 十六 谣言止于智者 十七 做人做事的4种禁忌 十八 树立领导者的威信 十九 以不贪为宝 二十 切忌酗酒 二十一 认识你自己 二十二 战胜你自己 二十三 凡事应防微杜渐 二十四 以德立身 二十五 摒弃自私之心 二十六 不戒欲,要制欲 二十七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二十八 领导者选贤用能的误区 二十九 领导者应做下属的榜样 三十 如何防止下属越权 三十一 让规章制度助你一臂之力 三十二 不放纵自己 三十三 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三十四 切忌贪图小利 三十五 防人之心不可无 三十六 凡事应留有余地 三十七 按客观规律办事 三十八 欲速则不达 三十九 经营自己的长处 四十 不要自以为是
    发布评论